旁白):建安二十年春,成都的朝堂上回蕩著直諫的忠言,建業的議事堂燃著複仇的怒火,益陽的江麵飄著對峙的殺氣,漢中的山道響著曹魏的馬蹄。趙雲的一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得罪了滿朝權貴;孫權的一句“犬子安敢娶虎女”,點燃了伐荊的戰火;呂莫言的北線之謀,守住了江東的後路;而益陽江麵上的一場單刀會,暫時縫合了孫劉聯盟的裂痕,卻也埋下了更深的隱患。
一、成都直諫:子龍引經勸還賦忠言逆耳觸眾怒
成都的益州牧府議事堂內,劉備正與文武百官商議“益州田賦”之事。法正上前道:“主公,益州曆經戰亂,府庫空虛,可將成都周邊良田收歸官有,按畝征收三成田賦,再鑄造新幣,以充實府庫,供養軍隊。”
劉巴、李嚴等人紛紛附和:“法孝直所言極是,隻有充實府庫,才能守住益州,再圖北伐。”
就在此時,趙雲出列,躬身道:“主公,末將以為不可。昔年霍去病雲‘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如今曹操未除,百姓剛遭戰亂,若加重田賦、濫鑄新幣,必苦了百姓。不如將官田歸還百姓,田賦降至一成,讓百姓休養生息——民心安定,益州才能穩固。”
此言一出,議事堂內瞬間安靜。法正臉色一沉:“子龍將軍此言差矣!府庫空虛,軍隊無糧無餉,如何防備曹操、孫權?若百姓一時安逸,卻丟了益州,又有何用?”
李嚴也道:“子龍將軍久在軍旅,不知政務艱難——官田乃主公根基,豈能輕易歸還?”
趙雲據理力爭:“百姓乃國家根本,若失去民心,即便府庫充盈,也難守益州。昔年劉璋正因橫征暴斂,才失了益州,主公豈能重蹈覆轍?”
劉備麵露難色——他認同趙雲的話,卻也知道法正、李嚴等人代表著益州舊官僚和蜀漢勳貴的利益,若強行采納趙雲的建議,恐引發內部動蕩。最終,他折中道:“田賦降至兩成,官田暫不歸還,待日後府庫充盈,再作商議。”
這場議事後,趙雲成了滿朝權貴的“眼中釘”——法正暗中聯絡劉巴、李嚴,稱“趙雲恃寵而驕,乾預政務”;劉備為平息眾怒,也不得不將趙雲從“江州守將”調任“成都禁軍統領”,看似升了職,實則剝奪了他的兵權。趙雲望著成都街頭的百姓,輕歎一聲:“我非為己,隻為百姓,卻不料得罪如此多人。”他不知道,這場直諫,已為他日後的被打壓埋下了禍根。
二、建業怒兵:仲謀索荊遭拒辱聯合張魯伐蜀謀
成都的田賦之爭剛息,建業的孫權已被“荊州之事”氣得暴跳如雷。關羽拒絕聯姻、辱罵使者的消息傳來時,他正與呂莫言、呂蒙商議索還荊州之事。“劉備取了益州,翅膀硬了!關羽那匹夫,竟敢說‘虎女安肯嫁犬子’,簡直欺人太甚!”孫權將關羽的回信摔在地上。
呂莫言上前勸道:“吳侯息怒,曹操才是心腹大患。如今曹操平隴右、屯漢中,若我們與劉備開戰,曹操必趁機南下,江東危矣。不如暫且放下荊州恩怨,與劉備聯手,進軍長江以北,攻取徐州,再圖荊州不遲。”
呂蒙卻道:“莫言將軍太過保守!劉備剛取益州,根基未穩;關羽守荊州,兵力分散。我們若聯合張魯,從漢中、荊州兩路夾擊,定能奪回荊州,甚至奪取益州!”
孫權本就對關羽的羞辱耿耿於懷,又被呂蒙的“滅蜀奪荊”之策打動,怒斥呂莫言:“莫言莫要再勸!劉備不肯還荊州,關羽又如此羞辱我,此仇不報,我何顏麵對江東百姓?”他當即下令:“呂蒙為大都督,率軍三萬,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派人聯絡張魯,命他率軍兩萬,進攻巴西郡,牽製張飛;呂莫言,你率兩萬精兵,駐守廬江,防備曹魏趁虛而入——若你能守住北線,我便許你‘總領江北軍務’之職!”
呂莫言深知孫權已被怒火衝昏頭腦,再勸無益,隻得躬身領命:“吳侯放心,末將定守住廬江,不讓曹魏越雷池一步。但懇請吳侯帶呂蒙隨行時,切勿急功近利,若遇曹操來犯,需立刻撤軍回防。”
孫權不耐煩地揮手:“知道了!你速去廬江布防!”
呂莫言轉身離去時,望著建業的城門,心中滿是憂慮——他知道,這場對蜀之戰,若不能速勝,必被曹操漁翁得利。
三、荊益備戰:玄德東下拒吳兵雲長駐益陽擺陣
孫權出兵的消息傳到成都,劉備勃然大怒:“孫權小兒,竟敢趁我立足未穩,聯合張魯來犯!”他當即下令:“親率五萬大軍,從江州東下,馳援荊州;關羽率三萬精兵,進駐益陽,阻擋呂蒙;張飛率軍兩萬,駐守巴西,抵禦張魯;趙雲……”他猶豫片刻,最終道,“子龍,你率一萬禁軍,駐守成都,防備內患。”
趙雲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因直諫田賦之事,已被排擠出核心戰場。但他仍躬身應道:“末將領命。”
諸葛亮看出趙雲的失落,私下對他道:“子龍,主公也是無奈——法正、李嚴等人屢次進讒,說你‘乾預政務,不宜掌兵’。你暫且忍耐,待局勢穩定,我必為你求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雲點頭:“先生放心,我明白主公的難處,定守好成都。”
與此同時,關羽已率三萬大軍進駐益陽。他身披綠袍,手提青龍偃月刀,站在益陽城頭,望著江東方向,冷笑一聲:“呂蒙小兒,也敢來犯?某定讓他有來無回!”
周倉上前道:“將軍,呂蒙已率軍攻占長沙,零陵守將郝普正在堅守,請求支援。”
關羽道:“郝普能守便守,不能守便棄——某在益陽擺下‘一字長蛇陣’,呂蒙若來,定叫他陷入重圍!”他命人在益陽城外的資水岸邊紮下營寨,營寨連綿十餘裡,旌旗飄揚,刀槍林立,一派肅殺之氣。
而呂蒙攻占長沙後,並未急攻零陵,而是對部將道:“關羽勇猛,不可硬拚。我軍先圍零陵,牽製關羽兵力,待張魯在巴西擊敗張飛,再與他合兵夾擊關羽。”
四、北線固防:莫言築壘拒曹魏徐晃試探遭擊退
廬江的北線戰場上,呂莫言正率軍修築防禦工事。他命士兵在巢湖西岸築起三座堡壘,又在濡須口布下水師,形成“水陸聯防”之勢。部將問道:“將軍,曹操若不來犯,這些工事豈不是白費力氣?”
呂莫言搖頭:“曹操老奸巨猾,定會趁吳蜀交戰之際來犯,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不出所料,曹操得知吳蜀開戰,立刻命徐晃率軍一萬,進攻廬江,試探江東虛實。徐晃率軍抵達巢湖西岸,見三座堡壘堅固,不敢貿然進攻,便派使者勸降:“呂莫言將軍,曹公正統一天下,若你歸降,定封你為征南將軍。”
呂莫言冷笑一聲,斬了使者,對士兵道:“徐晃小兒,敢來送死,便讓他嘗嘗我們的厲害!”他命人打開堡壘城門,率軍衝出,與徐晃交戰。
呂莫言手持長槍,與徐晃戰在一處。兩人戰至三十回合,呂莫言漸占上風——他的槍法靈動,如行雲流水,徐晃的大刀剛猛,卻難以近身。“徐晃,再不撤軍,休怪我不客氣!”呂莫言大喝一聲,槍出如龍,刺向徐晃咽喉。
徐晃大驚,急忙後退,卻被呂莫言的部將趁機率軍衝殺,曹軍大敗。徐晃率軍回撤,對曹操道:“呂莫言防守嚴密,槍法高超,廬江難以攻取。”
曹操歎道:“孫權有呂莫言這樣的將領,卻不用其謀,反而攻蜀,真是愚蠢!”他命徐晃撤軍,等待吳蜀兩敗俱傷的時機。
呂莫言擊退徐晃後,派人快馬送信給孫權:“曹魏已試探廬江,若吳侯再不退兵,曹操必大舉來犯,請三思!”
孫權接到信,卻認為呂莫言是“危言聳聽”,隻回複:“我已快攻破零陵,待拿下三郡,便回師援你,勿憂!”
五、單刀赴會:雲長凜然赴險宴魯肅據理爭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