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莫言點頭:“我知道。明日一戰,我當為先鋒,擋住曹軍。”
五、濡須對峙:孟德猛攻難破陣仲謀堅守待時機
次日,曹操親率大軍猛攻濡須口。曹軍士兵架起雲梯,猛攻吳軍的營壘;江麵上,曹軍水師也與吳軍展開廝殺。呂莫言率軍在營壘上死守,長槍舞動,將爬上營壘的曹兵一一挑落;蔣欲川則率軍輪番衝擊,刀光過處,吳軍士兵紛紛倒下。
雙方激戰數日,互有勝負,濡須口的江麵上,浮屍遍布,江水被鮮血染紅。曹操見久攻不下,心中焦躁:“孫權小兒,竟如此頑強!”
司馬懿道:“魏王,吳軍依托水勢,易守難攻;且軍中疫病蔓延,已有不少士兵染病,糧草供應也日漸緊張,不可再強攻。”
與此同時,吳軍大營內,孫權也在發愁:“曹軍攻勢凶猛,我軍傷亡慘重,若再對峙下去,恐難支撐。”
呂蒙道:“吳侯,曹操因疫病和糧草,必不能久留;我們隻需堅守,待其撤軍,再伺機追擊。”
呂莫言補充道:“可派周泰將軍率精銳,夜襲曹營,擾亂其軍心。”
孫權采納其計,命周泰率五百死士,夜襲曹營。
六、浴血護主:周泰舍身擋箭矢吳侯脫險感忠勇
當夜,周泰率五百死士,趁著夜色,悄悄潛入曹營。他們點燃火把,四處放火,曹營頓時大亂。“殺啊!燒了曹營!”
曹操正在中軍帳議事,聽聞營中起火,急忙出帳查看,卻不料一支冷箭射來,直逼他心口——周泰眼疾手快,縱身撲到曹操麵前,用身體擋住了箭矢。
“將軍!”死士們大驚。
周泰咳出一口鮮血,卻依舊怒吼:“保護吳侯!殺出去!”原來,孫權擔心周泰安危,竟悄悄隨隊前來,此刻正被曹兵包圍。
曹兵見是孫權,紛紛圍殺過來:“孫權在此!抓活的!”
周泰拔出佩刀,護在孫權身前,奮力廝殺。他身上已中數箭,鮮血浸透了鎧甲,卻依舊不肯後退。“吳侯,快隨我走!”他背起孫權,揮刀殺出一條血路,死士們緊隨其後,拚死掩護。
蔣欲川聽聞孫權夜襲,率軍趕來,見周泰背著孫權突圍,提刀便追:“孫權休走!”
呂莫言在營中見曹營火光,知是周泰得手,正率軍前來接應,恰好撞見蔣欲川追殺孫權。“蔣欲川,休傷吳侯!”他挺槍攔住蔣欲川,兩人再次交手。
“呂莫言,你我今日必須了斷!”蔣欲川刀勢更猛,“稷寧卷平綱”全力施展,刀光如暴雨般砸向呂莫言。
呂莫言不敢大意,“落英廿二式”儘數展開,槍影如落英紛飛,與蔣欲川纏鬥在一起。趁此機會,周泰背著孫權,順利退回吳軍大營。
七、撤軍求和:孟德因疫暫罷兵仲謀識勢止乾戈
周泰夜襲雖未重創曹軍,卻加劇了曹營的混亂。次日,曹軍疫病蔓延更甚,不少士兵病倒,糧草也即將告罄。司馬懿再次進諫:“魏王,漢中戰事緊急,夏侯淵屢屢求援;此處又疫病蔓延,糧草不足,不如暫且撤軍,待日後再圖孫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望著濡須口的吳軍大營,咬牙道:“孫權小兒,今日暫且饒你!待孤平定漢中,再來收拾你!”他下令:“全軍撤軍,返回鄴城!”
曹軍撤退的消息傳到吳軍大營,呂蒙建議:“吳侯,可率軍追擊,必能斬獲不少!”
孫權搖頭:“曹操雖退,卻有蔣欲川斷後,追擊難有勝算;且劉備在漢中仍需我軍牽製曹操,若趕儘殺絕,恐逼曹操全力攻吳。”他轉向呂莫言,“莫言,你替我草擬一封求和信,送往曹營。”
呂莫言領命,當即草擬書信,派人送往曹操軍中。
曹操接到書信,見孫權言辭懇切,願“謹守江淮邊界,不再北進”,便對司馬懿道:“孫權識時務,暫且答應他求和——待孤平定漢中,再作計較。”他回信孫權,同意罷兵,雙方以濡須口為界,暫時休戰。
濡須口的戰火終於平息,呂莫言站在營壘上,望著北岸撤退的曹軍,心中百感交集——司馬朗的死、與蔣欲川的刀槍相向、周泰的浴血護主,都讓他深刻體會到亂世的殘酷。而遠在漢中的劉備,還不知道濡須口的戰事已了,曹操即將率大軍馳援夏侯淵——定軍山的決戰,已近在眼前。
八、南北餘波:子明暗謀荊州計子龍備戰定軍山
濡須口休戰後,孫權返回建業,論功行賞——周泰因護主有功,被封為平虜將軍,賜黃金千兩;呂莫言雖有戰功,卻因誤殺司馬朗,隻被賜良田百畝,未加官職。
呂蒙私下對孫權道:“吳侯,呂莫言雖勇,卻心慈手軟,誤殺司馬朗便是明證;且他與二喬情深,恐難全心為吳侯效力。日後謀取荊州,需倚重心腹之將。”
孫權點頭:“子明所言極是。荊州之事,還需你多費心——待曹操與劉備在漢中兩敗俱傷,便是我們奪取荊州之時。”
而呂莫言回到廬江後,將司馬朗的死歸咎於己,閉門謝客,每日隻在梅林練槍,槍法中多了幾分沉重。小喬勸道:“莫言,此事非你之過,不必自責。”
呂莫言搖頭:“若我當時不貿然出槍,司馬先生便不會死……亂世之中,心慈手軟,便是罪過。”
與此同時,漢中的定軍山,劉備得知曹操撤軍濡須口,即將馳援夏侯淵,急召諸葛亮商議。諸葛亮派人送信給趙雲:“子龍將軍,曹操將至漢中,需加緊操練士兵,準備決戰——定軍山乃益州門戶,成敗在此一舉!”
趙雲接到書信,立刻下令全軍備戰:“明日起,每日操練六個時辰,務必在曹操到來前,將軍隊打造成精銳之師!”
而曹操返回鄴城後,稍作休整,便率十萬大軍馳援漢中。臨行前,他對蔣欲川道:“欲川,你仍守淮南,防備孫權——若孫權敢再北進,不必請示,可自行出擊!”
蔣欲川領命:“末將領旨!定守住淮南,不讓孫權前進一步!”
當曹操的大軍越過秦嶺,當趙雲的銀槍在定軍山閃耀,當呂蒙的水師在荊州邊境悄悄集結,三國的棋局,再次變得撲朔迷離——漢中的決戰,荊州的陰謀,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逐一揭曉。
旁白):濡須口的江風漸漸平息,定軍山的烽火卻愈燃愈烈。司馬朗的死,成了曹操南下的終章,也成了呂莫言心中的枷鎖;周泰的忠勇,暫時穩住了東吳的陣腳,卻擋不住孫權謀取荊州的野心。當曹操的旌旗出現在漢中的地平線,當劉備的黃龍旗在定軍山頂飄揚,當蔣欲川的大刀依舊守護著淮南的疆土,亂世的英雄們,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廝殺——而這一次,將決定誰能在三國的亂局中,占據一席之地。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