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延康元年220年)的風,吹遍了三國的土地,帶來的不是生機,而是接連的死訊與權力的洗牌。曹魏的朝堂上,兄弟爭位的劍拔弩張被賈詡化解,老將凋零的歎息與降將的羞愧交織;蜀漢的府邸裡,謀士的病逝與大將的橫死,讓劉備的伐吳之心愈發堅定;東吳的江岸上,新都督的上任與舊將領的堅守,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這一年,舊的秩序在崩塌,新的平衡在掙紮,而每個人的命運,都被亂世的洪流裹挾著,走向未知的前方。
一、曹彰爭位:黃須持兵叩宮門賈詡一言解危局
洛陽的宮門外,鐵甲鏗鏘——曹彰率三萬騎兵從長安趕來,鎧甲上還沾著關中西涼的塵土,手中的鐵戟閃著冷光。曹操去世時他遠在長安,未能見最後一麵,如今趕回,卻得知曹丕已繼位魏王,甚至不許他入宮祭奠父親。
“開門!我要見兄長,我要祭奠父親!”曹彰對著宮門大喊,身後的騎兵紛紛舉起兵器,氣勢洶洶。
守門將領急得滿頭大汗:“任城王曹彰封號),魏王有令,非召不得入宮,還請您退兵!”
“放肆!”曹彰一戟挑飛守門將領的佩劍,“父親屍骨未寒,兄長便攔著我祭奠,安的什麼心?再不開門,我便率軍闖進去!”
宮城內的曹丕聽聞消息,嚇得麵色發白——曹彰勇猛,手下皆是精銳騎兵,自己剛繼位,根基未穩,若真動起手來,未必能勝。他急忙召賈詡入宮:“文和,曹彰率軍逼宮,如何是好?”
賈詡從容道:“魏王勿慌,曹彰雖勇,卻重情理。您隻需派臣去見他,曉以君臣名分,再許他祭奠父親,他必退兵。”
賈詡來到宮門外,對著曹彰拱手道:“任城王遠道而來,辛苦了。魏王並非不讓您祭奠先王,隻是怕您帶重兵入宮,驚擾先王靈柩,也恐百官非議‘兄弟相疑’。若您肯將兵權交予城門校尉,單騎入宮,魏王定親自陪您祭奠。”
曹彰猶豫——他本就隻是想祭奠父親,並非真要爭位,賈詡的話正說到他心坎裡。“好!我信你一次!”他解下兵符,遞給身邊的副將,“你們在此等候,我單騎入宮。”
入宮後,曹丕果然親自陪曹彰祭奠曹操。祭奠完畢,曹丕道:“二弟,長安乃西陲重鎮,需你鎮守,明日便返回長安吧。”曹彰雖有不滿,卻也知道君臣名分已定,隻得領命離去。曹丕望著他的背影,對賈詡道:“若非文和,今日必生大亂。”賈詡躬身道:“魏王隻需穩掌兵權,何懼他人?”
二、植離鄴都:醉酒失儀遭貶斥洛水為賦寄幽情
曹彰離去後,曹丕將矛頭指向了曹植。曹操的靈堂設在鄴宮,百官每日都要祭拜,可曹植卻因心中悲憤,整日醉酒,連續三日未去守靈。
“曹植目無先王,目無孤,該當何罪?”曹丕在朝堂上質問道。
華歆立刻附和:“曹植不敬先王,蔑視魏王,當貶為庶人!”
賈詡卻道:“魏王,曹植雖有錯,卻也是先王愛子,不如貶往雍丘,讓他閉門思過,既顯魏王仁厚,又可絕其爭位之心。”
曹丕采納其計,當即下令:“貶曹植為雍丘王,即刻離鄴,非召不得返回!”
曹植接到詔令時,正醉臥在酒壇堆裡。他望著空蕩蕩的府邸——昔日的門客早已散去,隻剩幾個老仆,不禁淚如雨下。“父親,兒子不孝……”他踉踉蹌蹌地收拾行李,帶著少數隨從,離開了鄴城。
抵達雍丘後,曹植終日遊蕩在洛水之畔,望著滔滔江水,想起當年與甄氏的初見,想起父親的寵愛,想起兄弟間的情誼,心中滿是悲苦。一日,他在洛水邊夢見一位身著白衣的女子,容貌絕世,翩若驚鴻,醒來後便寫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賦中借洛神的虛幻縹緲,寄托了他對美好過往的追憶與對現實失意的無奈。
消息傳到鄴城,曹丕讀罷《洛神賦》,冷笑道:“子建還是如此,隻知舞文弄墨,成不了大事。”他雖放下了對曹植的殺心,卻也再未召他回鄴——這位才華橫溢的王子,終究成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三、魏將凋零:元讓病逝念舊情於禁見畫愧殞命
就在曹丕鞏固權力之際,曹魏的老將夏侯惇病情加重。他躺在府邸的病榻上,手中握著當年與曹操一起起兵時的舊劍,望著窗外的槐樹——那是他與曹操在陳留起兵時親手種下的。
“魏王……臣要去見先王了……”夏侯惇虛弱地對前來探望的曹丕道,“臣死之後,望魏王善待魏氏宗族,勿忘先王一統天下的遺誌……”
曹丕含淚點頭:“元讓叔父放心,孤定不負先王與叔父的期望。”
當日午後,夏侯惇病逝,享年六十六歲。曹丕追諡他為“忠侯”,以王侯之禮厚葬——這位跟隨曹操一生的堂弟,終究陪他走完了最後一程。
夏侯惇去世後不久,孫權將被俘的於禁送回了魏國。於禁頭發花白,形容憔悴,跪在曹丕麵前請罪:“臣兵敗被俘,未能死節,罪該萬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丕扶起他:“樊城之敗,非你之過,乃漢水暴漲所致,孤不怪你。”他表麵安撫,心中卻對其投降之事耿耿於懷。
幾日後,曹丕派於禁去鄴城祭拜曹操的陵墓,卻特意命人在陵墓的牆壁上繪製了“關羽水淹七軍、龐德死戰、於禁投降”的壁畫。於禁來到陵墓,看到壁畫上自己屈膝投降的醜態,與龐德怒目圓睜的忠勇形成鮮明對比,頓時羞愧難當,一口鮮血噴出,倒在壁畫前。
隨從將他扶起,送回府邸,於禁從此一病不起,不出十日便氣絕身亡。曹丕得知後,隻淡淡道:“知錯能改,也算全了他的體麵。”卻追諡他為“厲侯”——一個帶著羞辱的諡號,為這位老將的一生畫上了悲劇的句號。
四、蜀地噩耗:孝直病逝失謀主翼德橫死留疑雲
成都的蜀王府內,劉備正召集諸葛亮、張飛等商議伐吳之事,突然傳來法正病逝的消息。劉備如遭雷擊,當場痛哭:“孝直啊!你怎麼就走了!孤的伐吳大計,還需你出謀劃策啊!”
法正是劉備入蜀後的重要謀士,漢中之戰時獻上“聲東擊西”之計,助劉備擊敗夏侯淵,如今他一死,劉備身邊少了最得力的謀臣。諸葛亮歎息道:“孝直之死,乃蜀漢之大損,主公需暫緩伐吳,另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