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章武二年222年)春,夷陵的寒風卷著血腥氣,從馬鞍山蔓延到荊南的山穀。黃忠的死點燃了蜀軍更熾烈的複仇之火,劉備親督大軍壓境,張苞、關興的長矛大刀染滿吳將鮮血;而山廟中的一場宿命對決,讓關興了卻殺父之仇。與此同時,北境的黃權緊防曹魏,南中的沙摩柯率蠻兵助戰,老將甘寧拖著病體死戰——這場複仇之戰,已從荊西的城池爭奪,演變成牽動三方、席卷各族的大亂鬥,而夷陵的山崗上,陸遜的眼睛正盯著蜀軍的每一個破綻。
一、怒兵出擊:玄德揮師逼夷陵苞興聯袂破敵陣
黃忠的靈柩停在宜都大營的正中,白幡在風中獵獵作響。劉備一身鎧甲,跪在靈前,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漢升,孤若不踏平夷陵,生擒陸遜,誓不為人!”起身時,他眼中已無半分猶豫,拔劍指向夷陵方向,“全軍出擊!目標夷陵,破城之日,屠儘吳狗!”
十萬蜀軍如潮水般湧向夷陵,東吳的第一道防線設在夷陵以西的猇亭——這裡是一片開闊的丘陵地帶,韓當、周泰率兩萬大軍駐守,夏恂、周平韓當、周泰的副將)各領五千精兵布在兩翼。
“蜀軍來勢洶洶,當以堅守為主!”周泰勸道。韓當卻搖頭:“黃忠剛死,蜀軍驕橫,若不挫其銳氣,恐軍心動搖。夏恂、周平,你二人各率本部,迎擊蜀軍兩翼!”
夏恂拍馬出陣,手中長槍直指蜀軍左翼:“黃口小兒張苞,敢來一戰否?”張苞早已按捺不住,丈八蛇矛一挺,催馬迎戰:“吳狗休狂!”兩馬相交,槍矛碰撞的脆響震得人耳發麻,夏恂雖勇,卻擋不住張苞帶著殺父之恨的猛刺——三十回合後,張苞虛晃一矛,引夏恂來追,隨即回身一矛,從側麵刺穿夏恂的鎧甲,將其挑於馬下。“父親,孩兒為你報仇了!”張苞舉矛大喝,蜀軍左翼士氣大振。
右翼的周平見夏恂戰死,怒喝著舞刀衝向關興:“我殺了你這黃口小兒,為夏將軍報仇!”關興眼神一凜,青龍偃月刀橫劈而出,“你也配提報仇?我父親的仇,今日便連你一起算!”兩人刀光劍影戰在一處,周平的刀法雖穩,卻不及關興的刀勢雄渾——關興故意賣個破綻,讓周平的刀砍空,隨即反手一刀,將周平的頭顱斬飛。
“殺啊!”蜀軍兩翼同時衝鋒,韓當、周泰見狀大驚,急忙率軍迎戰,卻被士氣如虹的蜀軍壓製。劉備親率中軍擂鼓助威,蜀軍如猛虎下山,吳兵節節敗退,猇亭防線瞬間崩潰,韓當、周泰帶著殘兵逃回夷陵,閉門死守。
劉備站在猇亭的土坡上,望著夷陵的城牆,冷笑道:“陸遜,明日便是你的死期!”身旁的張苞、關興渾身是血,卻一臉亢奮——複仇的快感,讓他們忘了戰場的凶險。隻有隨軍的謀士程畿低聲對劉備道:“主公,蜀軍連勝之下,將士們愈發驕躁,需防陸遜設伏。”劉備卻揮手道:“吳狗已如喪家之犬,何懼之有?”
二、山廟誅仇:關興追敵入幽穀暗夜手刃馬忠
猇亭戰敗的混亂中,一個熟悉的身影混在逃兵裡向西逃竄——正是當年參與謀害關羽、又在閬中助範疆、張達偽)殺張飛的馬忠。他深知自己是劉備、關興的死敵,若被擒獲必遭淩遲,故而棄了部眾,單人獨騎往西北的山穀逃去。
“是馬忠!”關興在陣前一眼認出他,血瞬間衝上頭頂——父親的慘死、伯父的冤亡,皆與這小人有關。他不及稟報劉備,拍馬便追:“馬忠狗賊,留下命來!”
馬忠聽得身後的呼喊,嚇得魂飛魄散,拚命抽打馬匹,順著崎嶇的山路逃入一處幽穀。此時天色已晚,夕陽沉下山穀,林間漸漸昏暗,隻有幾聲鳥鳴回蕩。馬忠見關興緊追不舍,慌不擇路,竟逃進了山穀深處的一座破山廟。
關興追到廟前,勒住馬,提刀闖入。廟內蛛網密布,供桌上積滿灰塵,馬忠縮在供桌下,瑟瑟發抖。“出來!”關興大喝,青龍偃月刀劈向供桌,木屑飛濺,馬忠尖叫著滾了出來,跪地求饒:“關公子饒命!謀害關將軍、張將軍之事,皆是孫權、呂蒙指使,與小人無關啊!”
“無關?”關興眼中噴火,一把揪住馬忠的頭發,將他提起來,“我父親身中數箭,臨終前還罵你這狗賊!今日,我便用你的血,告慰我父親的在天之靈!”他舉起青龍偃月刀,馬忠嚇得癱軟在地,連呼饒命。關興卻毫不留情,一刀斬下馬忠的頭顱,提在手中。
廟外的月光透過破窗照進來,落在關興沾滿鮮血的臉上。他望著馬忠的首級,淚水終於忍不住落下:“父親,孩兒終於為你報仇了……”提著首級走出山廟,夜風一吹,他才覺渾身脫力——這口憋了許久的怨氣,終於得以宣泄,可心中卻沒有想象中的輕鬆,反而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麼。
回到蜀軍大營,關興將馬忠的首級獻到關羽的靈位前,跪地叩首:“伯父,父親,馬忠已死,此仇得報!”劉備見狀,撫著關興的背,哽咽道:“好!好!雲長、翼德,你們看到了嗎?仇報了!”帳內諸將紛紛道賀,隻有趙雲暗自歎息——他知道,殺一個馬忠容易,可要平定東吳、穩定大局,難如登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北境禦守:黃權分兵防曹魏細作密報探曹丕
蜀軍主力儘出夷陵,北境的漢中、上庸一線空虛。黃權作為鎮北將軍,率一萬精兵駐守南鄭,終日憂心忡忡——曹丕雖表麵答應助吳,卻按兵不動,顯然在等待時機,一旦蜀軍戰敗,曹魏必然南下。
“將軍,曹丕在長安集結了三萬大軍,由曹真統領,不知意欲何為。”副將彙報。黃權站在南鄭的城樓上,望著北方的秦嶺,沉聲道:“曹真素有智謀,此來必是試探我軍虛實。傳命下去,沿秦嶺各關隘增設烽火台,多派細作潛入長安,打探曹軍動向;同時命上庸守將劉封此時尚未被斬,虛構調整)加強防禦,不可懈怠。”
副將道:“將軍,蜀軍主力在夷陵,我軍隻有一萬兵力,若曹真來攻,恐難抵擋。”黃權搖頭:“曹丕此時心思全在篡漢上,曹真不過是虛張聲勢,不會真的進攻——但我們必須擺出嚴防的姿態,讓曹丕不敢輕舉妄動。”他隨即寫下書信,派人送往成都,建議諸葛亮從成都調兵增援漢中,以固北境。
成都的諸葛亮接到書信,深知黃權所言極是,當即調陳到率五千“白毦兵”北上,支援南鄭。“主公在夷陵意氣用事,北境若失,蜀漢危矣。”諸葛亮對馬謖道,“你即刻前往江州,協助趙雲調度糧草,確保北境與夷陵的補給暢通。”
而長安的曹真大營內,細作已將黃權的部署回報。曹真對部下道:“黃權防守嚴密,且諸葛亮已調兵增援,此時南下討不到好處。不如按魏王之意,繼續觀望,待吳蜀分出勝負再說。”他不知道,黃權的嚴防,不僅擋住了曹魏的窺伺,也為夷陵的蜀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可惜,劉備並未珍惜。
四、蠻兵助戰:馬良出使聯沙摩柯藤甲蠻兵入荊南
夷陵前線,劉備雖連破吳軍兩道防線,卻因陸遜堅守夷陵不出,戰事陷入僵局。“陸遜這縮頭烏龜,躲在城裡不敢出來,如何是好?”劉備焦躁地在帳中踱步。程畿建議:“主公,南中蠻王沙摩柯勇冠三軍,麾下蠻兵驍勇善戰,若能請他出兵相助,可從側翼夾擊夷陵。”
劉備眼前一亮:“誰可出使南中?”帳下謀士馬良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蜀漢謀士)挺身而出:“臣願往!”劉備大喜,當即命馬良帶著黃金千兩、錦緞百匹,前往南中。
南中的味縣今雲南曲靖),蠻王沙摩柯正與諸部首領飲宴。他身高八尺,赤發碧眼,手中握著一柄丈二長的流星錘,麾下蠻兵皆穿藤甲,善使弓弩、標槍。聽聞蜀漢使者到來,沙摩柯道:“劉備伐吳,與我南中何乾?”
馬良從容道:“蠻王,孫權曾暗中聯絡牂牁部首領,欲夾擊南中;若劉備滅吳,願將荊州南部的鬱林郡劃歸南中,永結同盟。”他取出黃金、錦緞,“這些隻是定金,若蠻王出兵,破吳之後,另有重謝。”
沙摩柯本就與牂牁部有隙,聽聞孫權欲夾擊自己,又貪圖鬱林郡的土地,當即拍案道:“好!我率三萬蠻兵,助劉備伐吳!”
三日後,沙摩柯率三萬蠻兵沿牂牁江而下,抵達夷陵東南的夷道——這裡是東吳的側翼防線,由老將甘寧駐守。此時的甘寧已身患重病,咳嗽不止,卻仍強撐著巡營:“夷道是夷陵的門戶,若失,陸遜必敗,我就算死,也要守住這裡!”
五、老將殉國:甘寧抱病守夷道流星錘下歎此生
蠻兵抵達夷道後,沙摩柯親自叫陣:“吳狗甘寧,出來受死!”甘寧扶著城牆,望著城下赤發碧眼的沙摩柯,以及那些穿著藤甲、手持標槍的蠻兵,冷笑道:“蠻夷之輩,也敢放肆!”他不顧部下勸阻,披甲上馬,率五千吳兵出城迎戰。
“甘寧老賊,看錘!”沙摩柯大喝一聲,流星錘帶著呼嘯聲飛向甘寧。甘寧早有防備,揮刀格擋,錘與刀相撞,甘寧隻覺手臂發麻,咳嗽幾聲,嘴角溢出鮮血——他的病體,已撐不住如此激烈的碰撞。
“將軍,你病重,快回城!”部下大喊。甘寧卻搖頭:“我甘寧一生征戰,從未不戰而退!”他催馬衝向沙摩柯,大刀直劈其麵門。沙摩柯側身躲過,反手一錘,砸在甘寧的馬背上——戰馬受驚,將甘寧掀翻在地。
蠻兵一擁而上,吳兵拚死抵抗,卻因寡不敵眾,漸漸被圍。甘寧掙紮著爬起來,咳出一口血,卻仍握著大刀,斬殺了兩名衝上來的蠻兵。沙摩柯見狀,再次甩出流星錘——這一次,甘寧無力躲閃,流星錘正中他的頭額,鮮血瞬間染紅了他的臉。
“將軍!”部下哭喊著撲過來,卻被蠻兵攔住。甘寧倒在地上,意識漸漸模糊,他望著天空,喃喃道:“大丈夫當佩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今功未成,身先死……恨哉……”說完,頭一歪,氣絕身亡。享年五十六歲。
夷道失守,甘寧戰死的消息傳到夷陵,陸遜如遭雷擊:“甘興霸一死,夷道失守,我軍側翼暴露,夷陵危矣!”部將勸道:“大都督,不如棄守夷陵,退回江陵?”陸遜卻搖頭:“不行!夷陵一丟,江陵門戶大開,孫權必敗。傳命下去,收縮防線,死守夷陵主城,同時派人向孫權求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六、江州坐鎮:趙雲屯糧備援救冷眼靜觀夷陵局
江州今重慶)的糧倉內,趙雲正指揮士兵清點糧草。這裡是蜀軍的後勤樞紐,西通漢中,東達夷陵,南接南中,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馬謖趕到後,向趙雲轉達了諸葛亮的命令:“趙將軍,丞相命你確保糧草供應,同時兼顧北援漢中、東援夷陵。”
趙雲點頭:“我已命人將糧草分三批運輸,一批送漢中,一批送夷陵,一批留江州備用。隻是主公在夷陵連勝之後,愈發驕躁,恐有不測。”他望著夷陵的方向,憂心道,“陸遜雖年輕,卻沉得住氣,主公久攻不下,士兵疲憊,若陸遜反擊,後果不堪設想。”
馬謖道:“將軍何不寫信勸勸主公?”趙雲歎息:“我已寫了三封信,勸主公穩紮穩打,不可冒進,可主公一封未回。如今隻能多備些兵力,若夷陵真有危急,也好及時增援。”他隨即下令,命江州守將陳到率三千精兵駐守長江渡口,隨時準備東援。
此時,從夷陵傳來關興斬殺馬忠、沙摩柯攻破夷道的消息,江州的蜀軍將士皆歡呼雀躍,唯獨趙雲麵色凝重:“勝得越急,敗得越慘。陸遜在等,等我們露出破綻的那一天。”他命人加強巡邏,嚴禁士兵飲酒作樂,同時再次寫信給劉備,苦勸其暫緩進攻,整肅軍紀——可這封信,依舊石沉大海。
旁白):夷道的鮮血染紅了長江支流,山廟的首級告慰了關張的英靈,南鄭的烽火台警惕著北方的曹魏,江州的糧草堆成了小山。劉備的複仇大軍看似勢不可擋,卻不知夷陵的山崗上,陸遜已畫出了火攻的路線;曹丕的禪漢大典已在籌備,隻待吳蜀兩敗俱傷;而沙摩柯的蠻兵雖勇,卻不懂陣法,成了蜀軍最薄弱的一環。這場由仇恨點燃的戰爭,已到了勝負的臨界點——隻需要一個火星,就能點燃蜀軍的連營,燒儘劉備的執念。
接下來,陸遜會如何發動反擊?曹丕是否會在禪漢後出兵?趙雲的援軍能否及時趕到?劉備的複仇之路,終將走向榮耀還是毀滅?這些疑問,都將在“夷陵之火”“白帝城托孤”“三國鼎立”的故事裡一一揭曉——英雄的憤怒,終究敵不過謀士的冷靜;一時的快意,也換不來長久的江山。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