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磐河初槍,紅衣驚鴻_夢動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動三國 > 第53章 磐河初槍,紅衣驚鴻

第53章 磐河初槍,紅衣驚鴻(1 / 1)

191年·磐河)

南下的風裹著黃河北岸的沙塵,像撒了把碎沙,打在呂子戎臉上生疼。他牽著阿梨的手,踩在被流民踏成粉末的土路上,鞋幫早已被塵土糊滿,露出的襪底磨出了洞。忽然,風裡飄來一聲若有若無的呼喚——“子戎兄”,清亮、執拗,還帶著點少年人的青澀,像極了兩年前真定縣老槐樹下的聲音。

呂子戎猛地回頭,身後隻有連綿的流民隊伍:拄著拐杖的老人、抱著孩子的婦人、光著腳的孩童,人人臉上都掛著灰,在漫天塵土裡像一群無根的浮萍。風卷著沙塵掠過,那聲音又消失了。

“劍叔叔,你找什麼呀?”阿梨仰著頭,小手緊緊攥著他的衣角,手裡還攥著半塊夏侯惇給的蜜餞。

呂子戎蹲下身,摸了摸她沾著沙塵的小臉,心裡泛起一陣恍惚。那聲音太像趙雲了——那個比他小兩歲的少年,家就住在真定縣的桑園邊,父母是織席販履的,他卻偏不喜歡針線活,每天天不亮就蹲在村頭的老槐樹下,拿著根磨光滑的棗木棍,對著樹乾比劃槍法。

“子戎兄,你看我這招‘舉火燒天’對不對?”那時候的趙雲,臉還圓乎乎的帶著嬰兒肥,額角滲著汗,舉著木棍的手都在微微發抖,眼裡卻亮得像盛夏的星星。呂子戎剛跟著趙雄學劍不久,正懂些“借力打力”的門道,就撿起地上的鵝卵石,捏在指尖:“你試試用這石子打樹乾上的蟬,彆用蠻力,手腕轉一下。”

趙雲依言試了,石子卻偏得老遠。呂子戎笑著握住他的手,帶著他調整姿勢:“你看,像河水繞著石頭走,力氣順著木棍滑出去,不是硬砸。”他輕輕一帶,石子“嗖”地飛出,精準地打在蟬翼上。趙雲眼睛一亮,反複練了幾十遍,直到能百發百中,才抹著汗說:“子戎兄,等我練好了真槍,就去找你一起護百姓!”

那時候的約定還在耳邊,可如今他卻成了逃離曹營的逃兵,連趙雲的消息都沒有。“沒找什麼,”呂子戎牽起阿梨的手,“前麵就是渡口了,過了江,咱們就能找到安穩的地方。”風裡的沙塵更猛了,他把阿梨護在身後,心裡的牽掛卻像老槐樹的根,越紮越深——趙雲現在在哪?有沒有練出真正的槍法?有沒有遇到值得追隨的明主?

而此時的北方,磐河兩岸的風卷著另一種更烈的塵土——戰塵。

北岸的空地上,公孫瓚的三萬大軍列成方陣,黑色的旌旗上繡著白色的“公孫”二字,在風裡獵獵作響,像一群展翅的烏鴉。公孫瓚一身玄鐵鎧甲,騎在純白的河西駿馬上,手裡的虎頭湛金槍直指南岸:“袁紹老賊!我弟公孫越死在你部將鞠義手裡,今日我必踏平你營,為我弟報仇!”

“父親!”公孫曉月勒馬站在他身側,一身猩紅的勁裝,腰間懸著一柄短劍,長發束在銀冠裡,襯得眉眼愈發明豔,卻難掩眉宇間的憂色,“袁紹有五萬精兵,麾下顏良、文醜皆是萬人敵,咱們的白馬義從雖勇,可寡不敵眾。不如先退軍回幽州,聯合黑山軍張燕,再圖報仇不遲!”

公孫瓚猛地揮手,打斷她的話:“我公孫家世代鎮守幽州,何曾懼過誰?白馬義從破匈奴、敗烏桓,縱橫北疆十年未逢敵手,還怕他袁紹的河北兵?”他猛地舉起令旗,“傳令!白馬義從,衝鋒!”

“諾!”兩千白馬義從齊聲應和,聲音震得地麵都在抖。他們頭戴白盔,身披白甲,胯下全是清一色的白馬,手中的牛角弓拉得滿月,箭矢如雨點般射向袁軍陣營。騎兵方陣像一道白色的洪流,踩著磐河的淺灘,直衝南岸的袁軍。

“一群匹夫,也敢放肆!”袁紹軍中,文醜拍馬而出。他身長九尺,麵如鍋底,絡腮胡紮裡紮煞,手裡的丈八蛇矛槍杆粗如碗口,胯下黑馬噴著響鼻,迎著白馬義從衝了上去。“噗嗤”一聲,他的矛尖挑翻了第一個白馬義從,騎兵連人帶馬摔在地上,鎧甲撞在石頭上發出刺耳的聲響。沒幾個回合,三個白馬義從接連落馬,文醜的矛尖直指公孫瓚的胸口:“公孫瓚,拿命來!”

公孫瓚揮槍迎戰,兩人戰在一處。文醜的槍法剛猛無匹,每一擊都帶著千鈞之力,槍杆掃過地麵,竟掀起一片塵土;公孫瓚的槍法雖靈動,卻架不住文醜的蠻力,十幾個回合後就額頭冒汗,手臂發麻,槍杆都快握不住了,隻能撥馬後退。

“哪裡逃!”文醜緊追不舍,矛尖離公孫瓚的後心隻有三尺遠。公孫曉月在陣前看得心驚,拔出短劍就要衝上去,突然聽見西山坡上一聲炸雷般的大喝:“賊將休走!”

漫天戰塵中,一道白影從山坡上疾馳而下。眾人眯眼望去,隻見那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將軍,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麵色雖白,卻透著一股逼人的英氣。他頭戴亮銀盔,盔上的紅纓隨風飄動,身披連環白鎧,甲片在陽光下閃著冷光,手裡握著一杆亮銀槍,槍杆上纏著青色的綢帶,正是他母親臨終前給他縫的,胯下白馬四蹄翻飛,如踏雲而來——正是輾轉千裡來投公孫瓚的趙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口小兒,也敢攔我?”文醜冷笑,反手一矛,直刺趙雲心口。

趙雲不慌不忙,雙腿夾緊馬腹,身子猛地一側,避開矛尖的同時,亮銀槍斜挑,槍尖順著文醜的矛杆滑過,借著對方的力道將矛尖引向一邊——這正是當年呂子戎教他的“巧勁”。可他畢竟是初上戰場,麵對文醜的剛猛,招式間還帶著幾分生澀:“梨花亂舞”抖出的槍花雖好看,卻沒能迷惑文醜;“靈蛇吐信”的變招稍慢,差點被文醜的矛杆掃中肩頭。幾個回合下來,趙雲就被逼得連連後退,馬前的塵土被槍杆掃得飛揚。

“這少年槍法靈動,就是太嫩了。”公孫曉月捏緊韁繩,指節都泛白了。她自幼看慣了白馬義從的衝鋒陷陣,卻從未見過這樣的槍法——沒有硬拚,全是借力,像柳枝拂過水麵,像溪水繞開頑石,明明看著柔弱,卻總能在絕境中找到生機。

戰塵越揚越高,迷得人睜不開眼。趙雲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緊張,想起呂子戎的話:“槍法不是比誰力氣大,是比誰更懂順勢而為。”他盯著文醜的矛尖,見對方又是一招“橫掃千軍”掃來,不再硬擋,而是猛地勒馬轉身,同時槍尖向下一壓,正好撞在矛杆的中段。“鐺”的一聲,文醜的矛杆被壓得下沉,力道卸去大半。

趙雲抓住機會,槍法瞬間流暢起來:“梨花亂舞”不再是虛晃,槍尖帶著風聲,真如漫天梨花般罩向文醜的麵門;“靈蛇吐信”突然變向,槍尖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刺向文醜的手腕;最險的是一招“回馬槍”——他假裝力竭,撥馬就跑,文醜以為有機可乘,俯身猛追,趙雲卻突然勒馬,身子後仰貼在馬背上,亮銀槍如閃電般從腋下穿出,直指文醜的咽喉!

“好快的槍!”文醜大驚,急忙後仰避開,卻被槍尖挑破了胸前的鎧甲,冰冷的槍尖擦著皮膚劃過,冷汗瞬間浸濕了裡衣。他打了半輩子仗,從沒見過這樣靈動的槍法,這少年明明力氣不如他,卻總能借著他的力道反擊,再打下去,自己必敗無疑!

兩人又戰了二十回合,文醜的呼吸越來越粗重,槍法也漸漸散亂,額頭的汗水順著絡腮胡滴落在馬背上。就在這時,南岸傳來震天的喊殺聲——袁紹的援軍到了!黑壓壓的步兵方陣從側翼包抄過來,把趙雲和公孫瓚的殘部圍在中間,刀槍林立,像一座鐵打的牢籠。

“將軍,快走!”趙雲虛晃一槍,逼退文醜,撥馬衝到公孫瓚身邊,“再不走就被包圍了!”

公孫瓚驚魂未定,看著趙雲滿身的塵土和亮銀槍上沾著的血跡,連聲道謝:“多謝壯士相救!不知壯士高姓大名?何方人士?”

“末將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趙雲拱手道,目光不經意間掃過策馬而來的公孫曉月,見她紅衣染塵,卻依舊明豔動人,臉頰突然微微發紅,趕緊低下頭,避開她的視線。

公孫曉月勒馬停下,從腰間解下一塊繡著纏枝蓮的絹帕,翻身下馬,快步走到趙雲馬前:“趙將軍,你手臂被矛杆蹭破了,先用這帕子裹一下吧。”她遞過絹帕,指尖不經意間碰到趙雲的手,見他手背上滿是練槍磨出的繭子,心裡更添幾分敬佩。

“小姐不必多禮,一點皮外傷,不礙事。”趙雲慌忙接過絹帕,卻不好意思自己包紮,隻能捏在手裡。

“怎麼能不礙事?”公孫曉月笑了笑,語氣帶著幾分執拗,“剛才文醜那招‘力劈華山’,若不是你借馬身避開,手臂早就斷了。我營裡有上好的金瘡藥,待會兒讓親兵給你送去。對了,將軍的槍法很特彆,不像我父親麾下將士那樣硬拚,倒像是《尉繚子》裡說的‘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處處透著巧勁。”

趙雲心裡一動,想起呂子戎教他時,總拿河邊的石頭和流水舉例:“子龍兄,你看這河水,遇到大石頭就繞過去,不是硬撞,槍法也該這樣。”他輕聲道:“小姐說得是。我學槍時,一位兄長曾告訴我,‘練槍不是為了殺人,是為了護想護的人’,所以能不硬拚,就儘量不硬拚,能不傷命,就儘量不傷命。”

“那位兄長一定是位仁厚之人。”公孫曉月眼裡滿是讚賞,“如今這亂世,諸侯們都忙著搶地盤、殺敵人,像將軍這樣想著‘護人’的,實在太少了。我父親雖然衝動,但心裡也裝著幽州百姓,若將軍肯留下相助,定能守住幽州,不讓袁紹的兵禍害百姓。”

趙雲握著絹帕,心裡湧起一股暖流——自離開真定後,他投過幾個諸侯,要麼嫌他年輕,要麼隻看重他的槍法,從沒人真正懂他“護民”的初心。他抬起頭,看著公孫曉月真誠的眼睛,鄭重道:“若公孫將軍真能護幽州百姓,趙雲願效犬馬之勞!”

夕陽西下,把磐河的水染成了血紅色。紅衣的公孫曉月站在白甲的趙雲身邊,像一朵綻放在戰塵裡的紅梅,風拂過兩人的衣擺,帶著幾分難得的暖意。

而此時的袁紹大帳內,謀士逢紀正捧著一卷冀州地圖,滿臉堆笑地站在案前:“明公,韓馥那懦夫已經同意獻冀州了!他怕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又怕明公的大軍,剛才派人送來降書,說願意把鄴城和冀州的糧草、兵甲全都獻上,隻求明公給他個閒職養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袁紹坐在虎皮椅上,手裡把玩著一枚玉印,聞言哈哈大笑:“好!韓馥無能,冀州本就該歸我!公孫瓚雖有趙雲那小子相助,卻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懼!待我接管冀州,再整軍討伐公孫瓚、曹操,北方就是我袁家的天下!到時候揮師南下,這大漢的江山,就是我的!”

帳內的將領們紛紛起身附和:“明公英明!”“願隨明公一統天下!”燈火映著他們誌得意滿的臉,沒人注意到帳外的流民正扒著營門的縫隙往裡看,眼裡滿是恐懼和絕望——他們剛從鄴城逃來,聽說袁紹要接管冀州,怕又是一場兵禍。

磐河的風漸漸停了,戰塵慢慢落定。趙雲牽著白馬,站在公孫瓚的營寨外,望著冀州的方向,心裡忽然想起呂子戎:“子戎兄,你說的‘護民’,我好像真的懂了一點。等我幫公孫將軍守住幽州,就去找你,咱們一起護更多的百姓。”

他不知道的是,他牽掛的呂子戎,此刻正牽著阿梨的手,站在南下的渡船上,望著滔滔長江,心裡也在想著他——那個在真定老槐樹下練槍的少年,應該已經長成能獨當一麵的將軍了吧?

黃河北岸的戰塵與長江南岸的風塵,被同一片天空籠罩著。兩個心懷“護民”初心的人,雖隔著千裡萬裡,卻像兩株同根的樹,朝著同一個方向生長。而那身紅衣的公孫曉月,站在營寨的高台上,看著趙雲在月光下練槍的身影,槍尖的寒光與月光交織,心裡悄悄埋下了一顆種子——這亂世裡,或許真的有能護著百姓,也護著她的英雄。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2002從收小龍蝦開始 西安西安古城密檔 重生在1995,地球儀變異了 我的異界後援團 兩次啟靈失敗?那是你沒見識! 清冷聖女:修真界高懸於天的聖光 開局退婚的我,終究還是無敵了 男人被甩自述:背水一戰 混沌龍血:廢柴少主的逆襲 萬人嫌每天都在純愛文裡艱難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