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梨下論道,各赴前路_夢動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動三國 > 第55章 梨下論道,各赴前路

第55章 梨下論道,各赴前路(1 / 1)

191年·廬江梨林)

呂子戎留在廬江的第十天,初夏的雨剛歇,空氣裡裹著泥土和梨花的清香。營地迎來了一批新流民——三十多個從兗州逃來的農戶,個個麵黃肌瘦,有個老婆婆懷裡還抱著個發著燒的嬰孩,繈褓都磨破了邊角。天剛蒙蒙亮,呂子戎就和呂莫言扛著木板往營地西側走,要搭臨時帳篷安置他們。

“子戎兄,這裡的地釘得往深了打,昨晚的雨把土泡軟了。”呂莫言蹲下身,用棗木槍的槍尖戳了戳地麵,槍尖沒入半寸,“不然刮起風來,帳篷容易塌。”

呂子戎應了一聲,拔出青鋒劍,劍刃斜著切入土中,手腕輕輕一旋,一塊楔形木片就被削了出來——這是他在曹營學的技巧,削木楔又快又穩。他把木片遞給呂莫言,後者立刻用槍杆頂住,往地釘孔裡敲:“以前在熊耳山搭山洞時,我總用石頭敲,哪有你這劍方便。”

兩人配合著搭帳篷,呂子戎削木楔、釘地釘,動作利落如行雲流水;呂莫言拉繩索、撐帆布,力道穩得像紮了根。旁邊的阿梨抱著一摞曬乾的乾草跑過來,踮著腳往帳篷裡鋪,乾草上還沾著幾片梨花:“莫言哥,劍叔叔,這樣睡起來就不紮人了!”

呂莫言蹲下身,摸了摸她的頭,從懷裡掏出半塊烤紅薯——是昨天粥棚的張嬸塞給他的,外皮焦脆,還帶著餘溫。“阿梨乖,先吃點墊墊肚子。”他把紅薯遞過去,自己卻咽了口唾沫——他昨晚隻喝了半碗野菜粥。

阿梨咬了一小口,又把紅薯遞到呂子戎嘴邊:“劍叔叔也吃,甜的。”呂子戎笑著咬了一口,紅薯的暖意從舌尖漫到心口,這十天來的安穩,是他穿越以來最踏實的日子。

上午教武時,空地上擠滿了學武的流民。呂子戎正教幾個青年練“攔劍”,強調“劍要貼臂,力從腰發”,忽然聽見呂莫言在另一邊喊他:“子戎兄,你來看看小虎這招!”

他走過去,見十三歲的小虎正對著一棵梨樹練“流字訣”,棗木槍總在避開側麵虛擬攻擊時歪掉,急得額頭冒汗。呂莫言拿著槍演示:“要像梨花貼樹一樣,借著樹乾的力轉方向,不是硬擰腰。”可小虎還是不得要領。

呂子戎接過呂莫言的槍,又拔出自己的青鋒劍,對小虎說:“你用槍刺我左肩,我用劍攔你,你試試借著劍的力道轉槍。”小虎依言刺出,呂子戎的劍輕輕一挑,槍杆瞬間被帶得轉向,正好貼著梨樹樹乾滑過。“就是這樣!”呂莫言眼睛一亮,拍了拍小虎的肩膀,“記住這股‘借勁’的感覺,跟你挑水時借桶的重量晃肩膀一個道理。”

小虎反複練了十幾遍,終於掌握了訣竅,舉著槍歡呼:“我會了!謝謝子戎兄!謝謝莫言哥!”周圍的流民紛紛鼓掌,幾個年紀大的感歎:“有這兩位小哥在,咱們以後不怕山賊了!”

中午分糧時,意外突然發生。六十多歲的王老栓剛領完粥,突然捂著胸口咳嗽起來,咳著咳著就吐了口血,染紅了胸前的粗布衫。“王大爺!”呂子戎趕緊扶他坐下,掐他的人中;呂莫言則轉身往自己的帳篷跑,翻出一個布包,裡麵是半袋乾枯的草藥——這是他去年在熊耳山采的,當時遇到個老郎中,教他認了幾味治咳嗽、止血的藥,他一直舍不得用。

“這是桔梗和白及,熬成湯喝能止血化痰。”呂莫言生火架鍋,用槍杆當攪拌棍,攪動著鍋裡的草藥,“老郎中說,這藥要熬半個時辰,火不能太旺。”呂子戎則蹲在王老栓身邊,幫他捶背,阿梨端來溫水,小心翼翼地喂他喝。

半個時辰後,王老栓喝了藥,咳嗽終於輕了些。他拉著兩人的手,老淚縱橫:“我兒子在兗州被袁紹的兵殺了,兒媳帶著孫子跑丟了,我以為我也活不成了……要是天下多些你們這樣的好人,咱們百姓何至於此啊!”

呂子戎和呂莫言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沉重。呂子戎想起曹操說的“民心值幾錢”,想起呂伯奢全家的慘死;呂莫言想起熊耳山見過的人相食的慘狀——這亂世,光靠他們守著一個流民營地,護不住天下百姓。

傍晚,兩人像往常一樣坐在梨樹林裡煮茶。銅壺裡的野茶“咕嘟”作響,茶湯呈深褐色,喝起來微苦,卻有回甘。呂莫言撿起一片落在槍杆上的梨花,花瓣潔白,紋路清晰,他指尖摩挲著:“子戎兄,你看這梨花,一片落下來輕飄飄的,可積在地上能鋪厚厚的一層,踩上去軟乎乎的。我這‘落英廿二式’,就是學這梨花——單個看著弱,聚在一起就有力量。”

呂子戎喝了口茶,目光掃過營地:孩子們拿著梨樹枝做的小槍追逐,槍杆上還纏著布條;老人們坐在石頭上曬太陽,手裡拿著阿梨編的草螞蚱;張嬸正帶著幾個婦人縫補新帆布,準備給帳篷換頂。這安穩,是他離開曹營後從未有過的。

“莫言兄說得對,百姓就像這梨花。”他頓了頓,摸了摸腰間的青鋒劍,劍鞘上的桑綢被磨得發亮,“我以前跟著曹操,他在討董盟會上說‘願為蒼生計’,我信了,把趙雄前輩托付的青釭劍都給了他。可後來他路過呂伯奢家,就因為懷疑對方告密,殺了人家滿門,還說‘寧我負人,勿人負我’。那時候我才明白,有些人的‘護民’,不過是爭權奪利的幌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呂莫言沉默了很久,才輕聲道:“我記不起以前的事,卻總覺得,真正的明主該像周先生說的孫策那樣。”他想起周瑜提起孫策時的眼神,“周先生說,孫策在吳郡開倉放糧,幫百姓修水利,有次遇到惡霸搶糧,他帶著親衛趕跑惡霸,還把自己的馬送給了受傷的老農。要是能跟著這樣的人,說不定能護更多百姓。”

“孫策……夏侯惇也跟我提過,說他驍勇善戰,重情重義。”呂子戎點點頭,心裡忽然有了決定。他想起在渡口聽到的消息,公孫瓚在磐河雖敗,卻有趙雲相助——那個在真定跟著他學“巧勁”的少年,如今定已長成能獨當一麵的將軍,說不定公孫瓚真能在北方撐起一片天。“莫言兄,我可能要走了。”

呂莫言手裡的茶杯頓了頓,茶湯晃出漣漪:“去哪?”

“北方。”呂子戎望著黃河的方向,“趙雲在公孫瓚麾下,他懂‘護民’的道理,我想去看看他們能不能和袁紹抗衡,能不能給北方百姓一條活路。”

梨樹林裡靜了下來,隻有風吹過樹葉的“簌簌”聲,梨花紛紛落下,粘在兩人的衣肩上。呂莫言看著呂子戎的眼睛,裡麵沒有猶豫,隻有堅定——他懂這種心情,就像自己想去追隨孫策一樣。“好。”他笑了笑,拍了拍呂子戎的肩膀,“亂世裡,各有各的路要走。你要是在北方找到了明主,就托行商給我帶個信;我要是在吳郡站穩了腳,就派人去幽州找你。”

他沒問“什麼時候回來”,也沒問“會不會危險”;呂子戎也沒說“我們其實是兄弟”,沒提“梨園結義的約定”。可兩人都懂,那份“護民”的初心,早已把他們連在了一起,比任何話語都牢固。

當晚,營地的篝火旁,流民們圍著他們唱著兗州的民謠。呂子戎和呂莫言坐在最中間,一個彈著用梨樹枝做的簡易琴弦,一個打著拍子,阿梨趴在呂子戎腿上,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呂莫言看著呂子戎輕輕給阿梨蓋外套的動作,忽然說:“子戎兄,我總覺得,咱們以前肯定認識,不然怎麼會這麼合拍?”

呂子戎摸了摸阿梨的頭,心裡發酸:“或許吧,說不定是上輩子的緣分。”

第二天清晨,霧氣像輕紗一樣籠罩著梨樹林。呂子戎收拾好行囊——隻有幾件換洗衣物、趙雄的《劍經》,還有阿梨昨晚給他編的草劍穗,穗子上還綁著一片乾梨花。他蹲下身,看著揉著眼睛的阿梨:“阿梨,我要走了,以後要聽莫言哥的話,好好練劍,長大了護著大家,好不好?”

阿梨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了下來,抱著他的腿不放:“劍叔叔不要走!我把草劍穗給你,你帶著它,就像我跟著你一樣!”她把草劍穗係在呂子戎的槍杆上,穗子上的梨花晃了晃。

呂子戎摸了摸她的頭,把青鋒劍解下來遞給她:“這把劍留給你,劍鞘上的桑綢是阿蠶姐姐織的,等你長大了,用它護著自己,護著百姓,就像你現在護著我一樣。”

阿梨哽咽著接過劍,劍沉甸甸的,卻握得很緊。呂莫言走過來,把自己的棗木槍遞給呂子戎:“這槍陪我打退過黑風寨的山賊,練會了‘落英廿二式’,你帶著它,路上防身。要是遇到趙雲,你就說這是‘落英槍’,說你懂‘流字訣’的巧勁,他肯定能認出你。”

呂子戎接過槍,槍杆上“落英”二字被摩挲得發亮,還帶著呂莫言的體溫。忽然,一陣風吹過梨樹林,花瓣落在槍尖上,他下意識地抬手拂去,指尖觸到花瓣的瞬間,腦海裡閃過一片模糊的光影——

陽光穿過枝葉灑下來,呂子戎看見三個少年蹲在老梨樹下不是桃樹,更貼近當前場景),手裡都拿著小刀。他自己蹲在中間,正刻著“護民”二字,刻痕很深;左邊的少年眉眼像莫言)舉著小刀,笑著說:“子戎哥,刻完咱們就練你教的‘影匿劍’,以後一起護著梨園周邊的百姓!”右邊還有個少年,臉被陽光晃得模糊,隻聽見他說:“我練槍,你們練劍,咱們三兄弟聯手,誰也不敢欺負咱們!”

“三兄弟……”呂子戎喃喃自語,心口一陣發緊,想看清右邊少年的臉,卻隻覺得眼前發白。

“子戎兄?你沒事吧?”呂莫言扶了他一把,見他額頭冒汗,以為他不舒服,“是不是累了?要不先歇會兒再走?”

呂子戎搖了搖頭,指尖還殘留著刻刀的觸感:“沒事,就是突然想起點模糊的事……好像以前,也有人和我一起在樹下刻字,說要一起護民。”

呂莫言心裡猛地一動,像是被什麼東西戳了一下,脫口而出:“我也好像有過這種感覺!好像……好像不止我們兩個人?”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困惑——記憶像被霧遮住的梨樹林,看得見輪廓,卻看不清細節。風一吹,梨花落在槍杆上,打斷了兩人的思緒,呂子戎苦笑一聲:“或許是亂世裡,大家都盼著有人一起並肩吧。

阿梨抱著青鋒劍,眼淚汪汪地問:“莫言哥,劍叔叔會回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呂莫言摸了摸她的頭,望著呂子戎離去的方向,等呂子戎的背影徹底消失在霧裡,阿梨才低下頭,摸著手裡的青鋒劍。劍鞘上的桑綢被她摸得發亮,她想起子戎教流民練劍時說的“劍要貼臂,力從腰發”,便偷偷走到空地上,學著呂子戎的樣子紮馬步,雙手握劍劍太重,隻能用兩隻手),慢慢比劃“攔劍”的動作。

“阿梨,在做什麼?”呂莫言走過來,見她踮著腳握劍,姿勢笨拙卻認真,忍不住笑了。

阿梨嚇了一跳,卻沒放下劍,仰著頭說:“莫言哥,我要好好練劍,等劍叔叔回來,我要告訴他我會‘攔劍’了,還要用劍護著營地的弟弟妹妹,像劍叔叔護我一樣!”

呂莫言蹲下身,幫她調整握劍的姿勢:“好,莫言哥教你。咱們先從紮馬步練起,等你站穩了,再教你‘流字訣’的槍,劍和槍一起練,以後更能護著大家。”

阿梨用力點頭,重新紮好馬步,雖然腿還在抖,卻咬著牙不肯放棄。晨霧漸漸散去,陽光灑在她握著劍的手上,也灑在旁邊的棗木槍上——槍杆上的“落英”二字,在陽光下格外清晰。

而此時的北方,正暗潮洶湧。袁紹坐在冀州牧的府邸裡,看著屬下送來的糧冊,嘴角掛著冷笑——韓馥自縊後,冀州的郡縣全歸了他,下一步就是滅公孫瓚;公孫瓚的營地裡,趙雲正教士兵練“流字訣”,強調“借力打力,護而非殺”,公孫曉月站在營外看著,眼裡的情愫越來越濃;河內的曹操則握著青釭劍,劍刃劃過徐州地圖,“陶謙”二字被劃得深深的,他身邊的典韋正請令:“明公,末將願率五千精兵,為您踏平徐州!”

廬江的梨花開得正盛,風裡帶著花香,帶著兩個年輕人的約定,飄向黃河以北,飄向長江以東。亂世的洪流裡,他們像兩株倔強的梨花,雖各在一方,卻都朝著“護民”的方向,努力地綻放著。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 荒野求生獲傳承之大醫通天 鹹魚妃她又躺贏了 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爭得門楣揚 穿越修仙界成最強打工人 異界殖裝:從抱臉蟲開始的 天命鏽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