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走馬薦葛·劍傳護民_夢動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動三國 > 第109章 走馬薦葛·劍傳護民

第109章 走馬薦葛·劍傳護民(1 / 1)

202年秋·新野城外老桑下)

新野的秋意浸在桑香裡,剛收完桑椹的田壟留著修剪後的殘枝,風一吹,乾枯的葉片打著旋落在徐庶的錦袍上,像撒了層碎金,卻暖不透他眼底的寒。他獨自站在那棵老桑樹下——這是當年劉備初到新野時,和流民們一起栽的,如今已亭亭如蓋,能遮半畝陰涼。手裡攥著封皺巴巴的家書,信紙邊緣被桑泥浸得發暗,字裡行間滿是曹操的逼迫:“若三日內不歸降許昌,母必囚於大牢,斷食待斃”。墨跡暈染著,是送信人騎馬時濺的雨水,混著徐庶反複摩挲的指溫,把“母病重”三個字泡得沉甸甸的,壓在心頭喘不過氣。

“元直先生,怎麼獨自在這吹風?”劉備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手裡提著個桑絲袋,袋口繡著小梨紋,針腳細密——是夏侯娟連夜縫的,說“桑絲軟和,裝桑椹乾不硌手”。他走近了才見徐庶眼底的紅,忙把袋子遞過去:“陳婆婆曬的秋桑椹乾,甜得很,泡在茶裡能安神。老人家還說,先生連日幫青壯改陣形、給流民寫家書,眼睛該累了,讓你多歇歇,彆熬壞了身子。”

徐庶慌忙把家書塞進袖中,轉身時喉結急促滾動,指尖捏著桑絲袋上的梨紋,像抓著根救命的繩——這紋樣和曉月當年教流民編的如出一轍,更添幾分苦澀:“主公,我……”話剛出口,就被喉頭的哽咽堵住,連風都似是停了,隻聽見遠處練兵場青壯的呼喝聲:“護民陣!穩著走!彆碰桑苗!”格外清晰,卻又格外刺耳。

劉備見他神色不對,拉著他在桑田邊的石凳坐下——石凳上還留著流民正午曬桑種的溫氣,帶著點桑泥的糙感。“先生有心事,儘管跟我說。咱們從南陽尋你歸來,一起擋曹仁、守樊城、護桑田,早就是一家人了。你的難處,就是我的難處,就是新野流民的難處。”

徐庶再也忍不住,掏出家書,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指腹把“囚於大牢”四個字蹭得模糊:“主公,家母在許昌被曹操軟禁了……他以母親性命相逼,要我歸降許昌……我若走了,新野的防務、冬桑苗的補種、青壯的‘纏枝陣’,還有臥龍崗請孔明先生的事……”

劉備接過家書,匆匆掃了幾行,指尖攥得信紙發皺,連呼吸都沉了幾分。他拍著徐庶的肩,語氣堅定得像老桑木的根:“元直,孝字為先,你必須走!母親隻有一個,新野的事有我、子龍、子戎在,定能撐住!你放心回許昌,好好照顧老夫人。若曹操敢傷你母親一根頭發,我就是拚了新野的桑田、樊城的糧,也要帶兵馬去許昌救她!”

“主公……”徐庶的眼淚掉在桑泥裡,砸出個小小的坑,“我舍不得新野的流民——王二的老母還等著我教她‘劈接’嫁接桑苗,說‘秋接苗,春發芽,來年能結甜桑椹’;狗蛋的梨紋香囊還沒編完,昨日還拉著我的手說‘徐先生,等編好了給你留一個’;夏侯姑娘縫的桑絲帕,還沒來得及給子龍擦槍……”他望著不遠處的流民屋,炊煙嫋嫋升起,桑田泛著深綠,狗蛋抱著個布包正往這邊跑,布包裡鼓鼓囊囊的,定是給她準備的桑椹乾。

次日清晨,徐庶收拾得極簡:一本翻得卷邊的《孫子兵法》,是趙雄師兄當年傳他的,扉頁用墨寫著“護民為本”,字跡已有些褪色;半袋湖桑種,是夏侯娟淩晨裝的,說“帶些新野的桑種,種在許昌的院裡,想新野時,就看看桑苗,知道還有人在護民”;還有塊桑木牌,刻著個“護”字,邊緣磨得光滑——是流民孩子們送他的,去年冬夜,狗蛋和幾個孩子圍著桑火,用小刀一點點刻的,說“先生帶著,能保平安,能記住咱們”。

劉備帶著趙雲、呂子戎,還有流民代表,在城外的老桑樹下送他。陳婆婆拄著拐杖,手裡捧著個陶罐,罐口蓋著桑絲布:“先生,這是我煮的桑根膏,路上若碰著傷口,擦上不疼;罐底還有些炒桑仁,餓了就吃,頂餓。”狗蛋跑過來,把個歪歪扭扭的梨紋香囊塞給他,香囊裡裝著顆最大的桑椹乾:“徐先生,這個給你!裡麵有最甜的桑椹乾,等你回來,我教你編大的梨紋香囊,比這個好看!”

徐庶接過陶罐和香囊,眼眶又紅了,翻身上馬卻沒立刻走。他望著遠處的流民屋,炊煙纏著桑枝,桑田泛著綠,直到狗蛋揮著小手喊“徐先生早點回來教我編盾”,才催馬前行。剛行出半裡地,路邊的老桑樹擋住了新野的影子,他突然勒住馬,對隨行的兵卒道:“把這樹砍了!擋著看新野的路了!”

兵卒愣了愣,剛舉起斧,徐庶卻又擺手,聲音發啞:“罷了,留著吧——桑苗能護流民,這樹也能給過路人遮陰,就像新野護著我一樣。”他走幾步就回頭望一眼,直到新野的綠影縮成模糊的點,才狠狠一夾馬腹,往許昌方向去。

可沒走三裡地,徐庶猛地勒住馬——他想起臥龍先生的事!劉備性子急,若沒人細細叮囑,請不動這位“桑苗先生”;還有龐統先生,之前聽呂子戎說,他有個現代來的好友呂莫言,穿越到江東後在孫權手下打理桑田,前段時間還去柴桑尋過龐統,說是為江東請賢,這事得跟劉備提一句,日後若聯江東抗曹,或許能借這層關係請動鳳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調轉馬頭,快馬加鞭往回趕,馬蹄踏在秋草上“嘚嘚”響,像追著時間的鼓點。遠遠就見劉備還站在老桑樹下,望著許昌方向發呆,手裡攥著塊桑木牌——是徐庶落下的,刻著“護”字的那一塊。“元直!你怎麼回來了?是不是不走了?”劉備大喜,快步上前,以為有轉機。

徐庶翻身下馬,喘著氣卻搖了搖頭,從懷裡掏出兩本小冊子,指尖還沾著趕路的風:“主公,我是回來叮囑您兩件大事。第一,臥龍先生諸葛亮在南陽臥龍崗,您去請他,定要心誠——至少去三次,不可急躁,不可擺主公架子。他若問起新野,您就多提流民的苦:冬桑苗缺肥,去年曹兵燒過的桑田還沒複種,狗蛋的衣服短了半截,王二的老母還在靠編桑枝筐換糧食……孔明先生心軟,見著您護民的誠心,定會出山。”

他又轉向呂子戎,遞過一本線裝的《寒山十八段劍法譜》,封皮上繡著個小梨紋,是趙雄生前用桑絲繡的:“子戎壯士,這劍法是李寒山先生傳趙雄師兄,師兄又傳我的,每一招都帶著護民的意——‘寒潭映月’能卸敵刃護流民,‘桑蔭護芽’能擋流箭保孩童,‘纏枝鎖柔’能製敵而不傷人。你要記住,劍是護人的,不是殺人的,就像桑枝是護苗的,不是傷人的。”

呂子戎接過劍法譜,指尖觸到泛黃的紙頁和繡線,躬身道:“先生放心,子戎定學好劍法,護好玄德公,護好新野的流民和桑田,不辜負您和趙雄義兄的托付。”

“我再教你一招‘纏枝鎖柔’,這是寒山劍法的核心。”徐庶撿起根桑枝當劍,對著呂子戎的青鋒劍纏去——桑枝繞著劍脊轉了兩圈,手腕輕輕一拉,就卸了呂子戎的力道,桑枝卻完好無損,“你看,用柔勁順著敵力走,既不傷敵性命,又能護著旁邊的流民和桑苗。上次曹仁來犯,若青壯們會這招,就不會慌得碰壞桑苗了。”

呂子戎跟著學,桑枝在他手裡漸漸有了章法,徐庶才停下,又想起龐統的事,語氣鄭重:“子戎,你那位現代來的好友呂莫言,不是在江東孫權手下打理桑田嗎?前段時間你說他去柴桑尋過龐統先生,說是為江東請賢。龐統號鳳雛,與臥龍齊名,懂奇謀、善農事,還幫柴桑流民改良過桑苗。日後主公若要聯江東抗曹,你可托莫言搭話——他懂你的護民之心,也懂龐統的脾性,或許能幫咱們請動鳳雛。”

劉備眼睛一亮,忙道:“元直放心!我記著這事!若能請動臥龍,再借子戎和莫言的關係聯江東、尋鳳雛,定能護好荊州的流民和桑田!”

徐庶翻身上馬,最後望了眼新野的桑田,突然拔出腰間的短刀——刀鞘是桑枝做的,是他在南陽護流民時自己編的。他對著路邊的桑枝揮了幾下,刀風卷起落葉,在空中織成個模糊的“護”字,隨即狠狠一夾馬腹,“駕”的一聲,身影很快消失在桑林深處,隻留下馬蹄聲漸遠。

劉備握著徐庶留下的《護民兵書》,紙頁裡夾著的幾粒湖桑種硌得掌心發暖——那是徐庶連夜批注的,標著哪塊桑田適合藏兵、哪條河能運糧、哪片桑林能設伏;呂子戎捧著《寒山十八段劍法譜》,指尖還留著練“纏枝鎖柔”的柔勁;趙雲摸了摸懷裡的梅花瓣——是從易京梅林帶的,曉月當年種的“五瓣梅”,又看了看遠處王二正幫老母親補種冬桑苗的身影,心裡更定了:護好桑田,就是護好尋曉月的希望。

這時,陳婆婆帶著流民們趕來,手裡捧著各式各樣的東西:陳婆婆端著罐桑椹乾,狗蛋舉著個新編的梨紋香囊,王二扛著捆三年生的湖桑枝,夏侯娟提著個桑絲布包。“玄德公,”陳婆婆笑著說,“聽說你要去臥龍崗請孔明先生,這桑椹乾是流民們湊的,甜得很;這桑枝是王二特意選的,說孔明先生愛種桑,種在臥龍崗前,能沾點賢氣;這布包裡是護桑苗的法子,我寫了怎麼編盾、怎麼防野豬、怎麼嫁接,先生若來,能用上!”

狗蛋舉著香囊,踮著腳往劉備手裡塞:“劉皇叔,把這個帶給孔明先生!讓他知道咱們新野的孩子,等著他來護桑田,等著他教咱們種甜桑椹!”

夏侯娟也遞過塊桑絲帕,帕角繡著顆小桑苗:“這帕子軟和,先生擦汗用;帕子裡還裹著點雨前桑芽,煮茶喝能醒神——之前聽元直先生說,孔明先生愛喝這個。”

劉備接過這些東西,眼眶發紅,掂著手裡的重量——那是流民們的心意,是護民的初心。他望著遠處的桑田,夕陽灑在葉片上,泛著金光,對眾人道:“明日,我就去臥龍崗請孔明先生!咱們定要守好新野的桑田,護好流民,等元直回來,等曉月姑娘,一起過個安穩年!”

風裡帶著桑葉的清香,混著練兵場的呼喝聲、流民的笑聲,呂子戎握緊《寒山十八段劍法譜》,心裡更明了:學好劍法護流民,請回臥龍抗曹操,借莫言聯江東尋鳳雛,再走遍荊州桑田找曉月——這條路雖難,卻滿是希望,滿是“護民為本”的初心,得一步步紮實地走下去,不辜負徐庶的托付,不辜負新野流民的期盼。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盜墓:青龍十七 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 三國:開局強搶甄氏五姐妹 春秋風雲,我乃華夏第一謀士 都市冥帝:玄針逆乾坤 殺死那個番茄作家 小叔兼祧兩房後,詐死夫君回來了 重生堂妹哭求換親?絕嗣首長我嫁 星辰劍神 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