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時局動蕩,北地有個靠山屯,屯裡最富庶的是馬家。
馬家祖上據說是前朝的勘輿師,精通風水,選了一塊“金蟾抱珠”的寶地建了宅院,幾代下來,果然家業興旺。
傳到這一輩的馬老爺馬元魁手裡,更是富甲一方。
馬元魁五十大壽剛過,卻得了一種怪病,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渾身無力,看了多少名醫都束手無策。
有下人悄悄議論,說老爺這是“福氣壓不住寶地”,被風水反噬了。
恰逢一個遊方的老道士路過靠山屯,馬家趕緊請進府中。
老道士鶴發童顏,頗有仙風道骨。
他繞著馬家大宅走了一圈,又看了看後山祖墳,最後撚著胡須對馬元魁說:
“福主,你家這‘金蟾抱珠’局本是上佳,但時移世易,地脈流轉,如今金蟾‘抱’的已非吉氣,而是一絲遊離的‘陰煞’。長久以往,恐有破家之危。”
馬元魁嚇得麵如土色,連忙求救。
老道士沉吟片刻,道:“尋常調理已難見效。為今之計,唯有行‘逆風水’之術。”
“何為逆風水?”
“尋常風水,乃順應地脈,引吉避凶。而逆風水,則是強行扭轉地氣,以毒攻毒,將那陰煞之氣,轉嫁它處。”
老道士壓低聲音,
“此法凶險,有傷天和,需尋一處‘替身’,承載轉嫁的煞氣。且施術期間,府上需絕對安靜,尤其不能見血光,否則煞氣失控,反噬自身,後果不堪設想。”
馬元魁已被病痛和對破家的恐懼折磨得失去了判斷,一咬牙:“但憑仙長做主!需要什麼‘替身’?”
老道士目光掃過庭院,指向院牆東南角一株枝繁葉茂的老槐樹:“此樹位於巽位,屬木,可通陰陽,正好作為‘煞引’。至於承載煞氣的‘替身’……”
他頓了頓,
“需尋一與福主八字相合、且命格卑賤之人,以其生辰之物埋於樹下,做法引渡。”
馬家立刻暗中尋訪,最終找到了屯西頭的孤寡老人孫老栓。
孫老栓八字竟與馬元魁有幾分相合,且無親無故,靠給馬家打短工為生,正是老道士口中的“命格卑賤”。
馬家許以重金,騙得了孫老栓的生辰八字和一件他穿舊的汗衫。
一切準備就緒。老道士選定吉日實則是個月晦之夜),在馬家後院設下法壇。
壇上鋪著黑布,擺放著香爐、令旗、符水和那件孫老栓的舊汗衫。
院牆東南角那棵老槐樹下,已挖好一個深坑。
子時一到,陰風驟起。
老道士披發仗劍,步罡踏鬥,口中念念有詞。
他先是在法壇上焚符灑水,接著用桃木劍挑起那件汗衫,在空中揮舞,最後劍尖一指老槐樹下的深坑,喝道:“地脈倒轉,煞氣歸引!去!”
一股肉眼可見的、淡黑色的氣流,仿佛從馬家大宅的地基和各處角落被強行抽出,如同受到吸引般,扭曲著、翻滾著,湧向那棵老槐樹,鑽入樹下深坑!
老槐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枯萎,樹葉嘩啦啦變黃掉落。
與此同時,躺在臥室裡的馬元魁,猛地感到胸口一鬆,那股纏繞他多日的憋悶感和無力感竟然瞬間消失了!
他大喜過望,對那老道士奉若神明。
法事持續了整整一夜。
天亮時分,老槐樹已完全枯死,形同焦木。
老道士臉色蒼白,顯得消耗極大,他對馬元魁叮囑道:
“煞氣已暫時轉嫁。七七四十九日內,此樹不可動,府上不可動土,不可聞喪樂,尤其不可見血光!待四十九日滿,地氣平穩,方可無憂。”
說完,便拿著豐厚的酬金,飄然離去。
馬元魁病體痊愈,精神煥發,對老道士的話深信不疑,嚴令家人不得靠近後院枯樹。
然而,僅僅過了七天,就出了意外。
馬元魁最寵愛的小孫子,年僅六歲的寶兒,在後院玩耍時,養的狸貓躥上了那棵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