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河西走廊有個風沙口小鎮,鎮裡有個姓王的皮影戲老藝人,人稱王皮匠。
王皮匠手藝絕倫,尤其擅刻鬼神,他刻的判官怒目圓睜,刻的小鬼青麵獠牙,演起來仿佛真能把陰曹地府搬到幕布上。
但他最珍視的,卻是一箱從不示人的“美人譜”皮影,據說那些影人兒個個傾國傾城,眉眼含情。
王皮匠有個獨子,叫王青,自幼體弱,是個藥罐子,卻偏偏生得一副好皮囊,眉目如畫,勝過許多女子。
王青二十歲這年,得了一場怪病,渾身肌膚開始潰爛流膿,惡臭難當,請遍名醫皆束手無策。
眼看兒子形銷骨立,奄奄一息,王皮匠心如刀割。
這夜,風沙大作,一個披著黑色鬥篷、看不清麵容的西域商人敲響了王皮匠的家門。
商人聲音沙啞,說他有一張祖傳的“蛻皮”,薄如蟬翼,柔韌異常,覆於創麵,可令腐肉生肌,潰膚複原。
但商人不要金銀,隻要王皮匠那箱“美人譜”皮影。
“此皮非凡物,乃‘畫皮’,”
商人陰惻惻地低語,
“用之,需慎之又慎。”
救子心切,王皮匠哪還顧得了許多,當即應允。
他接過那張觸手冰涼、帶著奇異脂粉香的“畫皮”,小心翼翼地覆在王青潰爛最嚴重的臉上。
奇跡發生了。
那畫皮如同活物,迅速與王青的臉部邊緣融合,潰爛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結痂、脫落,生出光潔的新膚!
不過一夜功夫,王青的臉竟恢複如初,甚至比病前更加俊美,隻是那俊美中透著一絲難以言喻的、非人的精致感,皮膚白皙得近乎透明。
王青的病漸漸好了,人也恢複了精神。
鎮上人見了,無不稱奇,都說王皮匠遇到了活神仙。
然而,怪事也隨之而來。
王青變得異常迷戀鏡子,常常對鏡自照,一照就是幾個時辰,眼神癡迷。
他對飲食變得挑剔,尤其厭惡油膩葷腥,隻愛吃些清淡果蔬,偶爾會偷偷舔食生肉,被發現後便矢口否認。
他的嗓音也越發柔細,走路姿態嫋嫋婷婷,竟比女子還要柔弱三分。
更讓王皮匠不安的是,他發現兒子房間裡,開始出現一些不屬於他的、顏色鮮豔的胭脂水粉和女子飾物。
夜裡,他偶爾能聽到兒子房中傳來極輕微的、如同皮影摩擦的“沙沙”聲,以及兒子壓低嗓音的自言自語,那聲音時而像他自己,時而又像一個陌生的、嬌媚的女聲。
王皮匠想起西域商人的警告,心中疑竇叢生。
他偷偷觀察兒子,發現王青的舉止神態,越來越像他曾經刻過的某個“美人譜”皮影——那是一個根據前朝狐妖傳說刻畫的、名為“胭脂”的影人兒!
恐懼攫住了王皮匠。
他翻出那箱已然空了的“美人譜”皮影箱,在箱底發現了一張殘破的獸皮紙,上麵用朱砂寫著幾行晦澀的咒文,旁邊還有一幅小像,正是那“胭脂”的容貌!
咒文大意是,以精魄心血滋養靈皮,可令畫中魅影暫借人身,但需以活人精氣續之,否則……
王皮匠渾身冰涼,他終於明白,那西域商人給的,根本不是什麼靈藥,而是一個讓皮影精魅借屍還魂的邪物!
那“畫皮”之下,恐怕早已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他衝進王青的房間,想扯下那張詭異的麵皮。
正在對鏡梳妝的“王青”猛地回頭,臉上哪還有半分病弱,隻有一片冰涼的妖異。
他或者說“她”)嘴角勾起一抹譏誚的弧度,聲音柔媚卻冰冷:“爹爹,為何動怒?是嫌孩兒不夠美嗎?”
“妖孽!你還我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