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地方的老輩人常說,有些上了年頭的家具,特彆是祖輩傳下來的衣櫃,輕易不能扔,更不能隨便拆改。
那些木頭裡,藏著前人的氣息,甚至……更說不清的東西。
村南頭的李寡婦家,就有這麼個老衣櫃。
那是她太奶奶的嫁妝,通體用老樟木打造,雕著繁複的“喜上眉梢”圖案。
櫃門上的黃銅扣早已鏽跡斑斑,但木質依舊堅實,散發著淡淡的樟木香。
關於這個衣櫃,李家有個代代相傳的規矩:日落之後不能開櫃門,月圓之夜要用紅布把櫃子罩起來,最要緊的是——櫃子最底下那個帶鎖的抽屜,絕不能打開。
“那抽屜裡鎖著太奶奶的怨氣。”
李寡婦的娘臨終前,死死攥著她的手說,
“她當年是懷著怨嫁過來的,那些見不得人的心思,都鎖在那抽屜裡了。”
李寡婦守了這個規矩幾十年,直到她那在城裡念大學的女兒小雅放暑假回來。
小雅是個時髦姑娘,對家裡這些老規矩很是不屑。
她尤其看不上那個占地方的舊衣櫃,覺得又土又晦氣。
“媽,這破櫃子早該扔了!”小雅指著衣櫃說,
“現在誰還用這種老古董?我在網上給你買個新的組合櫃,又漂亮又實用。”
李寡婦連連擺手:“使不得!這是你太奶奶留下的,動不得!”
小雅撇撇嘴,覺得母親太迷信。
這天下午,李寡婦去鄰村喝喜酒,小雅一個人在家。
她越看那衣櫃越不順眼,決定給它“改造”一下。
她先是撕掉了罩在櫃門上的紅布,接著又找來工具,想要撬開那個帶鎖的抽屜。
鎖很結實,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哢嚓”一聲撬開了。
抽屜裡隻有一麵巴掌大的菱花鏡,鏡柄上纏著一縷用紅繩係著的頭發。
鏡子背麵用朱砂寫著生辰八字,字跡已經模糊。
“什麼嘛,就這?”
小雅失望地把鏡子扔回抽屜。
當晚,怪事就開始了。
小雅睡到半夜,被一陣“吱呀吱呀”的聲音吵醒。
那聲音,分明是有人在開合衣櫃的門。
她打開燈,聲音戛然而止,衣櫃好好地關著。
第二天起床,小雅發現自己梳妝台上的化妝品被挪動了位置。
她最愛的那支口紅,不知被誰用了一大截。
更詭異的是,她總覺得有人在背後盯著她。
可一回頭,什麼都沒有。
“媽,你動我口紅了?”小雅問。
李寡婦莫名其妙:“我動你口紅乾啥?”
小雅心裡發毛,沒敢多說。
接下來的幾天,怪事越來越多。
小雅的睡衣總是不翼而飛,最後總在舊衣櫃裡找到;
她梳頭時,梳子上總會多出幾根不屬於她的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