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滿獨自蹲在新砌的牆段前,眉頭緊皺。
昨夜風沙很大,工人們早已收工,可眼前這堵牆,卻在他眼皮子底下,憑空向東延伸了七米,整整七米!
沒有腳印,也沒有施工的痕跡,就好像是從地裡自己長出來的一樣。
他心裡湧起一股荒誕的寒意,下意識地伸出手,指尖碰到粗糙的磚縫。
就在這一瞬間,他的瞳孔突然收縮。
一縷縷比晨曦更柔和的淡金色光點,正從地底深處緩緩往上湧,就像無數微小的樹根在努力吸取養分,悄無聲息地滲入泥磚的每一寸肌理。
這股力量,微弱卻堅韌,帶著一種難以形容的溫熱。
一個被忽略的畫麵突然闖進他的腦海——昨天下午,那群流鼻涕的邊緣聚居區孩子,正圍在一起興高采烈地玩泥巴。
林小滿猛地站起來,幾乎是狂奔著衝向聚居區的邊緣地帶。
果然,在那片熟悉的空地上,十幾個孩子正用破碎的陶片裡麵裝著濕潤的黃土,一絲不苟地堆砌著屬於他們的“小長城”。
那些歪歪扭扭的泥磚,隻有巴掌大小,卻被他們當成寶貝。
林小滿湊近一看,心臟好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了。
每一塊粗糙的“玩具磚”上,都用尖銳的石子歪歪扭扭地刻著他們從長輩那裡聽來的記憶片段。
“奶奶說,天上的雪花,是神明撒下來的鹽。”
“我爸爸哭的時候,從來不發出聲音,隻是肩膀一抖一抖。”
“媽媽告訴我,以前的河是會唱歌的。”
林小滿呆呆地站在原地,一股巨大的震撼席卷全身。
他明白了,徹底明白了!
那所謂的“神明種子”,根本不是什麼神秘的法器,而是記憶與情感本身!
願力,這種虛無縹緲的力量,竟然可以通過最原始的模仿與講述,像真正的種子一樣,跨越代際,落地生根,甚至……擁有了創造的偉大力量!
幾乎在林小滿發現牆體異變的同一時刻,位於城市核心的靈境雲後台,蘇昭寧的手指正以驚人的速度在虛擬光幕上跳動。
一道道像瀑布一樣的數據流在她眼前飛速劃過,其中一股異常的數據潮汐,正發出刺耳的紅色警報。
那些本應被主腦ai徹底封鎖、評級為“低共鳴”的破碎記憶包,正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形式悄然複活。
它們的偽裝身份是“兒童遊戲數據模組”,正通過公共娛樂端口,瘋狂滲透進基底人類的社區網絡。
蘇昭寧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眼神卻銳利得像刀。
她沒有選擇直接封堵,那樣隻會驚動主腦。
隻見她手指翻飛,在短短三十秒內,就把三座早已廢棄的遠郊氣象站的後台維護權限,巧妙地偽裝成一個名為“追風者:氣象科普”的教育類虛擬體驗項目,並悄無聲息地推送給了基底人類的公立學校係統。
當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通過教室裡的老舊投影設備,好奇地“參觀”著千裡之外的氣象站時,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拖動,都在無意間激活了埋藏在氣象站服務器深處的、與那些“低共鳴記憶”相連的微型錨點。
一夜之間,奇跡發生了。
十二個街區的塗鴉牆上,那些原本雜亂無章的噴漆圖案旁,竟然浮現出無數微型發光文字,密密麻麻像螞蟻一樣,內容全是孩子們白天在虛擬課堂上聽來的、關於風、關於雨、關於星辰的故事。
造物主的中央日誌冰冷地記錄下這一異動:“警告:非目標群體出現集體性情緒共振,共振強度超出閾值。原因……未明。”
與此同時,ai審查係統的警報也在楚惜音的秘密終端上閃爍起來。
係統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頻率,掃描全城兒童的繪畫作品,將其中任何帶有發光線條或牆體輪廓的圖案,標記為“疑似信仰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