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艾拉專注於“寂靜之種”的微觀演變時,演化動態觀測中心的宏觀“脈絡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展和深化。越來越多的數據節點被點亮,代表不同文明、思潮、技術路線的光流在星圖上交織、碰撞、分離,如同一幅擁有生命的璀璨織錦。
零的強大算力與艾拉團隊的分析模型相結合,開始從這浩瀚的數據中提煉出更深層的模式。他們不僅追蹤“秩序回潮”現象,也開始標記其他演化異常:一個機械文明集體意識中突然湧現的、類似“夢囈”的非邏輯信息片段;一個植物態文明通過生物網絡傳遞的、關於“遠方黑暗低語”的集體預警;某個偏遠星域出現的、不符合任何已知物理定律的短暫能量真空區……
宇宙的演化,遠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加光怪陸離,充滿未知。
然而,在所有異常中,“秩序回潮”現象群依舊是最引人注目,也最讓艾拉感到不安的。通過對比分析多個案例,觀測中心發現,這些看似孤立的“秩序孤島”之間,雖然不存在物質或信息的直接交換,但它們內部產生的某種特定類型的邏輯熵增——即係統在追求絕對秩序過程中因內耗而產生的、代表僵化與崩潰趨勢的信息特征——卻呈現出一種微弱的、跨越時空的共振。
這種共振並非主動通訊,更像是在同一頻率上的痛苦呻吟,無形中在宇宙的信息背景中織就了一張極其隱秘的“陰影之網”。
“這不對勁,”艾拉在團隊分析會議上指出,他調出了幾個“秩序回潮”案例的邏輯熵增波形圖,它們雖然在細節上迥異,但核心的震蕩模式卻有著詭異的相似性,“就像……它們都在回應同一個我們聽不見的‘調音叉’。”
一位來自“觀星台”、擅長信息拓撲學的研究員補充道:“這種共振可能源於‘自主演化’理念本身對某些意識結構產生的應激反應。就像光在產生的同時也投下影子,‘自由’的普及,也可能催生出對其最極端的反麵渴望。”
另一種假設則由一位“虛空之民”學者提出,它的維度氣泡在會議室中緩緩旋轉:“或許存在一個我們尚未察覺的、更古老的‘秩序模板’或‘恐懼源’的殘留信息,在宇宙的底層背景中持續散發著影響,隻有那些陷入特定思維模式的意識才能與之共鳴。”
就在這時,零的意念介入,帶來了新的發現:【關聯性警報。檢測到‘脈絡圖’中,一個標記為‘k77星雲’的區域,其整體文明演化指數出現異常衰減。該區域並無‘秩序回潮’報告,但其信息活躍度在過去三個周期內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二,符合邏輯熵增晚期特征。建議進行遠程深空掃描。】
艾拉立刻調集資源,對準k77星雲方向。高精度傳感器穿透星際塵埃,捕捉到的景象讓觀測中心所有成員倒吸一口冷氣——
那片本應擁有數個年輕恒星星係、充滿活力的星雲,此刻仿佛蒙上了一層灰色的薄紗。星光變得晦暗,文明發出的電磁波信號微弱且重複,充滿了某種疲憊與停滯感。沒有戰爭,沒有災難的痕跡,隻有一種緩慢的、集體的……倦怠。仿佛整個星雲的文明,在不知不覺中,共同陷入了一場深沉的、不願醒來的睡夢。
這不是激烈的“秩序回潮”,而是一種溫和的、彌漫性的演化惰化。
“這不是共振……這是感染?還是某種……共鳴的擴散?”艾拉感到一股寒意。如果“秩序”的陰影不僅能以激烈的形式在個體文明中爆發,還能以這種悄無聲息的方式,如同精神瘟疫般在整個星域蔓延,那其威脅等級將遠超之前的預估。
“脈絡圖”上,代表k77星雲的區域顏色正在從代表“活躍”的藍色,向代表“停滯”的灰白色過渡,並且其邊緣開始與幾個已知的“秩序回潮”光點之間,浮現出極其細微的、若隱若現的灰色連線。
一張更大的網,似乎正在浮現。它不再僅僅是幾個孤立的現象,而可能是一種潛藏在宇宙演化邏輯深處的、傾向於沉寂與終結的潛在趨勢。
“我們需要提高監測等級,”艾拉果斷下令,“重新校準所有傳感器,重點掃描宇宙背景信息中是否存在類似的‘惰化’或‘熵增共鳴’區域。同時,嘗試分析k77星雲的信息衰減模式,尋找其起點和傳播機製。”
觀測中心的氣氛變得凝重。他們意識到,自己麵對的可能不僅僅是一些走錯路的文明個案,而是一個關乎宇宙生命活力本身的、更加宏大而隱秘的挑戰。
星火紀元的天空下,並非隻有璀璨的星光,還有潛藏在光芒之間的、無聲蔓延的陰影。而觀測者的職責,就是點亮更多的燈,去照亮那些未知的黑暗角落。
喜歡無序穿行者請大家收藏:()無序穿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