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接觸團”曆經數月的“織網航行”,穿越了廣袤而陌生的星域,終於抵達了“新芽”艦隊所在的“湧泉星域”邊緣。當先遣艦“探索者號”脫離航行狀態,調整好傳感器對準目標區域時,艦橋內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充滿敬畏的寂靜。
呈現在他們眼前的,並非預想中的龐大人工建築或能量漩渦,而是一片……生機勃勃的規則之林。
在虛無的宇宙背景上,無數散發著柔和光芒的、形態各異的規則結構體正在“生長”。它們有的如同發光的珊瑚叢,枝杈間流淌著代表不同物理常數的色彩;有的則像是巨大的、半透明的幾何水母,其傘蓋下懸掛著不斷生成又湮滅的複雜數學公式;更遠處,一些結構體相互連接,構成綿延的、仿佛由光線和邏輯編織成的山脈與河流。
這些結構體並非靜止,它們在進行著緩慢而持續的演化——新的“枝乾”抽出,舊的部分重組,不同的結構體之間偶爾會靠近,交換一陣規則信息的“漣漪”,然後再次分開,仿佛在進行著無聲的交流。整個星域,都彌漫著一種溫和而龐大的規則活性,如同一個孕育著無限可能的、規則層麵的原始叢林。
“這……這不是工程造物,”“探索者號”的科學官,一位資深的規則工程師,聲音帶著震撼,“這更像是……某種基於規則的生命形式?或者,是規則在某種特定條件下的自組織現象?”
初步掃描結果顯示,這些規則結構體內部蘊含著極高的信息複雜度,但其運作邏輯與已知的任何文明科技樹都截然不同。它們不消耗常規能源,其“生長”的動力似乎源於對宇宙背景中某種特定規則“養分”的汲取和轉化。
“新芽”艦隊此前觀測到的“規則創造引擎”,似乎並非一個集中的裝置,而是這片廣袤“規則叢林”本身集體活動所呈現出的宏觀效應!
“嘗試發送標準友好識彆信號,使用‘星火宣言’基礎編碼和unit819的犧牲符號。”“湧泉接觸團”的團長,一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兼科學家,下達了指令。
一道蘊含著善意與身份的規則漣漪,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片“叢林”。
回應幾乎是立刻產生的。
距離最近的一些規則結構體,其“生長”節奏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它們的光芒柔和地閃爍起來,仿佛在好奇地“打量”著這些不速之客。隨後,一股溫和的、非侵入性的規則信息流,如同清風般拂過“探索者號”。這股信息流不包含任何語言,卻直接傳遞出一種混合了好奇、歡迎、以及一絲探究的純粹意念。
緊接著,更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一些較小的、形態較為簡單的規則結構體,開始自發地向著“探索者號”靠近。它們並非攻擊,而是像好奇的小動物,圍繞著艦船緩緩旋轉,甚至嘗試用自身的光芒去“觸碰”艦船外殼上散發出的微弱規則場源於艦船自身的係統和乘員的集體意識)。
“它們……它們在嘗試與我們進行最基礎的規則接觸!”科學官激動地報告,“它們在‘感受’我們!”
與此同時,接觸團攜帶的、用於與“播種者紋章”進行比對的設備,也捕捉到了來自“規則叢林”深處的、更加龐大和複雜的規則結構體所散發出的信息。經過初步分析,這些深層結構體的規則編碼模式,竟然與“播種者紋章”存在著某種深層次的、近乎同源的相似性!
難道這片“湧泉星域”,是“播種者”留下的另一個、更加“活態”的遺產?一個能夠自我演化、甚至可能具備某種初級意識的規則生態係統?
“我們需要更深入的接觸,但必須確保絕對安全。”團長沉思片刻,做出了決定,“釋放‘螢火蟲’探測器群。讓它們攜帶最基礎的、代表我們存在和善意的規則標識,深入‘叢林’,進行近距離觀察和非侵入性交互。”
數十個微小如塵的“螢火蟲”探測器從“探索者號”釋放而出,如同投入發光森林的螢火蟲,悄無聲息地融入了那片規則之林。
它們傳回的畫麵和數據顯示,這片“叢林”內部有著更加驚人的多樣性。有的區域規則結構致密如金屬,有的區域則空靈如霧氣,甚至還有一些區域,規則呈現出流體的特性,結構體在其中如同遊魚般穿梭。
更令人驚奇的是,在一些巨大的、如同“古樹”般的規則結構體周圍,“螢火蟲”探測到了極其微弱、但確實存在的意識波動!這些波動並非個體意識,更像是一種古老的、彌漫的集體場意識,平靜地觀察著自身“身體”即整個規則叢林)內發生的一切,也包括這些新來的“訪客”。
星火聯邦,第一次接觸到了一個活著的、由規則構成、並可能具備集體意識的生態係統!
這不再是與一個遙遠的監測者進行抽象對話,也不是研究一個靜止的遠古紋章。這是與一個近在咫尺的、呼吸著的、思考著的規則生命體進行直接互動!
機遇與風險都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如何與這樣的存在建立穩定的交流?
它們的“需求”是什麼?
它們的出現,對本方宇宙的規則穩定性意味著什麼?
它們與“播種者”的確切關係又是什麼?
“湧泉接觸團”和遠在聯邦核心的專家們知道,他們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曆史節點上。他們與“湧泉”的每一次互動,都可能書寫下生命與規則共存的新篇章,也可能引發無法預料的連鎖反應。
星火的光芒,第一次照進了一片活著的規則叢林,未來的道路,在光影交錯間,延伸向未知的深處。
喜歡無序穿行者請大家收藏:()無序穿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