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三號樓,省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的門虛掩著。
窗台上積著薄雪,像一層沒來得及融化的鹽。
章培年把保溫杯放在桌角,杯口嫋嫋升起的熱氣在冷空氣中凝成白霧。
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紙,沒有落款,隻貼著一張“機密”紅條。
他拆開,裡麵是一張a4紙,標題用黑體三號:“關於青橋鎮鎮長林萬驍違規批地、利益輸送的舉報”。
正文短短五行字,卻像五把匕首,直插要害:
一、違規變更土地性質,將400畝商業地塊低價轉讓給省城投;
二、接受省城投巨額賄賂,為其墊資三億修立交;
三、與省城投董事長曹小東暗箱操作,違規發債五億;
四、私設小金庫,挪用災後重建資金;
五、與鎮投公司女會計關係曖昧,涉嫌利益輸送。
落款處,一行小字:“青橋鎮群眾”。
章培年把紙放在台燈下,燈光透過紙背,映出指紋般的陰影。
他抬眼,目光像兩粒沒化開的墨。
“青橋鎮……林萬驍……”他輕聲念了一遍,像在咀嚼一塊生鐵。
第二天,省紀委常委會。
章培年把舉報材料攤在桌上,聲音不高,卻帶著金屬的冷意:“匿名,但線索具體,可查。”
常委會隻討論了三分鐘,決定成立調查組,組長章培年,副組長省審計廳副巡視員老周,成員八人,全是業務骨乾。
調查組不帶公安,不帶檢察,隻帶賬本和法條,像一把精細的手術刀。
章培年把文件夾合上,聲音低緩:“查,查到底,查得他無話可說。”
次日,調查組兩輛考斯特駛進青橋鎮。
沒有警車開道,沒有媒體跟隨,隻有車身上不起眼的“公務”二字。
鎮政府門口,林萬驍穿著藏青夾克,站在台階下,像一棵剛被雪壓彎的青鬆。
章培年下車,目光在林萬驍臉上停了兩秒,像刀鋒刮過冰麵。
“林鎮長,打擾。”
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拒絕的鋒利。
林萬驍微微躬身,聲音平穩:“歡迎調查組指導工作。”
兩人握手,掌心乾燥,卻像兩塊鐵碰在一起,火星四濺。
調查組的第一站,鎮財政所。
賬本、合同、會議紀要、銀行流水,一箱箱搬出來,堆滿半間會議室。
章培年戴著老花鏡,一頁頁翻過,鋼筆在紙上劃出細密的線。
他發現,每一筆支出都有發票,每一張發票都有經手人簽名,每一個簽名都有紅手印。
他抬頭,目光像鷹隼:“林鎮長,400畝商業地塊,為什麼省城投拿得比市場價低?”
林萬驍把一本卷宗推過去,聲音不高:“地塊招拍掛,省城投溢價18,鎮裡占股51省城投49,程序合規,審計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