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老城區次中心地段、占地廣闊、人口密集的“解放村”,是龍湖乃至林州市最大的棚戶區,也是曆任領導都想動、卻都不敢真動,或者動了也失敗了的“深水區”。
解放村,名字帶著曆史的榮光,現狀卻滿是窘迫。這裡大多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筒子樓、簡易平房,甚至還有不少私自搭建的窩棚。巷道狹窄逼仄,僅容一人通過;基礎設施嚴重老化,電線如蛛網般纏繞,消防隱患巨大;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幾百戶共用一個給排水點和公共廁所。居住於此的,有祖輩紮根於此的老居民,有下崗失業的工人,有外來務工的底層群體,人員構成複雜,利益訴求多元。
更棘手的是曆史遺留問題。解放村的部分土地權屬模糊,涉及多年前的城鄉結合部征地遺留問題;部分房屋僅有曆史居住證明,沒有正規產權;還存在不少違規擴建、占用公共通道的建築。前幾任領導並非沒有嘗試過改造,但要麼因補償標準無法談攏而擱淺,要麼因少數“釘子戶”的激烈抵抗而被迫中止,甚至引發過群體性事件,成了誰碰誰燙手的“政治沼澤”。
章峰柏拿著解放村的初步調研報告,眉頭緊鎖地來找林萬驍:“書記,解放村的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複雜。光是理清裡麵的產權關係和人口構成,就是一項浩大工程。補償安置的壓力巨大,區財政就算加上基金,也感覺吃力。而且,那裡的居民……抱團很緊,抵觸情緒很大,工作難度恐怕遠超當年的彩虹橋項目。”
林萬驍仔細翻閱著報告,裡麵附著的一些現場照片觸目驚心:開裂的牆體、漏雨的屋頂、堆積如山的垃圾、孩子們在狹窄巷道裡追逐打鬨……他的手指在照片上輕輕敲擊著,目光沉靜。
“難度大,就不做了嗎?”林萬驍抬起頭,看向章峰柏,“解放村就像長在龍湖心臟部位的一塊潰瘡,不徹底根治,遲早會引發更大的問題。這不僅關乎城市形象,更關乎裡麵幾千戶居民最基本的生存尊嚴和生命安全!這是我們繞不過去,也絕不能繞過去的坎!”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龍湖新城的方向,語氣堅定:“彩虹橋項目我們啃下來了,低效用地我們盤活了,沒道理在解放村這裡栽跟頭!這件事,必須做,而且必須做成!”
很快,“解放村片區綜合改造工程指揮部”正式成立,林萬驍再次親任總指揮,章峰柏任常務副總指揮,抽調了住建、規劃、自然資源、司法、信訪以及所屬街道的精乾力量組成工作組。
與以往任何項目都不同,林萬驍為解放村改造定下了“陽光透明、群眾參與、依法依規、柔性疏導”的十六字方針。他堅決反對那種“關門定方案、強勢強推”的傳統模式。
工作組進駐解放村的第一件事,不是測量畫線,而是“掃樓”摸底和建立信任。數百名工作人員,分成幾十個小組,帶著政策宣傳冊和登記表,挨家挨戶敲門,了解每一戶的家庭情況、居住麵積、產權證明、實際困難、改造訴求。起初,居民們充滿戒備和懷疑,冷言冷語、閉門羹是家常便飯。但工作人員秉持著“耐心、細心、將心比心”的態度,一次不行兩次,白天沒人晚上去,慢慢敲開了一些居民的心扉。
同時,指揮部在村裡顯眼位置設立了公示欄和臨時辦公室,所有政策法規、補償標準、工作流程全部上牆公示,接受監督。還創新性地選舉產生了由居民代表、老黨員、有威望的老人組成的“自治改造委員會”,全程參與改造方案的製定、補償標準的討論、安置房源的選擇等核心環節。
然而,深水區之所以為深水區,就在於其下的暗礁漩渦。利益的博弈很快顯現。
一部分擁有正規產權、麵積較大的居民,期望值極高,要求原地回遷且麵積“一比一點五”甚至更高。
一部分隻有居住權或無證房的居民,則擔心補償過低無法安置,對未來充滿焦慮。
幾家早年違規擴建、甚至占用消防通道搭建鋪麵的住戶,更是抱團形成“同盟”,聲稱其擴建部分為“曆史形成”,要求與有證房同等補償,態度強硬,成為最大的阻力點。
還有一些社會閒散人員混跡其中,散布謠言,煽動抵觸情緒,企圖從中牟利。
一次由自治改造委員會組織的居民意見征求會上,各方吵得不可開交。那幾個違規擴建的“同盟”代表,拍著桌子叫囂:“不按我們的要求來,誰也彆想拆!除非從我們身上壓過去!”
場麵一度瀕臨失控。工作組的一些年輕同誌感到極大的壓力和委屈。
林萬驍在聽取彙報後,沒有責備工作人員,而是冷靜地分析:“觸及核心利益,有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守住政策的底線,也要找到突破的支點。”
他指示:“第一,政策底線絕不能突破。對於違規建築,必須嚴格依法認定,絕不允許‘違章變合法’!這是原則問題,關係到整個改造的公平性和後續所有項目的權威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分化瓦解。那些有正規產權的居民是大多數,他們的訴求相對合理,要重點做好他們的工作,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孤立極少數漫天要價者和違規者。”
“第三,司法保障和人性化操作相結合。政法委陸蔓書記那邊我已經溝通好,公安、法院會提前介入,對煽動鬨事、阻撓公務的行為固定證據,依法處理。同時,對於確實困難的家庭,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可以通過社會救助、提供過渡房、幫助就業等方式予以幫扶。”
他特彆強調:“我們要讓絕大多數群眾看到,政府是來講道理、辦實事的,是站在公平公正立場上的。隻要大多數人理解支持了,少數人就翻不起大浪。”
策略調整後,工作組的行動更加有的放矢。他們重點走訪那些通情達理的有證房居民,幫他們算清補償賬、環境改善賬、資產升值賬;對於困難家庭,聯係民政、人社部門上門對接幫扶政策;對於那幾家違規擴建的“釘子戶”,則由司法、城管、消防等部門聯合上門,下達法律文書,明確告知其行為的違法性質和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並全程錄音錄像。
與此同時,龍湖產業發展基金也悄然發揮作用,提前鎖定了幾處位置合適、價格合理的商品房源,作為改造安置的備選,確保了安置房的質量和供應。
解放村改造,這片最深的水域,已然攪動。林萬驍站在指揮部的作戰圖前,深知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每一戶的簽約,都可能是一場艱苦的談判;每一個“釘子戶”的拔除,都可能伴隨著風險。但他彆無選擇,唯有以更大的決心、智慧和耐心,趟過這片深水,為龍湖的城市更新,也為那數千戶居民期盼已久的安居夢想,殺出一條血路。這是一場硬仗,更是一場民心之戰。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