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藍如洗,陽光和煦。周六一早,林萬驍便驅車帶著夏寧寧和林懷信前往故宮。這是他調任京城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陪伴家人度過一個完整的周末。
穿過天安門城樓,端門,步入午門廣場,巍峨的宮殿建築群在眼前徐徐展開。林懷信興奮地指著高大的城牆和琉璃瓦,小臉漲得通紅:“爸爸,媽媽,看!好大的房子!”
林萬驍將兒子架在自己肩上,讓他能看得更遠。夏寧寧挽著他的手臂,臉上帶著恬靜的微笑。一家三口隨著人流,緩緩走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內。
“曦曦,你知道嗎?”林萬驍指著太和殿那雄偉的重簷廡殿頂,聲音溫和地對著肩頭的兒子說,“這裡以前是皇帝辦公和舉行大典的地方。幾百年來,無數的國家大事,都是在這裡決定的。”
小懷信似懂非懂,但眼神裡充滿了好奇:“皇帝?就像爸爸一樣大的官嗎?”
夏寧寧在一旁輕笑出聲,林萬驍也笑了,耐心解釋道:“爸爸可不是皇帝。皇帝是過去的稱呼,現在啊,是為人民服務的乾部最大。這裡也不再是皇帝的家了,它屬於每一個中國人,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寶貝。”
他們沿著中軸線慢慢遊覽。在太和殿前,林萬驍沒有過多停留,而是帶著妻兒走向側麵的宮殿和展覽區。他更希望孩子感受的是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而非僅僅是對權力的遙想。
在珍寶館裡,林懷信被那些精美絕倫的金銀玉器、璀璨寶石吸引,趴在玻璃展櫃前,小鼻子都快貼了上去。
“媽媽,這個亮晶晶!”
“這是古代工匠們用心血做出來的,很珍貴,所以我們隻能看,不能摸哦。”夏寧寧柔聲解釋,引導孩子欣賞美,也建立規則。
走到鐘表館,看著那些巧奪天工、依然能精準走時的西洋鐘表,林萬驍若有所思地對夏寧寧說:“你看,康乾盛世時,我們還能吸納西洋技藝。後來閉關鎖國,就漸漸落後挨打了。開放和交流,太重要了。”
夏寧寧點頭讚同:“是啊,曆史是一麵鏡子。治國如此,做人做事也一樣,不能固步自封。”
在乾清宮附近的甬道上,陽光透過高大的宮牆,灑下長長的光影。林懷信掙脫爸爸的手,在空曠的廣場上歡快地奔跑,小小的身影在巨大的宮殿背景下,顯得既渺小又充滿生機。
林萬驍和夏寧寧並肩站著,看著兒子無憂無慮的樣子,相視一笑。
“時間過得真快。”夏寧寧感慨,“感覺在龍湖的日子還在眼前,一轉眼,曦曦都這麼大了,我們也到了京城。”
“是啊。”林萬驍握住她的手,“不管在哪裡,一家人在一起就好。”他看著這曆經六百年風雨的宮闕,心中湧起一種奇異的感覺。個人的命運、家族的傳承,與這古老國家的曆史長河相比,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正是這無數個瞬間,彙聚成了民族的脊梁和未來的希望。
他們找了處石階坐下休息,給兒子喝水、吃點心。
“爸爸,”林懷信仰著頭問,“我們為什麼來這裡啊?”
林萬驍摸摸他的頭,語氣鄭重了幾分:“來這裡,是想讓你知道,我們的國家有著非常悠久和輝煌的曆史。我們要記住它,了解它,然後更好地愛護它,建設它。就像爸爸現在的工作,雖然和古代皇帝做的事情不一樣,但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國家變得更好,讓像你一樣的小朋友們能更幸福地成長。”
他沒有使用任何宏大的政治術語,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著最樸素的愛國主義和責任感的教育。夏寧寧在一旁靜靜聽著,眼中流露出讚許和溫柔。
休息過後,他們繼續遊覽,穿過禦花園,感受著皇家園林的精致與秋日的靜謐。林萬驍不時指著一些建築細節或者古樹,給兒子講一些有趣的曆史小故事,或者引導他觀察瓦當上的圖案、屋簷下的鬥拱,將曆史的熏陶融入點滴。
從神武門出來,已是下午時分。回首望去,故宮角樓在護城河的映襯下,莊嚴而靜美。
“累了沒有?”林萬驍問兒子。
“不累!”林懷信雖然腳步有些蹣跚,但精神頭還很足。
“那好,爸爸背你一段。”林萬驍蹲下身,將兒子背了起來。小家夥摟著爸爸的脖子,把臉貼在他寬闊的背上,沒過多久,就傳來了均勻的呼吸聲,玩累了,睡著了。
夏寧寧替兒子整理了一下衣領,看著丈夫背著孩子的背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這一刻,她感覺無比安心和幸福。丈夫不僅是那個在部委運籌帷幄的副局長,更是這個家的支柱,一個疼愛孩子的父親。
“今天真好。”她輕聲說。
“嗯。”林萬驍感受著背上兒子的重量,看著身邊妻子溫柔的臉龐,心中充滿了柔軟的情感,“以後,我們多出來走走。”
回家的路上,林懷信在車後座睡得香甜。林萬驍開著車,夏寧寧坐在副駕,兩人低聲交流著今天的感受。
“看著這些曆史的沉澱,更覺得我們這代人的責任重大。”林萬驍感歎。
“是啊,”夏寧寧望向窗外流轉的街景,“既要傳承好優秀的文化,又要解決好現實的問題。你這輿情工作,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為這艘大船觀測風向、預警暗礁呢。”
喜歡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