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橋有人守衛,磚石的碉堡和沙袋的臨時掩體交錯,橋南橋北都有,士兵並不警惕,大致檢查一下行人,有錢有煙有食物的,意思一下就行,狀如乞丐的,看兩眼也放行。
趙保勝他們由南往北走,倒是讓士兵多看了幾眼,趙保勝趕忙掏煙,剛開包的煙,全進了人家口袋。
黃河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狂暴咆哮,濁黃的水,靜靜地向東流。
趙保勝很是多看了幾眼,蘇青也很好奇,隻不過更拘謹,生怕被攔住搜身,胡義依然漠不關心。
橋北的守衛更嚴密一些,守衛營盤擴出去好遠,鐵路兩側的碉堡掩體更密更多,鐵軌兩邊被鐵絲網攔著,形成一個通道,與營地隔開。
因為有軍官在,對逃難人群的翻檢更細致,搜身倒是隻簡單摸一摸,還不對女人搜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群從被鐵絲網圈起來的通道裡依次通過,北邊集聚更多的人,等待檢查。
趙保勝湊到軍官身旁,發煙遞錢,又拿教會的信出來,想證明自己幾人有點背景,結果軍官壓根就沒看,指指旁邊,讓他們從鐵絲網外,直接穿過營盤。
鐵絲網外,有沙袋堆的臨時機槍掩體,幾個士兵靠著曬太陽,看趙保勝三人有些奇怪,特麼都在往南逃,怎麼還有不怕死的往北?
直到出了營地拒馬,蘇青才鬆口氣。
胡義依舊是見怪不怪的沉默。
趙保勝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已經過了黃河,剩下的,就靠蘇青了,他自己壓根就不知道八路軍在哪兒。
等走過幾裡路,西北方向就能看到隱隱約約的山脈。
田壟依然是田壟,依然很少看到有人勞作,路上依然有往南走的人。
倒是可以看到一些離鐵路不遠的小村子。
臨時停下歇腳,趙保勝就把找八路軍的事和蘇青說了,他沒轍,請蘇青想辦法。
蘇青當場愣住了。
她也不知道怎麼找啊!
姑蘇,錫城,金陵,漢口,都是一樣的,作為一個非組織委派的落單的地下黨,想在陌生地方找到當地的組織,無異於癡人說夢,那麼好找,早讓人連鍋端了!
趙保勝傻眼了,蘇青都找不到?!那小說裡不是說,他們兩人到根據地了嗎?
不對!趙保勝想了想就知道問題所在了!
時間!時間不對!
這會兒才37年底,小說裡似乎是38年初!該死的!趙保勝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光:他們倆肯定是步行的,自己帶著他倆又是船又是火車的,太快了!
此時,太原保衛戰才打完,八路軍總部還在山西,主力正在北太行麵對日軍的‘八路圍攻’,129師還在正太鐵路附近與敵周旋,南太行還沒有成建製部隊。
這咋辦?
趙保勝猶豫了,繼續往北,遇到的可能就不是故事裡的人了,通過教會運到洛陽的物資咋辦?
進新鄉?平漢線上的城市遲早被鬼子占。
要不回黃河南?到時候打起來再想過河就更難了。
思來想去,趙保勝和胡義蘇青攤手了:“我覺得先進城找地方住吧,沒頭蒼蠅似的亂撞,不是落到鬼子手裡就可能落到潰軍土匪手裡。”
胡義沒吭聲,他們六十七軍,先是參加京浦路防禦,被日軍第2集團軍給趕鴨子一般趕到河南,轉向平漢路防禦,最終駐防新鄉,十月下旬,就是被從新鄉抽調走加強淞滬戰場的。
一路的損失,根本沒人記得,因為他們是東北軍嘛,沒了根的部隊,直到鬆江,被記住了:全軍覆沒,番號取消。
這一片地方,他熟悉的。
蘇青倒是果斷,同意找附近縣城,避開鐵路線,暫時落腳,再做打算。
喜歡烽火逃兵誰讓這禍害進了獨立團?請大家收藏:()烽火逃兵誰讓這禍害進了獨立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