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回哪兒?
九班一路收集那些帶不走被埋到地下去的東西,回到無名村,村子已經被焚。
趙保勝起出他的小金庫和物資,朝山下看,村子裡房頂都被燒了,隻剩土牆,要恢複還得費一番功夫,村民也沒有返回來的跡象。
村外薄田沒有播種,損失不大。
但無名村的位置暴露,離大路近,鬼子會經常來,不能待了。
九班帶著綁滿獨輪車的東西,從台地上往北,去大北莊。
幾個人臉上看不出悲喜,羅富貴推車跟著走,琢磨著小丫頭不是說山下村子就是他們之前住的地方嗎?
胡義有些唏噓,老趙說的沒錯,人在,家就在。
那個被燒了的小院子,除了柿子樹被小紅纓折斷枝杈的痕跡帶不走,其他的,都在腦子裡麵了啊。
隔了幾道山的二連,也在準備回家。
他們已經遇到獨立團找過來的人了,團裡的非戰鬥人員和無名村村民,已經被主力接去大北莊,團裡要求他們也回去,彙報戰鬥情況。
來人問了九班,高一刀搖頭,不知道在哪,但應該是安全的,應該沒有缺員。
大北莊的位置更靠深山,隱蔽性更好,旁邊還有渾水河,農業灌溉有利,人口土地比無名村更多。
獨立團已經駐紮下來,軍營和設施也在快速建設。
陸團長站在村北山坡上,叉腰看著村莊裡外的軍民勞動場景,覺得獨立團馬上就能恢複戰鬥力,未來可期。
丁政委處理完手裡的事兒,抬頭看天,不知道小丫頭…九班在哪兒,派出去的人大多沒有回,也沒有打聽到九班的出沒地點。
牛大叔蹲在渾水河畔,煩躁地抽他的旱煙,小紅纓跟著九班,肯定逃出去了,可這麼些天都沒消息,真叫人著急。
常紅纓同誌,在獨立團是最特殊的存在。
她的父母犧牲在長征路上,她是大家看著長大的,多少人調離部隊時,都來找老牛,吩咐了又吩咐,一定要看顧好小丫頭。
可這回,牛大叔真的不知道丫頭去哪兒了。
獨立團少了她,許多人都忙得心不在焉。
二連回來了。
掩護無名村群眾撤離,掩護獨立團非戰鬥人員撤離,有殲敵,有繳獲,自身損失不算特彆大,已經是很了不得的功勞了。
按照以往,這也是獨立團出陝抗戰以來,最大的成績了,按二連的德性,尾巴得翹上天。
高一刀的尾巴,隻會翹得更高。
等獨立團迎到村口,高一刀看到了團長政委,看到了牛大叔,看到了一連三連的同誌,卻沒看到九班那幾個缺德玩意兒。
二連殘存的戰士,沒有以往的驕傲與跳脫,經曆過戰火的淬煉,雖憔悴,卻更堅毅,身上有股說不出來的氣質。
高一刀和領導握手,沒有像以往那樣大放厥詞,隻低調揮手,讓快腿帶人去休息,他要向團長政委彙報戰鬥經過。
山穀東台地上。
九班幾個倒黴孩子,都在抱怨馬良。
馬良探過路,東台地確實可以到大北莊。
可他隻知道人肯定能走過,卻沒想到,很多地方不適合獨輪車走,高高低低,爬坡下坎,得抬著!
馬良扭頭看趙保勝,是老趙說走這邊近的,自己一高興,忘了還有個獨輪車。
趙保勝抬頭挺胸,佯裝這事和他沒關係,他跟著警衛排走過山穀,到大北莊確實近啊,可他不知道台地上也走不了獨輪車啊。
“誒呀!”老趙抬頭沒看路,絆了個大馬趴,身上七零八碎的掉了一地。
前麵抬車的幾個,終於憋不住了。
“誒呀~趙軍師摔了!”
“哎,我可抬著車呢,丫頭你去扶一把。”
“年紀大了可長點心吧!”
胡義咳了一聲:“……活該。”
怨氣散儘,山穀裡回蕩著快活的笑聲。
大北莊,獨立團團部。
高一刀詳細介紹了無名村的事,配合紙筆,和陸團長講述整個戰鬥部署,運動經過,以及戰鬥過程。
丁政委在旁邊聽,手裡做記錄。
“趙保勝提醒你的?”
“是,他提醒之後,我組織了‘諸葛亮’會,大家商量的結果,就是按最不利的情況準備。”
“……嗯,很好。”
“山穀裡的追逐戰,我指揮部署得不算好,幾名戰士犧牲得不值,我請求處分。”
“這個等下再說,後來鬼子沒追九班?”
“九班上的東山,很難爬,還有個巨大的缺口,沒工具沒繩子過不去。”
“這麼說,九班早就準備充分,他們一直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