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赤玉破土,第一桶金
黃毛混混的鋼管帶著呼嘯的風聲砸下,目標直指林燊燊的頭顱!
林燊燊眼神冰冷如鐵。宗師級的格鬥術早已融入骨髓,身體反應快過思維!
他腳下生根般釘在原地,上半身卻如風中楊柳,以毫厘之差猛地後仰!
呼!鋼管擦著鼻尖掠過,帶起的勁風刮得臉頰生疼。
黃毛全力一擊落空,身體被慣性帶得前傾,空門大開!
就是現在!
林燊燊後仰的身體如同被壓縮到極致的彈簧,驟然彈起!
右腿如鞭,快如閃電,精準無比地掃在黃毛支撐腿的膝蓋外側!
哢!一聲令人牙酸的脆響!
“嗷——!”黃毛的慘嚎比疤哥昨天更加淒厲,整個人像被抽掉了腿骨的癩皮狗,抱著扭曲變形的右膝滾倒在地,鋼管脫手飛出老遠。
另外兩個舉著木棍衝上來的混混,被這凶殘利落的一腳徹底嚇懵了,腳步硬生生刹在原地,臉上的獰笑變成了驚駭欲絕。
疤哥吊著膀子,更是看得目眥欲裂,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衝頭頂。
這小子,昨天卸胳膊,今天斷腿!
下手又狠又準!
這他媽是高中生?!
林燊燊看都沒看地上打滾的黃毛,冰冷的目光如同實質的刀鋒,掃向剩下兩個混混和麵無人色的疤哥。
“滾。”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壓迫感,比這荒原的風更冷冽。
兩個混混腿肚子都在打顫,哪裡還敢上前?
手忙腳亂地扔掉木棍,連滾爬爬地衝過去,一個扶起還在哀嚎的黃毛,另一個架住渾身發抖的疤哥,幾乎是拖著他們,狼狽不堪地爬上摩托車。
引擎發出刺耳的轟鳴,卷起漫天堿塵,倉皇逃離了這片讓他們噩夢連連的死地。
世界重新陷入死寂,隻有風刮過鹽堿地的嗚咽聲。
林燊燊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緊繃的肌肉放鬆下來。剛才那一腳,他留了力,隻讓黃毛脫臼,沒真斷骨頭,但足夠震懾這群欺軟怕硬的渣滓了。
他走到被黃毛丟下的鋼管旁,彎腰撿起。粗糙冰涼的觸感傳來,他掂量了一下,隨手將其插在矮棚入口的堿土裡,如同豎起一根簡陋的界碑。
目光落回那一百個黑色塑料盆。
剛才的混亂中,有兩個盆被撞倒,裡麵的基質撒了一地,覆蓋在基質下、剛剛點播下去才幾天的蘿卜種子被徹底掩埋、攪亂,基本報廢了。
林燊燊眼神一暗,默默走過去,小心地將翻倒的盆扶正,清理掉被汙染的基質,重新點播上新的種子。
損失雖然不大,但每一粒種子此刻都彌足珍貴。
做完這一切,他才真正開始期待。櫻桃蘿卜種子在適宜條件下,通常47天才會發芽。他需要耐心等待。
接下來的日子,林燊燊化身最精密的農夫和警惕的哨兵。
他像嗬護嬰兒般照料著這些種子盆,嚴格控製澆水的頻率和量隻能用帶來的桶裝水調配安全營養液),確保基質保持濕潤但不積水,矮棚通風透氣。
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學,複習備考,畢竟離高考沒多少時間了。
每天清晨和黃昏,他都會巡視農場邊界,那根插著的鋼管成了無聲的警告。
疤哥的人再沒出現過。
時間在枯燥而緊張的勞作和備考中流逝。
播種後的第五天清晨,當林燊燊掀開矮棚的防雨布一角時,他的呼吸微微一滯——幾顆嫩綠纖細、頂著種殼的幼芽,怯生生地破開了基質表層!
雖然隻有寥寥數株,但這點點綠意,在灰白色的死寂背景下,如同黑夜中的星火!
“出來了!”饒是林燊燊心性沉穩,此刻也忍不住心頭一熱。
科學的方法,避開了堿土的直接毒害,生命的奇跡正在這小小的容器中上演!
隨後的幾天,越來越多的幼芽破土而出。
嫩綠的兩片子葉舒展開來,如同嬰兒張開的小手,貪婪地捕捉著透過防雨布縫隙灑下的陽光。
林燊燊更加精心地管理著溫濕度,防止幼苗徒長拔高變細)。
大約兩周後,子葉中間長出了第一片肥厚翠綠的真葉。
幼苗進入了快速生長期。
林燊燊敏銳地觀察到,這些在“人工安全區”長大的蘿卜苗,似乎比普通品種更加壯實,葉片顏色也更油亮深沉,顯示出良好的生命力。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進行間苗拔除過密的弱小苗)、補充光照調整防雨布角度)。
時間來到播種後的第25天左右。盆中的蘿卜苗已經長成一叢叢翠綠茂盛的纓子,葉片肥厚舒展。
林燊燊知道,關鍵的時刻到了——膨大期。
這是蘿卜根莖積累養分、快速膨大的階段,需要充足的光照、穩定的水分供應避免忽乾忽濕導致裂根)和適當的溫差。
【叮!宿主成功完成首輪‘紅芭蕾櫻桃蘿卜’限根栽培生長期結束,進入膨大關鍵期)!觸發暴擊返還!請選擇:】
【1:《齊民要術·土壤異聞篇》殘卷古農書孤本,記載數種針對“死土”、“凶地”的玄奇改良法,含大量風水堪輿術語及未經驗證偏方)價值:古代神秘學農業?或蘊藏一線靈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磐石”牌永不磨損鋤頭一把精鋼鍛造,自帶微弱“破土”屬性,永不卷刃、永不沾泥)價值:至少…省了買鋤頭的錢?物理外掛?)】
【3:微型智能土壤成分快速檢測儀一次性,可精確分析10份土壤樣本的ph、ec值、npk及7種重金屬含量)價值:精準診斷,科學種田的基石!)】
係統光屏彈出,三個選項依舊風格迥異。
林燊燊目光掃過,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扶額。係統這“跑偏”的執念真是深入骨髓。
“《齊民要術》殘篇?還帶風水堪輿?”他直接略過1選項。
雖然對古代智慧保持敬畏,但眼下這片被科學儀器明確診斷為強堿零有機質的死地,靠玄學偏方改良?
風險太大,時間成本也耗不起。
“‘磐石’鋤頭?”林燊燊瞥了一眼2選項,那把造型古樸、泛著冷光的鋤頭虛影確實誘人,永不磨損的屬性堪稱神器。“省鋤頭錢?我現在缺的是買鋤頭的錢嗎?我缺的是能種出金子的地!”他無奈吐槽。這玩意兒或許未來有用,但現在?遠水解不了近渴。
目光最終鎖定3選項。“微型智能土壤成分快速檢測儀…一次性,10份樣本…”林燊燊的心臟猛地一跳!
這正是他眼下最迫切需要的硬核工具!
腳下這片死地的特性,僅靠一份冰冷的初始報告是遠遠不夠的!
不同區域的堿度是否一致?
所謂的“未知惰性能量”對具體養分指標有何影響?
未來嘗試改良土壤比如使用微生物激發劑)後,如何精準評估效果?
沒有實時、精確的數據支撐,所謂的“科學種田”就是盲人摸象!
這個一次性檢測儀,雖然隻能測10次,卻如同給了他一雙能透視大地病源的“科學之眼”!
其價值,遠非一把好鋤頭或一本玄乎的古書可比。精準的數據,是撬動這片死地的第一根科學杠杆!
“選3!”
信息流湧入腦海,不僅包含了檢測儀的使用方法,更附帶了一份詳細的土壤基礎指標解讀指南。同時,一個巴掌大小、充滿科技感的銀色金屬方盒憑空出現在他手中,觸感冰涼,屏幕微微亮起待機藍光。
林燊燊立刻蹲下身,毫不猶豫地用檢測儀附帶的微型取樣器,從腳邊灰白色的堿土中取了第一份樣本,放入檢測口。
嗡…
儀器發出輕微的蜂鳴,屏幕數據飛速跳動。
幾秒鐘後,結果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