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專供初顯,龍影乍現
清晨的薄霧還未完全散去,籠罩著死寂的農場,給灰白的堿地平添了幾分陰冷。
林燊燊結束了一夜的“遊魚步”基礎練習,身體雖疲憊,精神卻異常清明。他剛給蘿卜苗澆完最後一次膨大期控水,遠處就傳來了引擎聲。
一輛沾滿泥點的白色皮卡,艱難地駛過東河橋,搖搖晃晃停在矮棚附近。
車上下來兩個人。
前麵是個穿著藏藍色夾克、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人,手裡拎著個專業的土壤采樣箱,笑容和煦,正是短信裡的“李衛國”。後麵跟著個年輕助手,扛著三腳架和測量儀器,一臉青澀。
“林同學,你好你好!打擾了!”李衛國熱情地伸出手,“我是縣農技站的李衛國,這位是小劉。”
他目光快速掃過簡陋的矮棚和裡麵長勢喜人的蘿卜苗,眼底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精光。
“李老師好,劉哥好。”林燊燊不動聲色地握手,引他們走向矮棚,“地方簡陋,見笑了。”
“哪裡哪裡!能在這種環境下種出東西,本身就是奇跡!”李衛國感慨著,蹲下身仔細查看蘿卜苗,尤其關注那探出盆沿的瑪瑙紅表皮,嘖嘖稱奇,“品相太好了!林同學用了什麼特殊方法?”
“主要是無土栽培,避開了鹽堿。”林燊燊回答得滴水不漏,目光卻緊盯著李衛國的動作。
李衛國點點頭,沒再追問方法細節,轉而開始“專業工作”。
他指揮小劉在矮棚附近農場東南部平原)不同位置打下幾個采樣點,取了表層和深層土樣,詳細記錄位置編號。動作規範,確實是農技人員的做派。
“小林啊,聽說這整個農場環境都很特殊?”李衛國狀似隨意地問道,目光卻投向了北麵的山地和更遠處的鉛灰色湖泊,“特彆是靠近山和湖的地方?我們想去那邊也采幾個點,對比研究一下,你看方便嗎?”
來了!
林燊燊心中冷笑。
重點果然不在鹽堿平原,而在能量異常區域!
“方便。”林燊燊爽快答應,主動帶路,“這邊路不好走,小心。”
他特意將兩人帶到了北部山腳下昨天檢測到惰性能量3級、土壤理化指標相對最好的區域)。
李衛國一下車,目光就銳利了幾分。
他不再讓助手動手,親自拿著采樣器,在山腳不同坡向、不同植被覆蓋雖然稀疏)的位置,異常細致地采集了多份樣本,甚至還用小刷子收集了一些岩石縫隙的粉末。
采樣深度也遠超在平原時的操作,幾乎挖到了基岩層。
“李老師對這山腳特彆感興趣?”林燊燊故作好奇地問。
“哦,山腳往往有特殊的小氣候和成土母質,對比價值高。”李衛國推了推眼鏡,笑容依舊,但林燊燊捕捉到他取樣時手指一絲不易察覺的微顫。
當儀器靠近某些岩石時,助手小劉攜帶的一個不起眼的黑色小儀器偽裝成便攜式ph計)屏幕似乎有極其微弱的波動,小劉立刻低頭記錄。
他們在山腳耗費的時間遠超平原。
臨走前,李衛國又提出想去中央湖泊邊緣看看,林燊燊同樣沒有阻攔。
在鉛灰色的湖邊,李衛國同樣親自采集了水樣、底泥樣,動作更加謹慎,那個黑色小儀器也頻繁使用。
“收獲很大!感謝小林配合!”忙活了近兩小時,李衛國心滿意足地收起沉甸甸的樣品箱,遞給林燊燊一張名片,上麵印著“縣農技站高級農藝師李衛國”和辦公電話,“等分析結果出來,我們一定和你分享!希望對你改良農場有幫助!有什麼技術困難,隨時打我電話!”
皮卡卷著塵土駛過東河橋離開。
林燊燊捏著那張名片,眼神冰冷。
名片上的號碼,和昨天“張警官”給的私人號碼,完全不同。
這個李衛國,或者說張衛國,演戲演全套。
但他真正的目標暴露無遺——北部山地和中央湖泊區域的“惰性能量場”及與之相關的物質!
他剛回到矮棚,準備整理思路,一陣更加低沉有力的引擎轟鳴聲由遠及近!
這次來的不是皮卡,而是一輛深綠色、線條硬朗的軍用越野車!
車子無視顛簸的土路,徑直衝到矮棚前,揚起大片堿塵。
車門打開,下來兩位身穿筆挺軍常服的男人。
為首者四十歲上下,國字臉,肩章兩杠一星——少校!
他身姿挺拔如鬆,眼神銳利如鷹,帶著一股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身後跟著一名年輕精乾的尉官,手裡提著個銀色金屬箱。
少校的目光直接鎖定林燊燊,沒有任何寒暄,開門見山,聲音沉穩有力:“林燊燊同誌?我是西部戰區後勤部直屬特勤處,王振峰。”
西部戰區?
後勤部?
特勤處?
林燊燊心頭劇震!
這級彆遠超縣裡!
他立刻聯想到自己唯一和軍方可能產生聯係的東西——那些蘊含微弱“生機因子”的櫻桃蘿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