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璋山北麓,臨時開辟的作業平台在晨光中如同鋼鐵巨獸匍匐。
三台通體墨綠、覆蓋著厚重防爆裝甲的重型液壓鑽探平台,呈品字形矗立,粗壯的鑽塔直指鉛灰色的天幕。
鑽杆連接處發出沉悶的液壓鎖緊聲,巨大的鑽頭在陽光下泛著冰冷的合金寒光,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穿透力,正對準“蒼龍”芯片上標記的精確坐標點。
引擎低吼如同沉睡巨獸的呼吸。
林燊燊站在最中央的鑽探平台控製室內,指尖劃過布滿按鈕和屏幕的控製台,目光緊鎖著地質雷達回波圖。
屏幕上,代表鑽頭位置的紅色光標正穩定地穿透地層剖麵,下方是一片被特殊算法高亮標注的、扭曲而巨大的深紫色能量異常區,如同大地深處一顆搏動的黑暗心臟。
坐標點,正是它的核心!
“鑽頭已突破玄武岩蓋層!深度218米!進入目標區前緣破碎帶!”擴音器裡傳來鑽台工程師粗獷的彙報,夾雜著鑽杆高速旋轉與岩石摩擦的刺耳尖嘯。
“保持推進!岩屑實時分析儀開啟!惰性能量讀數同步監測!”林燊燊聲音沉穩,手指在控製台上快速輸入指令。
旁邊屏幕上,一組組數據瀑布般刷下:岩石成分、密度、孔隙度、以及那關鍵的、不斷攀升的“惰性能量場強度讀數”——3.5級、3.7級、4.1級!
控製室厚重的防爆門外,是另一番森嚴景象。
龍魂“磐石”排的士兵如同鋼鐵雕塑,依托臨時構築的合金掩體和架設在製高點的速射武器,將整個鑽探區圍得水泄不通。
三架塗著數碼迷彩的偵察無人機如同無聲的鷹隼,在低空盤旋,光學探頭和熱成像儀警惕地掃視著周圍的山巒與河穀。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這張由科技與鋼鐵編織的天羅地網。
與此同時,青琰湖心。
龐大的“深潛者”湖底鑽探平台如同一座鋼鐵島嶼,錨定在死寂的鉛灰色水麵上。平台中央,一根比陸上鑽機更粗壯的鑽杆,正帶著沉悶的嗡鳴,以極其緩慢而穩定的速度,刺入粘稠如同瀝青的湖底淤泥。
蘇振宇院士裹著厚重的防寒服,站在平台邊緣的臨時實驗室裡,幾乎將臉貼在實時傳回的湖底顯微成像屏幕上。
屏幕裡,鑽頭帶出的不再是單純的黑色淤泥,而是越來越多混雜著那種灰白色、半透明、如同劣質玻璃碎屑般的奇特結晶物!
它們附著在鑽頭表麵,在探照燈下折射出詭異的、變幻莫測的冷光。
“結晶密度指數飆升!結構分析…天哪!這種矽酸鹽重金屬絡合物的晶格排列方式前所未見!能量讀數…7.8級!還在上升!”一名年輕的研究員聲音顫抖,指著另一塊屏幕上瘋狂跳動的曲線。
蘇振宇眼中爆發出驚人的光芒,手指激動地敲擊著控製台:“降低鑽速!開啟最大功率的惰性能量場牽引裝置!目標——引導湖底富集能量向鑽頭尖端彙聚!同步記錄能量流動圖譜!我要看到它的‘路徑’!”
他近乎咆哮地下令。
平台底部,一組環繞鑽杆的特殊線圈亮起幽藍色的光芒,無形的力場開始乾涉湖底那龐大而“惰性”的能量。
燧石坳,高架草莓母苗區。
雙層防蟲網與全封閉的強化玻璃棚構築起雙重堡壘,將外界的風霜與窺探徹底隔絕。
數百盞紅藍雙色光譜生長燈恒定地散發著促進愈合與生長的能量。
隋珠和紅顏的子苗在精心嗬護下,焦枯的葉緣處掙紮著萌發出細小的、嫩綠的新芽,雖然孱弱,卻蘊含著頑強的新生力量。
吳宇軒站在棚外,通過內部監控屏幕看著,青禾博士帶著助手,小心翼翼地檢查每一株穴盤苗,對著耳麥抱怨:“燊哥!咱這隋珠、紅顏的苗子就是金疙瘩啊!防得比銀行金庫還嚴實!我酒店後廚等著你的草莓做招牌甜品呢,蘇女神那邊可也眼巴巴等著…”
“品質達不到標準,一顆都不會流入市場。”林燊燊的聲音從赤璋山鑽探平台的控製室傳來,冷靜得不帶一絲波瀾,“觀光區嚴格預約限流,由趙大武帶安保小組負責。所有產出,優先保障軍方和‘玄龜’實驗室的科研供給。你的酒店訂單,排期到明年春季。”他切斷了通訊,目光重新聚焦在劇烈波動的鑽探數據上。
赤璋山,鑽探深度:358米。
鑽杆突然傳來一陣劇烈而高頻的震顫!
控製室內警報燈瘋狂閃爍!
“鑽頭遭遇異常堅硬層!扭矩過載!疑似…非天然高強度合金!”工程師的聲音帶著驚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