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燊燊盆地,恒溫係統的低鳴是唯一的背景音。
空氣乾燥冷冽,維持在宜人的12c,聞不到雪的氣息,隻有智能禽畜舍排風係統送出的、混合著羽毛與發酵飼料的暖風,多層溫室營養液循環泵的恒定嗡鳴,以及超大型沼氣場生物濾池過濾後極淡的硫味。
這不是寒冬的景象,是龐大農業矩陣在恒溫室溫下校準內部齒輪的精密時刻。
神農主控中心的環形巨幕流淌著冷峻的數據:
【禽類帝國啟航】:
草鵝風暴:50萬畝炎蜜桑田,200隻畝·批,年三批→三億隻規模錨定!
首批發運倒計時:5天育雛中心負載率:99.8!)
雛鵝血清抗體h5h7h9)抽檢達標率:91.3警戒線:95!)
麻鴨洪流:10萬畝茭白田,25隻畝·批,年兩批→500萬隻矩陣待命
育雛環控穩定性:±0.5c±3濕度臨界!)
g田螺密度↑+麻鴨排泄→富營養化風險↑)
桑園鵝糞年載量:180萬噸蚯蚓生物轉化效率閾值測試中)
豬場沼液春季還田調度壓力:管道網絡負載率89
赤紅炎的金絲眼鏡倒映著抗體達標率那刺目的91.3,指尖敲擊控製台的節奏帶著緊繃的韻律。
“林董,億隻鵝!抗體缺口就是億個病毒突破口!獸醫組鎖定問題在育雛舍b區的氣溶膠疫苗分布不均,但…”他調出三維通風模型,幾個代表氣流死角的暗色區域如同潛伏的病灶,“傳統擾流方案能耗激增,且可能驚擾雛群。”
“用靜電場導流。”林燊燊聲音平穩。
指尖劃過,模型瞬間加載出透明的電極網格覆蓋通風管道。
“‘神農’係統,植入弱靜電場引導模塊電壓:5kv,安全閾值內);疫苗霧化粒子表麵電荷改性+0.05μc);目標:48小時內抗體達標率≥97,能耗增幅≤15。”
指令下達,模擬的抗體曲線開始陡峭爬升。
青禾博士的虛擬影像彈出,“記錄本”懸浮著茭白田溶氧數據:“田螺密度15公斤畝放養,麻鴨入田排泄物氮磷負荷模型顯示,溶氧臨界點將在麻鴨入田後第45天擊穿。保氧還是控螺?”
“用螺控氮。”林燊燊調出田螺代謝模型,“田螺濾食藻類效率:85g螺·天。‘神農’優化:在富營養高風險區,額外投放耐低氧濾食性貝類環棱螺),與田螺形成攝食梯度。目標:將溶氧崩潰點推遲至第60天,為水草恢複贏得窗口。”他目光掃向代表生態緩衝的綠色區塊,“法繩量的是係統韌性冗餘,不是單日溶氧值。”
恒溫乾燥的育雛中心。
空氣裡懸浮著細小的絨毛和飼料粉塵。
銀色傳送帶載著毛茸茸的草鵝雛苗,高速攝像頭掃描著活力指標。
一隻被機械臂標記“活力不足87分”的嫩黃小鵝,正蔫蔫地趴在傳送帶角落。
蘇晴一身無菌白袍,長發嚴緊束起。她看似隨意地靠近分揀線,指尖“恰好”拂過那隻小鵝的背脊。
一縷稀釋至近乎虛無的暖意,如同最精密的納米針劑,悄然滲入絨毛之下。
蔫頭耷腦的小鵝突然一顫,猛地昂起脖子,響亮地“唧!”了一聲,奮力蹬腿追趕前麵的鵝群。
“哎?這小家夥剛還打蔫呢!”旁邊技術員驚訝。
蘇晴收回手,護目鏡後的目光掃過總控室方向,語氣隨意:“蔫鳥也有打鳴的時候。就跟某些人一樣,”她指尖輕點監控攝像頭,“看著冷冰冰的算法,說不定心裡憋著團火呢?”
總控室內,林燊燊看著監控屏上那隻瞬間躍升至“活力優秀92分”的小鵝混入鵝群。飆升至185,體溫上升0.3c,活躍度曲線呈異常陡峭的脈衝。沒有邏輯,隻有結果。他沉默地敲入指令:【b區‘活力不足’判定閾值,永久性上調8】。
“活力需要容錯率。”他聲音透過廣播,聽不出波瀾。
地熱烘暖的頂層辦公室。窗外是恒溫係統維持的、沒有冰雪的冬夜,溫室群燈火如星海鋪展至地平線。
林燊燊站在巨幅電子沙盤前,五十萬畝炎蜜桑田被標記為淺綠,幾億隻草鵝的放牧輪轉路徑如同精密編織的金色光網覆蓋其上。
辦公室門無聲地向側滑開。
蘇晴赤著腳,無聲地踩在厚實柔軟的地毯上。墨綠色的高領羊絨衫襯得她膚色愈發白皙。她將一杯剛煮好的、冒著嫋嫋熱氣的黑咖啡,輕輕放在沙盤控製台的邊緣。自己則慵懶地倚靠在冰涼的落地玻璃上,目光投向沙盤上那片被特殊標記為“特供溫室二期預留地”的紅色區塊。
林燊燊的目光從閃爍著金綠光芒的沙盤緩緩移向窗外深邃的夜空。
在更深的夜色掩映下,一支由數十輛“玄武9”組成的龐大車隊正無聲地駛向廣袤的桑田,車尾閃爍的紅色指示燈如同微小的星辰,彙入下方無邊無際的、由溫室與廠房構成的燈火矩陣。
千萬個鮮活的生命即將被投放到鋼鐵機械與自然生態精密咬合的戰場前沿。
維係著脆弱的平衡、衡量著產出與承載極限的那根無形法繩,正緊繃在五十萬畝桑枝、百萬隻麻鴨、億萬田螺與微生物構成的龐大生態鏈上,其承受的張力,已達前所未有的臨界刻度。他端起窗台上那杯溫熱的咖啡,細膩的瓷壁熨帖著指尖,傳遞著恒定的暖意。
“道德秤的砝碼,隨人心浮動。”他看著杯中深褐色的液體,那色澤如同濃縮了大地精華的腐殖質,“唯有單位土地麵積上的產出效率,與生態循環係統容載量之間的黃金比值,才是永恒不變的實。”
喜歡我在廢土搞仙農!請大家收藏:()我在廢土搞仙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