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王逸凡、高城陳大山、王大強、許成才、羅得水等乾部和後勤主管濟濟一堂。
作為政委的李紅軍負責此次戰鬥繳獲的最終統計,他率先起身彙報。
同誌們,經過徹夜清點,我們在河源縣城和火車站的戰鬥中共繳獲...。野戰炮2門、37速射炮6門、75毫米山炮6門。輕迫擊炮8門、九七式81曲射步兵炮16門、九二式步兵炮32門...迫擊炮2門。
九二式重機槍36挺
擲彈筒78具、捷克式輕機槍28挺、歪把子輕機槍56挺。
三八步槍5000多支、漢陽造1500多支。
炮彈和子彈,就不用說了,數不勝數!
會議室裡頓時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王大強忍不住一拍桌子:好家夥!整整74門火炮啊。
小鬼子一個炮兵聯隊才48門炮!咱們特戰團這一仗收獲太多了吧!
李紅軍繼續道。
物資方麵同樣令人振奮:糧食20萬斤多,以白麵為主。
全新軍服5000多套,配套的水壺、鋼盔、軍靴一應俱全。
罐頭2000多個;食鹽35包;香煙98條;94式電台3部。
全套醫療設備3套;藥品6大箱...
乾部們麵麵相覷,都被這驚人的數字震撼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許成才掰著手指頭算道:乖乖,這些物資夠咱們特戰團用上二三年了!
李明華聽完彙報,突然想起什麼,追問道。
政委,這些數字已經扣除給獨立團的那部分了吧?
李紅軍笑著點頭:團長放心,這些數據都已經扣除了分給獨立團的物資裝備
李明華這才長舒一口氣,心裡暗暗咋舌。
要知道,昨天和李雲龍分贓時,光是武器裝備就分出去六門火炮。
火炮是四門步兵炮、一門75毫米山炮、一門80毫米迫擊炮,外加八挺92式重機槍。
原本李雲龍隻是想來喝口湯,沒想到最後竟飽餐一頓
不過轉念一想,李雲龍拿走的這些,對特戰團的總繳獲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想到這裡,李明華不禁又皺起眉頭。
現在最讓他發愁的是:該上繳多少給旅部?這個度實在不好把握。
繳少了顯得小家子氣,繳多了又怕影響自家部隊發展。
他揉了揉太陽穴,這個幸福的煩惱,還真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李明華仔細盤算著部隊的裝備需求。
他必須確保手頭留有足夠武裝4000人的武器裝備。
雖然特戰團現在隻剩2300多人。
但根據昨晚老百姓和民兵們的踴躍程度,預計能招募800到1000名新兵。
這樣短期內部隊就能擴充到3200人以上規模。
到時候再向旅部要些老兵骨乾過來,湊夠3500人。
有了骨乾力量,剩下的再慢慢補充新兵,整到4000人,然後慢慢搞到5000人
他不敢擴編得太快,畢竟新兵比例過高會影響部隊戰鬥力。
至於物資儲備,李明華決定隻留三個月的物資,其餘統統上繳
反正以特戰團的戰鬥力,打幾仗就什麼都有了!
當李明華把自己的盤算告訴李紅軍、王逸凡等乾部時,會議室立刻熱鬨起來。
眾人紛紛拿出紙筆,開始按比例詳細計算。
大炮,機槍,步槍該留多少裝備?什麼型號?上繳多少?
特彆是那些火炮——這可是特戰團的火力支柱,每一門都要精打細算。
這門75毫米山炮得留下...
那兩門法國野戰炮我們先用!
92式步兵炮留多少合適?
乾部們你一言我一語,會議室裡算盤聲、爭論聲此起彼伏。
這個幸福的煩惱,讓每個人都既興奮又糾結。
喜歡抗戰:旅長快來拉裝備請大家收藏:()抗戰:旅長快來拉裝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