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華卻胸有成竹地笑道:咱們這次上繳的物資,夠武裝三個主力團了!
要300名老兵算什麼?再說了...他環視眾人。
咱們要擴編到4000人,甚至5000人,沒有這些骨乾怎麼行?
王逸凡小聲嘀咕:可咱們要的都是班排連級乾部啊...
就是要這些骨乾!李明華斬釘截鐵地說。
咱們特戰團要的是能帶兵打仗的老兵!政委,就這麼報,一個字都不要改!
乾部們麵麵相覷,都被團長這番獅子大開口震住了。
但轉念一想,以這次上繳的物資數量,這個要求似乎也不過分...。
若能爭取到這300名老兵骨乾,特戰團擴編後的戰鬥力將得到堅實保障。
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就像鋼筋鐵骨,能夠支撐起整個部隊的戰鬥力框架。
讓新兵們快速成長,確保部隊整體戰力不降反升。
其實李明華他之所以敢如此獅子大開口,其實是深諳談判之道。
就像做生意要價一樣,先開出高價才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就算上級隻給200名,我也心滿意足;哪怕最後能給100名,那也值得高興
李明華暗自盤算著,嘴角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
前世經商的經驗告訴他:會哭的孩子有奶喝,這個道理在哪個時代都適用。
而李紅軍此刻對李明華已是五體投地。
他重重地點頭應道:團長高明!我這就去擬電報
說著轉向王逸凡:逸凡,你來幫我一起整理
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李明華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神色。
他特意將原本擔任營級教導員的王逸凡留在團部。
就是要讓他協助李紅軍開展工作。
這個安排可謂用心良苦——既能讓初來乍到的李紅軍有個得力助手。
兩人搭檔既能確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連貫性,確保全團的穩定。
有這樣可靠的左膀右臂,李明華才能心無旁騖地專注於軍事指揮。
很快,李紅軍和王逸凡就擬好了那份沉甸甸的電報。
這份電報內容詳實,從戰鬥經過到繳獲清單,事無巨細地呈現在紙上。
電報員也將這份長長的電文發往386旅旅部。
此時,386旅旅部內,旅長正俯身在地圖前研究戰局。
作為八路軍重要戰區的指揮官,他不僅要統籌麾下數個主力團的作戰行動。
還要協調太嶽軍區眾多縱隊和民兵隊伍。
每天需要處理的軍務堆積如山,常常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雖然軍務繁忙,但旅長對特戰團的動向格外關注。
昨晚他就收到了特戰團成功攻克河源縣城和東河火車站的捷報。
同時也得知獨立團參與了協同作戰。
這個好消息讓他喜上眉梢,他也轉發給了總部。
現在,他也在等待特戰團和獨立團詳細的作戰報告,好全麵了解這場戰鬥。
旅長正俯身在地圖前沉思,指揮室的門突然被推開。
參謀長三步並作兩步闖了進來,手裡攥著一份長長的電報。
他聲音都提高了八度:旅長!特戰團的電報來了!
老旅長聞言立即直起身子,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哦?李明華這小子總算發來電報了!
他搓了搓手,笑吟吟地問道:怎麼樣?這小子肯定發了筆橫財吧?
繳獲了多少好東西?電報上寫沒寫準備上繳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