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寯藻畢竟也是老狐狸,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但也心中鄙夷。
你踏馬的這是上屋抽梯啊。
支持李世安架起這個梯子,但是自己上去之後,直接把梯子抽走。
好處自己端走了。
把首議之人丟在原地。
“翁大人,不是李大人組建,這支蘇軍與普通地方團練有何不同?”祁寯藻明白之後,直接用嘲諷的語氣反問。
祁寯藻意思很明顯,現在全國的團練,沒有上千,也有數百支了。
可真正百戰百勝的隻有桂軍。
湘軍雖然成功,但也屢戰屢敗,雖然成功守住沙城,打贏了湘潭戰役,但也改變不了湘軍幾乎都是敗仗的結果。
祁寯藻可是聽說過了,曾某人已經寫過數千字的遺書,三次投水。
這個三次投水,不是指三次自殺,而是一次自殺,就先後三次投水。
隻是都被部下救了。
“當然不同!”
翁泰北忽視了祁寯藻的嘲諷,“這是李大人提議,又是他負責提供錢糧、武器,怎麼能與其他團練混為一談?”
“錢糧、武器都是他提供,隻需要讓辦理團練的人依葫蘆畫瓢即可。”
“除非李大人不願意交出練兵之法,不願意提供好的武器、錢糧!”
翁泰北夠狠,明麵上支持李世安,卻又給李世安下一個套。
想讓自己的人去掌管蘇軍,但也怕這人帶不好蘇軍,先打一個預防針。
辦好了,功勞是他的。
辦不好,責任是李世安的。
是因為李世安沒有提供好的武器、錢糧,沒有提供好的訓練辦法。
“翁大人,真是好算計!”
肅順還沒說什麼,已經知道內幕的怡親王,性子急一些,眼看翁泰北如此不要臉,馬上站出來嘲諷一句。
戲謔的看著翁泰北,“紹圃辛辛苦苦的做了一個為國為民的計劃。”
“又千辛萬苦的,給軍隊籌集錢糧資金,到頭來隻有責任沒有功勞?”
“成功了,功勞與他無關,失敗了,責任全在他這個發起人身上?”
“還依葫蘆畫瓢?有那麼簡單的話,你來辦一支練勇試試,我個人出錢雙倍的銀兩,辦好了,皇上必定重賞!”
“你要辦不出紹圃那個水平,隻需自刎當場即可,敢不敢答應?”怡親王也是性情中人,“紹圃這是招誰惹誰了?”
“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我看,不辦也罷,我反對組建“蘇軍”!”怡親王這個時候,年紀也不大,有年輕人的衝動。
眼見自己的意圖被當場戳破,翁泰北依舊臉不紅心不跳,笑道:“這可是怡親王您說的,下官可沒說!”
“下官隻是舉例,隻要李大人是真心辦這個團練,那麼“蘇軍”的戰鬥力,即使比不上"桂軍",也能與湘軍不相上下!”
“就算比不上湘軍,至少也比現在的其他團練強上數倍吧?”
說完之後,意味深長的看向同樣與李世安不和的惠親王與僧王爺。
僧王爺圍剿北伐軍戰事已經結束。
他上報說,北伐餘孽已經覆滅,僅有不足百人逃走,已不足為慮。
所以,
他現在又恢複了郡王爵位,要不是肅順阻攔,他都差點變成了親王。
由此可見身份的重要性。
李世安同樣的功勞啥也不是。
僧王爺屢次犯錯,卻借著圍剿幾千殘兵,就能得到重大獎賞。
借著圍剿太平軍北伐軍“成功”,惠親王提議讓僧王爺升親王。
卻被肅順無情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