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
接下來就是皆大歡喜的了。
不提不同意見,讓李世安得了首功,清文宗高興的占據"七成"的功勞…。
其他人自然也能跟著得到封賞,最後就是一場皆大歡喜的朝會。
可是,
偏偏就有人看不得李世安好,本能的站出來破壞掉這個皆大歡喜的局麵,此人不是彆人,正是屢次倒黴的僧王爺。
卻見僧王爺急切的站出來,冷哼一聲,道:“陛下,微臣不敢苟同。”
“哦?”清文宗聽到杜韓這個"師兄",極其自然的拍馬屁,在自身能力上,一向有些自卑,但又喜歡表現的他,
本來可是很高興的,正要大肆封賞李世安與一眾荊楚省文武官員。
以此來展現自己英明神武時,卻聽到僧王爺如此沒有眼力見的話語,
頓時有些惱怒,隻是礙於麵子,
不想無故發火,便冷著臉問道:“那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他說話的時候,還狠狠的瞪了一眼想說話的惠親王。
冷笑著,
等待僧王爺自己挖坑跳進去,然後自己好借口再次削了對方爵位。
惠親王尷尬的笑了笑,轉頭給僧王爺使勁眨眼,希望僧王爺不要亂來。
皆大歡喜對誰都好,
包括西陵阿這個他們的人,也是有好處的,西陵阿作為欽差大臣,有著天然優勢,李世安得了封賞,作為欽差大臣的西陵阿,自然也少不了封賞的好處。
畢竟,西陵阿名義上在此刻的荊楚,代表的是皇帝,名義上是一號人物。
下麵的人立功,
他怎麼也有領導有方的功勞。
可是,僧王爺如果亂插嘴,隻會破壞這個大好局麵,徒增不少變數。
如果換成其他人,僧王爺一定會理智的不去多嘴,隻可惜是李世安,
僧王爺眼看著李世安,這個在他眼中的"臭蟲",一步步升官,都快爬到他這樣的地位了,智商直線下降。
當然,也是西陵阿騙了他。
僧王爺在西陵阿奏折影響下,也在自己對李世安仇恨的影響下,
不顧惠親王的一再眼神製止,也忽視了清文宗冰冷的眼神,
一本正經的說道:
“不可否認,這幾份折子中,都提到了李世安聯絡各方的作用。”
“但是…。”
“說到底,李世安也僅僅隻是一個新上任的總督,抵達荊楚不到兩個月。”
“雖然短時間奇跡般的組建了新軍,可他自己也在奏折上說了,現在的新軍,隻是一群沒有步槍的樣子貨…。”
“數千所謂的新軍,隻是一群放下農具沒幾天的百姓青壯而已。”
“如此新軍,怎麼可能是收複武昌的主力軍?”僧王爺現在也聰明了,因為知道自己開口會讓清文宗不高興。
所以,
他說的也是有理有據,至少也是根據李世安自己,與官文、西陵阿這些人的奏折內容,有理有據的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