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變成了官職最高的。
也是唯一的正一品官員。
先前即使是曾某人,一個正二品的兵部侍郎,因為湘軍的特殊性,互不統屬,不在李世安的節製範圍。
勉強可以與李世安“平級”。
可是現在,李世安已經是名義上的最高中樞機構成員,妥妥的上級。
苦笑之餘,他也隻能跟著胡林翼一群人,給李世安行屬官禮。
“拜見李中堂!”以曾某人為首,呼啦啦的一群二品以下文武官員跪拜。
“拜見李中堂!”新任欽差官文見狀,臉上閃過一絲陰霾,但瞬間變成笑臉,一本正經的給李世安作揖行禮。
曾某人此時為正二品兵部侍郎,低於李世安的正一品,需行屬官禮。
所以,行庭參禮跪稟)。
官文是荊州將軍,作為駐防將軍,與總督平級,通常不行跪拜禮,
李世安實職還是湖廣總督。所以,官文僅行三揖等對等禮節即可。
即使李世安加了大學士頭銜成為正一品,荊州將軍也不需要跪拜。
至於原因?
這是駐防將軍的特殊性,駐防將軍是八旗兵的最高長官,地位特殊,與總督形成製衡關係,禮儀上通常對等。
官文這個荊州將軍與總督同駐一省,若會同奏事,以將軍領銜,這一點之前已經提過,哪怕李世安官居正一品。
大清朝的禮儀製度,更注重職位性質而非單純品秩,將軍領銜,這是“以滿製漢”的統治策略和禮儀規範所致。
哪怕是主張滿漢一家人的清太宗,也從來沒有讓漢人去當八旗駐防將軍。
官文此時主動行禮,已經很給麵子了,當然也不排除故意為之。
有意捧殺李世安的意思。
李世安自然也是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趕忙自降身份,躬身道:“官大哥客氣了,您還是欽差大人呢!”
“您這可是折煞小弟了。”
一邊說著一邊趕緊回禮。
隨即又趕緊伸手虛扶曾某人,以及湘軍官員,“曾部堂,諸位免禮了…。”
“謝製台中堂)大人!”眾人起身的時候,回答又有兩種,原因還是之前一樣,多數人在李世安直接管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先前大家統一跪拜叫李中堂,無外乎是恭喜李世安升官的意思,協辦大學士雖然也算中堂,但畢竟是副職。
數量眾多不說。
也沒有具體的頭銜。李世安現在可是文官之首,文華殿大學士。跪拜齊聲道李中堂,這是正式的道賀。
現在這一聲中堂大人,不再是侍郎叫堂部那樣的尊稱,而是名副其實。
這就好比後世銀行,
是個人都能叫經理,個人理財經理嘛,但是銀行內部經理才是名副其實。
李世安現在就如此。聖旨一下,在場官員他的官職地位最高。
哪怕是上一任欽差西陵阿,與姍姍來遲的原湖廣總督楊霈。
兩人都恭敬的行作揖禮,“老朽楊霈西陵阿),拜見李中堂。”
“兩位大人)…,客氣了,都免禮!”李世安見到兩人行禮,本能的叫大人,但是看到二人行禮動作不一樣。
馬上止住了"大人"二字。
如果這個時候叫他們大人。
那麼,按理他們二人得跪拜。
隻是二人現在都已經被革職,無官一身輕,沒有官職,就是士紳。
說句廢話,士紳不等於鄉紳。
士紳屬於“士”階層,介於官與民之間,地位高於普通平民。他們與官員相見時,通常行作揖禮,而非跪拜禮。
如:舉人、生員等
平民百姓農工商)在官員儀仗經過時需下跪避讓,但士紳可免除此禮。
李世安雖然是文華殿大學士,官居正一品,是文職最高官職,地位尊崇。
但禮儀規範仍遵循士紳與官員的常規禮節,即士紳僅需作揖,無需跪拜。
喜歡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請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