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安這個湖廣總督,
雖然為正一品兼文華殿大學士後),但在涉及軍機大臣授權範圍內的事務時,仍需服從軍機大臣的指令。
而軍機大臣,最低可能低至從五品,
比如,
曆史上曹毓英曾以從五品的鴻臚寺少卿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而在場這些人,都是軍機大臣,
所以,
包括杜韓這個正二品軍機大臣在內,都能在職責範圍對李世安下令。
因此沒有人過多反對。
當然,
他們此刻還有些懵逼,沒有意識到這個大學士對李世安的好處。
或者說,
有意識到的,但是知道這個時候沒法反對,知道反對也沒有用。
因此一個個的隻喊口號。
清文宗見狀滿意的笑了,揮揮手,道:“肅愛卿留下,其餘人退去吧!”
其他人雖然疑惑,但都沒有再說什麼,不約而同跪拜,“微臣告退!”
……
清文宗留下肅順說了什麼,其他的大臣不知道,但是不久之後,肅順升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占了僧王爺的職位。
提前幾年升了正一品。
保住了李世安靠山的地位。
不然自己作為靠山,品級卻在李世安這個門生之下,那就尷尬了。
而僧王爺,雖然這次學聰明了,說話有理有據,保住了郡王爵位,
但是實職卻進一步削弱,雖然還是正一品的正藍旗蒙古都統。
但已經丟失了核心兵權。
也就是侍衛親軍、禁軍的兵權沒了。
這些可是最親近皇帝的核心軍隊,可是現在一個個的被革去了職務。
不僅如此,
禁軍最高負責人瑞常、與八旗步兵營、巡捕五營也完全脫離了他的管轄。
瑞常這個年輕的九門提督,與其所屬部隊,在當晚之後,歸屬肅順管轄。
自己被貶,被削弱權利,而自己的對手與對手靠山卻集體升職。
這才是他不能接受的。
可是事情還遠不止如此,
不久之後又傳出消息,
數萬禁軍開始考核了。
據說是皇帝下令,準備從數萬禁軍中挑選三千精銳兵馬,按照李世安的練兵之法,讓肅順組建第二支新軍。
最終,這支新軍,
同等人數戰鬥力僅次於李世安的新軍,隻可惜他沒有起到應有作用。
原本以這三千新軍的實力,完全可以改變曆史上的慘敗的,
結果因為四無皇帝優柔寡斷,與急於求和,最終如曆史上一樣慘敗。
當然,也與貪生怕死的主帥有關。
不過,
這支新軍也不是完全沒有起到作用,他最終保住了那個皇家林園。
隻是這些都是後話了。
……
數日後,武昌總督衙門。
隨著聖旨宣讀完,整個巡撫衙門的人,都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包括官文在內,誰也沒有預料到,李世安這個最不在乎功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