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秋風帖
一立秋
北平一立秋,暑氣就虛了。淩晨四點,阜成門外稻田浮起淡霧,像一張剛洇開的宣紙。忍冬把自行車靠在土牆根,車把掛著一隻粗布口袋——裡頭三十斤玉米麵、十斤紅薯乾,還有兩罐保定軍區托人捎來的煙。她抬眼望城牆,磚縫裡鑽出幾莖狗尾草,在風裡搖,像無數細小的旗。
二紙鷂
城牆上有人放紙鷂,白尾長雁,翅膀寫著字。那是暗號:偽社會局今晚在六國飯店開清查會,名單已擬好,雁翅上的即,意為風頭緊。忍冬把玉米麵口袋係緊,翻身上車,沿阜內大街一路向南。她穿男式青布褂,頭發塞進軍帽,遠看像哪家鋪子的小夥計。
三風鈴
西四牌樓梅雪扇莊門口,老銅錘正給烏木門上板。門楣下吊著一隻銅風鈴,鈴舌係紅繩,鈴罩刻纏枝蓮。忍冬捏住鈴舌,三短一長,裡屋立刻傳出腳步。老銅錘引她進後院,石榴樹已結青果,石桌上鋪一張北平城防草圖,用五色小石壓著四角:黑為偽警,白為日軍,紅為軍統,黃為咱們交通線。
昨夜耿大娘派人送來消息,老銅錘壓低嗓子,雄縣葦塘據點增一個機槍中隊,卡住了。軍區讓咱們另辟——走西郊八大處,經模式口,翻妙峰山,把藥品送到平西根據地。
忍冬皺眉:八大口有偽軍檢查站,日特白玫瑰最近也在那一帶晃悠。
老銅錘從懷裡摸出一張空白折扇,展開,扇骨上刻著極細的等高線:路在扇裡。今夜子時,模式口舊煤窯集合,人貨一起出發。
四雁聲
傍晚,忍冬回到師大宿舍。娜塔莎正把最後兩瓶盤尼西林裝進鋁殼醫療箱,箱蓋貼一枚小小紅星。她肩膀的傷已收口,卻留下一道粉紅瘢痕,像彎曲的小河。
我跟你去。娜塔莎用生硬的漢語說,盤尼西林怕震,我比馬馱穩。
忍冬搖頭:你得留下,顧燕笙在查協和醫院藥品庫,少了三支嗎啡,他第一個懷疑你。
娜塔莎沉默,忽從兜裡掏出一張小相紙——上麵是她與一名中國男孩的合影,背景是莫斯科大學門樓。我弟弟在延安抗大,她輕聲說,我也想走,去晉察冀。
忍冬握住她的手:風線以後常開,你先保住租界這條,一樣是給前線供氧。
窗外傳來一聲雁唳,高亢而短促,像刀劃破綢。兩人對視,都明白:那是白玫瑰在試槍,帶消音器的毛瑟,槍聲被雁叫掩住。
五煤窯
子時,西郊模式口。廢煤窯口堆滿鏽軌,野蒿沒人膝。忍冬背一隻空乾糧袋,裡頭裝著忍冬毒配方油紙、軍區《秋季政治攻勢提綱》,還有一隻德國造掌心雷小手槍。老銅錘、麻小六、林闖、小梅子陸續到齊,另有兩條精瘦漢子,是交通隊老隊員,外號。
眾人把藥品、油墨、電池、火柴密碼本分彆裝進十二隻驢馱鞍屜,外覆山貨——核桃、黑棗、柿餅,以掩人耳目。老銅錘舉馬燈,燈罩貼紅紙,朝山梁晃三圈,對麵暗哨回一盞綠燈,表示無異常。
隊伍啟程。驢蹄包棉布,踏在碎石上隻發出悶悶的。秋蟲被驚,一聲竄開。月亮細如銀鉤,照著山脊,像誰用指甲輕輕劃開夜皮。
六風口
淩晨三點,抵風口檢查站。這是妙峰山第一道隘,原有偽軍一個小隊,昨夜突然增派日軍一個班,設雙崗雙哨,機槍架在水泥堡裡,射孔正對山道。老銅錘示意隊伍停,藏在刺槐叢後。林闖帶山狸匍匐前出,用匕首割斷電話線,回來報告:堡裡十人,六偽四日,半小時換一次崗。
忍冬展開折扇,借月光看等高線:右側十丈,有山洪衝出的石溝,可攀到堡後,但驢上不去。她抬頭望天,再過一個時辰起霧,霧起時,人攀石溝,驢走正麵,用。
所謂,是交通隊老法子:把幾隻活公雞綁在驢背,雞脖係銅鈴,霧起時放雞,銅鈴跑,吸引哨兵注意力,隊伍趁機突過。眾人依計準備。
七霧起
四點半,山穀果然湧霧,白茫茫像米湯。老銅錘一聲低哨,山狸、石鰍抱公雞潛至坡底,割繩放雞。銅鈴驟響,霧裡隻見雞撲翅亂飛,鈴聲清脆。偽軍哨兵驚喝:機槍掃射,子彈追著雞聲去。林闖率三人攀石溝,摸至堡後,扔出三顆手榴彈,轟——火光撕開霧皮。正麵老銅錘趁亂牽驢,十二馱隊伍貼山根疾走,五分鐘通過隘口,消失在霧深處。
八雁折
天微明,隊伍抵妙峰山腰的玫瑰穀。穀裡種野玫瑰,夏花已謝,隻剩紅果綴枝。霧散,山脊被初日照成淡金色。眾人正欲歇腳,忽聞一聲脆響,像瓦片碎——山狸胸口綻出血花,人晃了晃,栽倒。
狙擊槍!林闖撲倒忍冬,滾至石後。霧裡,一條白影一閃而逝,速度之快,像鷹撲兔。老銅錘低吼:白玫瑰他揚手,駁殼槍回射,枝葉紛飛,白影已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