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暖茶話黔鄉
陸奶奶坐在客廳的藤椅上,懷裡抱著個燙金封麵的相冊,指尖輕輕拂過塑封裡的照片,動作慢得像在撫摸一件珍寶。窗外的上海正浸在初秋的暖陽裡,梧桐葉的影子透過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細碎的光斑,桂姨剛泡好的龍井還冒著熱氣,茶香混著相冊裡隱約的紙墨香,是屬於老上海午後最安逸的味道。
“桂姨,你快來看看這張,”陸奶奶突然揚聲喊了一句,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赤水河邊的晨霧,你看這水多清,這山多綠,拍出來比畫兒還好看!”
桂姨正從廚房端著洗好的葡萄出來,聞言趕緊走過去,湊到相冊前。照片裡的赤水河泛著粼粼的光,兩岸的青山被晨霧裹著,像披了層薄紗,岸邊的石階上還站著兩個穿著民族服裝的小姑娘,笑得眉眼彎彎。
“可不是嘛,”桂姨笑著點頭,伸手點了點照片裡的石階,“那天早上您非要早起,說要拍晨霧,凍得我直打哆嗦,現在看看,值了!這照片發到群裡,保管他們都羨慕。”
陸奶奶得意地挑了挑眉,拿起手機,點開那個備注著“援疆老友群”的微信群。群裡有二十多個人,都是當年和她一起去新疆支援建設的老同事、老朋友,現在大多散在全國各地,平時就靠微信聊聊天,分享分享日常。
她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從相冊裡挑了最滿意的幾張——有赤水河邊的晨霧,有茅台鎮酒文化城裡的李白雕塑,有她和桂姨在青石板街上的合影,還有一張是她捧著一小壇當地自釀酒的照片,臉上笑開了花。
“就這幾張,”陸奶奶自言自語道,“得配點字,讓他們知道這是哪兒,有多好。”她想了想,在照片下麵敲下一行字:“剛從老家貴州茅台鎮回來,拍了幾張照片,給大家看看,這地方真不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消息剛發出去沒兩分鐘,群裡就炸了鍋。
第一個回複的是老張,當年和陸奶奶一起在新疆種過棉花的老同事:“喲,陸姐,這是哪兒啊?這麼好看!山清水秀的,比我們這兒的公園好看多了!”
緊接著是李阿姨,她現在在成都帶孫子:“茅台鎮?是不是產茅台酒的那個地方?陸姐,你去那兒喝酒了?有沒有帶兩瓶回來給我們嘗嘗?”
陸奶奶看著群裡的消息,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手指飛快地回複:“就是產茅台酒的茅台鎮,我老家!這地方不光有好酒,還有好山好水,空氣裡都飄著酒香,走在路上都像喝了小酒似的,暈乎乎的但心裡舒服!”
“老家?陸姐你老家是貴州的?”老張發了個驚訝的表情,“我們認識這麼多年,我還不知道你是貴州人!早知道你老家這麼好看,當年援疆回來就該跟你去玩玩!”
陸奶奶看著這話,心裡一陣感慨。她年輕時離開貴州,去新疆支援建設,一去就是十幾年,後來又跟著兒子來了上海,算下來,已經幾十年沒好好回過大山了。這次回去,看著熟悉的山水,聽著熟悉的鄉音,心裡那股子親切感,是在上海再久也找不到的。
“是啊,老家在貴州,”陸奶奶慢慢敲著字,“年輕的時候為了支援建設,走得急,後來忙工作、忙孩子,就沒怎麼回去過。這次跟桂姨一起回去,才發現老家變化這麼大,比以前好看多了,也熱鬨多了。”
李阿姨又回複了:“陸姐,快給我們講講,茅台鎮除了酒,還有啥好玩的?有沒有好吃的?我孫子明年高考,等他考完,我也想帶他去貴州玩玩!”
陸奶奶一看這話,話匣子就打開了,手指在屏幕上飛快地敲著,恨不得把茅台鎮的好都一股腦兒地說出來:“好玩的可多了!首先得去赤水河邊,那河水清得能看見魚,早上起來霧蒙蒙的,跟仙境似的!還有酒文化城,裡麵全是酒的曆史,從古代的酒器到現在的釀酒工藝,看得我眼花繚亂。裡麵還有個李白的雕塑,跟真的似的,我還跟它合了影!”
“好吃的也多!”她頓了頓,繼續說,“酸湯魚,用赤水河裡的魚做的,鮮得很,我吃了兩大碗飯!還有絲娃娃,薄餅卷著菜,蘸點醬,好吃得很!糯米飯也好吃,就著酸湯魚吃,絕了!我跟桂姨每天都吃,都吃胖了!”
群裡的消息越刷越快,老友們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誇茅台鎮好看,說以後一定要去。陸奶奶看著群裡的熱鬨勁兒,心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不如周末開個家庭茶話會,邀請老友們來家裡坐坐,一起看看照片,聊聊貴州的故事,也讓他們嘗嘗貴州的味道。
“桂姨,”陸奶奶抬頭喊了一聲,“周末你有空沒?我想請援疆的老朋友們來家裡坐坐,開個茶話會,聊聊貴州的事兒。”
桂姨正在擦桌子,聞言停下手裡的活,笑著說:“有空啊,周末我沒事。您想請他們來,我就多準備點茶點,再做幾個貴州的小菜,讓他們嘗嘗鮮。”
“太好了!”陸奶奶高興地拍了拍手,“就這麼定了!我現在就跟他們說,讓他們周末來家裡熱鬨熱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拿起手機,在群裡發了條消息:“各位老夥計,周末有空沒?來我家坐坐,咱們一起看看照片,聊聊貴州的故事,我讓桂姨給你們做貴州的小菜,嘗嘗我老家的味道!”
消息剛發出去,群裡就一片響應。
老張:“有空有空!陸姐,我一定來,早就想嘗嘗貴州菜了!”
李阿姨:“我也來!正好我兒子周末要去出差,我一個人在家也無聊,去你家熱鬨熱鬨!”
王叔叔:“算我一個!陸姐,你可得讓桂姨多做點開胃菜,我最近沒胃口,就想嘗嘗鮮!”
陸奶奶看著群裡的回複,笑得合不攏嘴。她放下手機,開始翻箱倒櫃地找東西——有當年從貴州帶出來的老照片,有這次回去買的小特產,還有一瓶茅台鎮的自釀酒,打算讓老朋友們嘗嘗。
桂姨也開始忙活起來,她從冰箱裡拿出食材,列了個清單:酸湯魚、絲娃娃、糯米飯、貴州辣子雞,還有幾個上海本地的小菜,兼顧老朋友們的口味。她還打算做個貴州的甜酒湯圓,甜滋滋的,適合當茶點。
周六很快就到了。一大早,陸奶奶就起來收拾屋子,把客廳裡的沙發挪了挪,騰出一塊地方放照片,又把茶幾擦得乾乾淨淨,擺上瓜子、花生、水果,還有桂姨提前做好的甜酒湯圓。
桂姨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酸湯魚的香味飄滿了整個屋子,引得陸奶奶時不時地往廚房跑,問一句“好了沒”。
上午十點多,老朋友們陸續到了。
第一個來的是老張,他手裡拎著一袋水果,進門就笑著說:“陸姐,我來了!你家這香味,隔著老遠就聞到了,桂姨的手藝可真好!”
陸奶奶趕緊把他迎進來,遞上一杯茶:“快坐快坐,桂姨在做酸湯魚,馬上就好。你先嘗嘗這甜酒湯圓,桂姨做的,是貴州的味道。”
老張拿起勺子,舀了一個湯圓放進嘴裡,甜滋滋的,帶著點酒香,他眼睛一亮:“好吃!比我在成都吃的還好吃!陸姐,你老家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緊接著,李阿姨和王叔叔也來了。李阿姨手裡拿著一個筆記本,笑著說:“陸姐,我把你發的照片都存下來了,今天特地來聽你講講貴州的故事,我好記下來,下次帶孫子去的時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