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機前的江城,總被一層薄霧裹著,可澈心工作室的氛圍卻比霧更沉——影視部的員工們低頭刷著手機,眉頭緊鎖;藝人部的小姑娘攥著剛打印的輿情報告,指尖都泛了白;連一向愛笑的李然,都抱著琵琶坐在角落,沒了往日練琴的興致。
“蘇老師,您看這個。”李薇把平板遞過來,屏幕上是蘇澈隻會改編沒原創的熱搜詞條,閱讀量已經破了2億,排在熱搜第五。點進去,滿屏都是帶節奏的評論:“之前的《長安憶》不就是改的地球老歌嗎?還吹什麼原創教父”“他那些火的歌,細扒都有地球作品的影子,沒了地球素材,他啥也不是”“現在要做《三國》ost了,怕是又要去扒地球的古風曲吧?”
更刺眼的是華星傳媒旗下營銷號發的長文,標題直接寫著《從“改編”到“抄襲”?蘇澈的“原創神話”該醒醒了》,裡麵翻出蘇澈剛穿越時發布的《青花瓷》,牽強附會說“旋律像地球某首冷門古風歌”,又拿《長安憶》的改編說事,暗諷“澈心工作室的原創,不過是地球作品的搬運工”。評論區裡,華星的水軍跟著刷屏,甚至有人開始質疑《三國》ip的含金量:“連主創都沒原創能力,這劇怕是要糊”。
蘇澈站在窗邊,看著樓下瓷坊飄起的淡藍色窯煙——老師傅正在為《三國》燒製道具瓷劍,昨天還特意來跟他說“劍鞘上要刻‘忠義’二字,配關羽的角色”。他想起這一年多的日子:從在ivehouse彈唱《青花瓷》,到推動原創數據庫上線,再到為顧琛這樣的實力派演員發聲,每一步都踩著“原創”和“文化”往前走,可偏偏有人要在他最在意的地方,潑上一盆冷水。
“蘇老師,要不我們發聲明吧?把《青花瓷》《將進酒》的創作手稿都曬出來,還有《長安憶》的改編授權證明!”李薇急得聲音發顫,“華星就是故意的,他們之前想搶《三國》的投資沒搶到,現在故意搞事,想攪黃咱們的開機!”
陳舟導演也打來電話,語氣凝重:“投資方剛才問我,要不要換ost創作者,怕這事兒影響招商。我跟他們拍了胸脯說蘇澈沒問題,可你得想想辦法,彆讓質疑聲蓋過了作品。”
蘇澈掛了電話,走到錄音棚門口——老林正對著調音台歎氣,屏幕上是《三國》ost的初稿,旁邊放著他寫的《將進酒》樂譜,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都是他熬夜改的。聽到腳步聲,老林抬頭:“蘇老師,要不咱們先把《三國》的主題曲發了?用實力說話。”
蘇澈搖搖頭,指尖劃過樂譜上的音符:“發,但不是《三國》的主題曲。我要寫一首新歌,一首隻屬於藍星、隻屬於我在藍星經曆的歌——沒有地球的影子,隻有我在這裡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接下來的三天,蘇澈把自己關在了錄音棚裡。他沒看任何地球的資料,隻憑著記憶裡的碎片:第一次在江城街頭聞到的桂花香,瓷坊老師傅燒瓷時額頭的汗,林曉在ivehouse唱《後來》時眼裡的光,原創數據庫上線那天,音樂人代表紅著眼眶說“終於有家了”的模樣,還有顧琛試鏡時,眼神裡從局促到堅定的變化。
“風掠過江城的巷,瓷煙繞著舊牆,誰在窯邊哼著腔,釉色染了月光”——這是他寫的第一段歌詞,唱的是瓷坊的老師傅;“屏上的代碼在淌,存著誰的樂章,一聲‘原創’落紙上,有光暖了心房”——這是寫給原創數據庫的;“他曾把夢想藏,在舞台的角落旁,一句‘有實力彆慌’,讓星光落在肩膀”——這是顧琛的故事,也是所有被埋沒的實力派的故事。
老林幫他編曲時,特意加入了江城的桂花香采樣——那是去年秋天,他在瓷坊旁錄的,風吹過桂樹,沙沙聲混著窯火的劈啪聲,格外溫柔;李然的琵琶也加得巧妙,在“瓷煙繞著舊牆”那句裡,琵琶的音色像釉色流淌,細膩又溫暖;阿哲還主動來和聲,他的r&b轉音,給這首歌添了幾分現代感,卻不搶戲,剛好襯出歌詞裡的故事。
錄製的最後一天,澈心係的成員都來了,擠在錄音棚外聽。當蘇澈唱到“藍星的風啊,吹過我的肩膀,帶著每段相遇的光,把平凡的故事,唱成遠方”時,林曉偷偷擦了眼淚——她想起自己在ivehouse被蘇澈發現的那天,風也是這樣溫柔,帶著希望的味道。
第四天早上八點,蘇澈沒有發任何預告,直接在各大音樂平台上線了這首《藍星的風》。封麵是瓷坊老師傅特意畫的——江城的巷弄裡,一個抱著吉他的人站在瓷坊前,風裡飄著桂花和瓷煙,旁邊寫著“獻給藍星的每一段相遇”。
上線十分鐘,《藍星的風》衝進熱歌榜前五十;半小時後,登頂榜首;兩小時後,評論破10萬;到中午十二點,評論數定格在20.3萬,播放量破億,藍星的風原創的力量蘇澈打臉質疑兩個話題直接衝上熱搜第一,把之前的負麵詞條徹底壓了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評論區裡,全是感動的聲音:“‘瓷煙繞著舊牆’,唱的是瓷坊老師傅吧?我去過江城,真的有這樣的巷弄!”“‘屏上的代碼在淌,存著誰的樂章’,這是原創數據庫啊!蘇老師把我們的故事寫進歌裡了!”“顧琛肯定也在歌裡!‘他曾把夢想藏,在舞台的角落旁’,這不就是他被雪藏又被蘇老師發現的樣子嗎?”還有海外粉絲留言:“雖然聽不懂全部歌詞,但旋律裡的溫柔,我能感受到——這就是藍星的故事,不是地球的!”
業內人士也紛紛轉發支持。周明遠會長發了《藍星的風》的歌詞截圖,配文:“從瓷坊到數據庫,從新人到實力派,蘇澈的原創,從來都不是空洞的旋律,是有血有肉的藍星故事——那些說他隻會改編的人,該醒醒了。”久石讓甚至用鋼琴彈了一版《藍星的風》,發在社交平台上:“這是我聽過最有溫度的原創,藍星的風,吹到了東京。”
之前跳得最歡的華星營銷號,此刻徹底啞了火——有網友扒出,他們說《青花瓷》像地球冷門歌的說法,根本是斷章取義,那首所謂的“冷門歌”,發布時間比《青花瓷》還晚;還有人翻出蘇澈的創作手稿,從《青花瓷》到《將進酒》,再到這首《藍星的風》,每一頁都有修改痕跡,時間線清晰,完全能證明是原創。華星不僅沒潑成臟水,反而因為惡意營銷,被粉絲舉報,賬號暫時封禁。
投資方也鬆了口氣,不僅沒提換ost創作者,反而追加了投資,說“有這樣的原創能力,《三國》肯定能成”。顧琛特意發來消息:“蘇老師,聽《藍星的風》時,我哭了——謝謝您把我們的故事唱出來,也謝謝您讓我相信,有實力真的不會被埋沒。”
傍晚,蘇澈帶著《藍星的風》的母帶,去了瓷坊。老師傅正在給瓷劍上釉,聽到歌裡“瓷煙繞著舊牆”那句,停下手裡的活,笑著說:“這唱的是我吧?你看,這瓷劍的釉色,就像歌裡唱的,染了月光呢。”
蘇澈點點頭,看著窯火裡跳動的光,突然明白:那些質疑聲其實不算什麼,真正的原創,從來不是靠嘴說的,是靠故事、靠溫度、靠在藍星的每一段相遇堆出來的。就像這首歌裡唱的,藍星的風,吹過的不僅是他的肩膀,還有每一個為原創堅持、為夢想努力的人。
回到工作室時,李薇拿著最新的輿情報告,笑得眼睛都眯了:“蘇老師,現在全網都在誇《藍星的風》,還有很多獨立音樂人發了自己的原創作品,說‘受蘇老師啟發,要堅持寫藍星的故事’。”
蘇澈接過報告,翻到評論區截圖,看到有個新人音樂人寫:“以前總怕自己的歌沒人聽,現在聽了《藍星的風》才知道,隻要寫的是真心的故事,就一定會被看見——謝謝蘇老師,我也要做藍星的原創音樂人。”
他抬頭看向窗外,江城的風正吹過工作室的風鈴,叮當作響,和《藍星的風》的旋律混在一起,格外好聽。淡藍色的係統光膜在他眼前悄然展開:
【檢測到宿主發布全新原創歌曲《藍星的風》,以藍星真實經曆為創作內核,打破“隻會改編”質疑,引發全行業原創共鳴,觸發“原創公信力”結算……】
【結算完成:獲得聲望值點,當前聲望值累計點!】
【“跨界影視,打造現象級ip”第二階段任務進度更新:因《藍星的風》引發文化共鳴,《三國》ost關注度提升50,海外發行渠道主動增加3家,解鎖“原創故事庫”功能可收錄藍星普通人的真實故事,作為ip創作素材)。】
蘇澈關掉光膜,嘴角揚起笑意。他知道,這不是質疑的終點,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聲音,但隻要他堅持寫藍星的故事,寫那些平凡又溫暖的相遇,就不怕被打臉——因為真正的原創力量,從來都藏在這些真實的故事裡,藏在藍星的風裡,吹不散,也打不垮。
錄音棚裡,《藍星的風》還在循環播放,李然的琵琶聲、阿哲的和聲、老林的編曲,還有蘇澈的歌聲,交織在一起,像一首寫給藍星的情書。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