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畔的影視基地,晨霧尚未散儘,一座恢弘的城池已在晨光中展露真容——朱紅的朱雀門巍峨矗立,鎏金的門釘在微光中泛著冷冽光澤,門前的石獅子雕刻得栩栩如生,鬃毛的卷曲弧度、爪下的繡球紋路,都嚴格複刻著唐代石刻的形製。穿過城門,朱雀大街寬達百步,青石板路的縫隙裡還留著人工做舊的苔蘚痕跡,兩側的坊市鱗次櫛比,酒肆的幌子寫著“醉長安”三個隸書大字,綢緞莊的櫥窗裡陳列著色彩豔麗的襦裙,連街邊小販的貨郎擔上,都擺著唐代形製的陶俑、銅鏡與麻紙——這不是穿越千年的古跡,而是蘇澈借助係統“曆史場景還原”功能,耗費半年時間搭建的11盛唐長安城,也是《唐詩風雲》的核心拍攝地。
今天是影片開機儀式的日子,影視基地裡人聲鼎沸卻秩序井然。演員們身著全套唐代服飾,按角色身份列隊站在朱雀大街中央:飾演李白的演員身披素色襴衫,腰間彆著酒葫蘆,眉宇間透著幾分放達不羈;飾演杜甫的演員穿著半舊的麻衣,眼神裡藏著憂思;飾演王維的演員身著青色官袍,氣質溫潤儒雅。他們的服飾都由非遺傳承人手工縫製,襦裙的領口弧度、襆頭的包裹方式、革帶的銙數與材質,都嚴格依據《舊唐書·輿服誌》的記載,甚至連衣料的織造工藝,都還原了唐代的蜀錦、吳綾特色。
蘇澈站在朱雀門城樓上,身旁是導演張導。兩人望著下方的長安城實景,眼中都滿是震撼。“蘇總,這簡直是把盛唐搬了過來!”張導的聲音裡難掩激動,他抬手撫摸著城樓上的闌乾,木質的紋理與雕花,都與曆史經典全庫中《營造法式》的記載完全一致,“之前拍曆史劇,最多是搭建局部場景,用綠幕後期合成,沒想到你真的能11還原整個長安街坊,連坊市的布局、街道的寬度、建築的鬥拱結構都分毫不差。”
“要拍《唐詩風雲》,就得讓演員和觀眾真正‘走進’盛唐。”蘇澈笑著回應,指尖輕點手腕上的終端,調出係統的“曆史場景還原”後台,“係統能提取曆史經典全庫中《兩京新記》《長安誌》的詳細記載,結合唐代壁畫、考古遺址的數字化數據,精準還原長安城的每一處細節。比如這條朱雀大街,我們參考了西安城牆遺址的考古報告,寬度、長度、青石板的鋪設方式都完全一致;街邊的酒肆,內部的桌椅擺放、酒具形製,都參考了法門寺出土的唐代文物。”
他頓了頓,補充道:“而且這不是靜態的布景,是‘活的長安’。你看街邊的貨郎,他們吆喝的調子是根據唐代樂律譜複原的;酒肆裡的夥計,端酒的手勢、迎客的話術,都參考了《東京夢華錄》中對唐代市井生活的記載;甚至連空氣中彌漫的香氣,都是我們按照唐代香方調製的,混合了沉香、檀香與桂花的味道,和李白詩中‘風吹柳花滿店香’的意境完美契合。”
張導連連點頭,目光落在不遠處的“曲江池”場景:“那個曲江池也做得極好,水麵的寬窄、岸邊的柳樹種植密度,都和唐代畫作《曲江宴飲圖》裡的場景一致。李白‘鬥酒詩百篇’的戲份,就該在這樣的環境裡拍,才能拍出那種‘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豪情。”
開機儀式的核心環節,是邀請藍星華國的書法大家沈鵬先生為影片題字。沈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身著唐式對襟便服,手持一支特製的狼毫筆,筆杆是湘妃竹材質,筆頭的毛鋒疏密有致。案台上鋪著整張的麻紙,墨汁是按照唐代製墨工藝調製的鬆煙墨,色澤烏黑發亮,帶著淡淡的鬆香。沈先生凝神靜氣,提筆蘸墨,手腕轉動間,“唐詩風雲”四個楷書大字一氣嗬成,筆力遒勁,結構嚴謹,既有唐代楷書的端莊大氣,又不失靈動灑脫。
“好字!”現場響起陣陣讚歎。沈先生放下毛筆,笑著對蘇澈說:“蘇總,你搭建的這座長安城,讓我想起了年輕時尋訪西安古跡的往事。隻有在這樣的環境裡,才能寫出有盛唐氣韻的字。《唐詩風雲》這部影片,承載著傳承文化的使命,我能為它題字,深感榮幸。”
“感謝沈先生的鼎力支持。”蘇澈雙手接過題字,鄭重地交給工作人員裝裱,“您的書法,是盛唐氣韻的點睛之筆。我們會把這幅題字作為影片的片頭題字,讓觀眾在開篇就感受到唐詩與書法的雙重魅力。”
開機儀式的現場直播,早已在全球社交媒體引發熱議。網友們隔著屏幕,被11還原的盛唐長安城震撼得紛紛留言:“這哪裡是開機儀式,分明是穿越回盛唐了!朱雀大街也太逼真了,連青石板的磨損痕跡都做得這麼細致”“演員的服飾好好看,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古裝,一看就是考據過的,襦裙的領口和襆頭都很還原”“沈先生的題字太絕了,和長安城的實景搭配在一起,簡直是視覺盛宴”“已經開始期待《唐詩風雲》了,有這樣的實景和考據,一定能拍出盛唐的精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國內的曆史學者也紛紛轉發評論,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李伯謙留言:“作為曆史研究者,我必須為《唐詩風雲》的考據精神點讚。長安城的布局、建築形製、服飾道具,都嚴格依據史料記載,沒有戲說成分。這樣的影視作品,不僅是娛樂,更是生動的曆史科普教材。”
趙凱帶著技術團隊,正在調試現場的“曆史細節同步係統”。他走到蘇澈身邊彙報:“蘇總,所有場景的細節都已經同步到係統後台。比如演員走到酒肆門口,係統會自動觸發唐代的酒肆音效;走到坊市,會響起貨郎的吆喝聲和樂器演奏聲,確保演員能完全沉浸在盛唐氛圍中。另外,我們在場景裡安裝了360度高清攝像頭,拍攝的素材可以直接用於後續的vr體驗開發,觀眾看完電影後,就能通過vr設備‘走進’長安城,和李白、杜甫‘麵對麵’交流。”
林墨則在檢查演員的妝容與道具:“演員的妝容都按照唐代《簪花仕女圖》《搗練圖》的風格打造,沒有濃妝豔抹,而是以淡雅為主。女性角色的黛眉、花鈿、麵靨,都符合唐代審美;男性角色的胡須造型,也根據不同身份做了區分——李白的胡須偏飄逸,杜甫的偏厚重,王維的則更整潔。道具方麵,李白的酒葫蘆是青瓷材質,上麵刻著‘將進酒’的詩句;杜甫的毛筆是兔毫筆,筆杆上有輕微的磨損痕跡,都是我們特意做舊的,力求真實。”
張導正在和飾演李白的演員對戲,他指著不遠處的曲江池:“一會兒開機拍攝的第一場戲,就是李白在曲江池飲酒作詩。你要記住,李白的豪放不是刻意張揚,而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灑脫。站在池邊,感受著風的氣息、酒的醇香,想象著眼前是盛唐的繁華,那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要通過眼神和語氣自然流露出來。”
演員點點頭,深吸一口氣,走到曲江池邊,拿起酒葫蘆抿了一口,眼神瞬間變得清亮。當他吟誦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時,聲音洪亮而灑脫,與周圍的盛唐實景融為一體,仿佛真的有一位詩仙站在曲江池邊,揮灑才情。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