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三年的盛夏,靖朝這台龐大的帝國機器,在皇帝楚驍“海陸並舉、經略四方”的宏圖指引下,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與精度運轉著。然而,表麵的平穩之下,潛藏的暗流與遠方的驚雷,正悄然考驗著這個新生帝國的根基與遠見。
巴士拉城外,靖朝臨時商站如同一個孤立的堡壘,在阿拉伯河畔的炙熱風沙中艱難維係。都督滄雖成功在此立足,但與奧斯曼帝國的關係卻陷入了微妙的僵局。那位巴士拉總督,在收受了大量東方珍寶後,態度反而愈發曖昧。他嚴格限製靖朝商隊的活動範圍,對進一步深入帝國內陸的請求虛與委蛇,更對靖朝希望獲得更多貿易特權的提議置之不理。
“都督,那些奧斯曼官員,表麵客氣,實則貪婪猜忌。我們帶來的絲綢瓷器,他們照單全收,但想用千裡鏡、自鳴鐘換取他們的馬匹、地圖,卻是難如登天。”負責交涉的副將一臉憤懣。
滄站在商站的了望塔上,望著遠處巴士拉城頭飄揚的星月旗,眉頭緊鎖。他深知,麵對奧斯曼這樣體製嚴密、自視甚高的陸上大國,僅靠海上武力和奇技淫巧,難以真正打開局麵。對方顯然將靖朝視為又一個來自東方的、或許富庶但終究是“異教徒”的朝貢者,而非平等的合作夥伴。
更讓他憂心的是,派往兩河上遊偵察的小隊屢屢受挫,不是被奧斯曼巡邏隊驅趕,就是迷失在錯綜複雜的部落領地中。關於內陸富庶城市巴格達的消息支離破碎,反而傳來了更多關於奧斯曼與波斯薩法維王朝邊境衝突加劇的傳聞。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被一層厚重的迷霧籠罩,危險而誘人。
“不能再等了。”滄下定決心,“我們必須獲得更準確的情報,哪怕動用非常手段。傳令,挑選最機警的斥候,偽裝成商隊護衛或奴隸,設法混入前往巴格達的商隊!不惜一切代價,摸清奧斯曼內部的虛實,尤其是其與波斯的戰況!”
一場無聲的間諜與反間諜戰,在巴士拉及其周邊悄然展開。帝國的西洋戰略,在最初的順利後,遇到了真正的硬骨頭。
就在滄於巴士拉陷入僵局之際,靖朝內部,一場因新政推行而激化的矛盾,終於爆發。
江南,蘇州府。一場由當地士紳暗中策劃、部分失意舊吏煽動的抗稅暴動,如同野火般蔓延開來。數千被蠱惑的農戶、織工,手持鋤頭棍棒,圍攻府衙,打砸官倉,喊出了“罷黜新政,還我舊製”的口號。當地駐軍彈壓不力,局勢一度失控。
消息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傳至京城,紫宸殿內氣氛驟然凝固。
“陛下!蘇州亂起,皆因新政苛猛,與民爭利所致!請陛下暫緩清丈,減免賦稅,以安民心!”一位江南籍的禦史涕淚俱下,伏地陳情。
“荒謬!”程青須發皆張,厲聲駁斥,“蘇州膏腴之地,田畝隱匿最甚,官紳勾結,逃避稅賦,乃國之蛀蟲!新政觸及彼等利益,故而狗急跳牆,煽動無知小民作亂!此風絕不可長,當以雷霆手段鎮壓,並徹查背後主使!”
龍椅之上,楚驍麵沉如水。他緩緩拿起另一份由訊息司密探呈上的奏報,裡麵詳細羅列了參與煽動暴亂的幾家蘇州大族與致仕官員的名單,以及他們與北方某些仍有異心的舊朝殘餘勢力暗中往來的證據。
“民心?”楚驍的聲音冰冷,不帶一絲感情,“朕給他們的,是輕徭薄賦,是均田授畝,是上升之階!他們要的,是繼續趴在百姓身上吸血,是視國法為無物的特權!”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利劍般掃過殿內群臣:“傳旨!”
“一、命英國公張掖,持朕金牌,率禁軍三千,火速南下蘇州平亂!凡持械抗法者,格殺勿論!為首煽動之士紳、官吏,無論功名,鎖拿進京,交三司會審!”
“二、著內閣與刑部,即刻擬定《懲貪瀆、清田畝特彆律令》,賦予欽差先斬後奏之權,對敢於對抗新政、魚肉鄉裡者,嚴懲不貸!”
“三、此次暴亂,暴露地方衛所之廢弛。命兵部整頓全國衛所,汰弱留強,凡與地方豪強勾結、畏戰不前者,一律革職查辦!”
皇帝的旨意,帶著凜冽的殺氣,瞬間傳遍朝野。這是一次毫不妥協的宣言,宣告著任何阻礙帝國新生、挑戰皇權權威的力量,都將被無情碾碎。張掖的禁軍鐵騎尚未抵達江南,那股肅殺之氣已讓許多參與或觀望的勢力膽寒。
然而,禍不單行。就在朝廷全力應對內部叛亂之際,西北邊關,八百裡加急的烽火再次點燃。
由鎮北王麴智盛精心挑選、派往西方探尋陸路商道的使團,在穿越蔥嶺帕米爾高原)以西的陌生地域時,遭遇了滅頂之災!僅有數名渾身是傷、狀若癲狂的護衛拚死逃回,帶回了令人震驚的噩耗。
使團百餘人,連同攜帶的國書、禮品、以及大量用於交易的絲綢瓷器,在一個名為撒馬爾罕的綠洲城市附近,被一支不明身份的軍隊伏擊!對方裝備精良,戰術凶悍,使團護衛雖拚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正使被梟首,副使被擄,財物被劫掠一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是跛子帖木兒的後人!是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幸存者嘶啞地哭喊,“他們……他們根本不聽我們解釋,說我們是異教徒的探子……”
帖木兒帝國!這個曾經橫掃中亞、一度威脅大明前朝)邊疆的龐大帝國,雖然在其雄主去世後陷入內鬥與分裂,但其殘存的軍事力量,依舊不是一支小型使團能夠抗衡的。
消息傳至京城,舉朝震怒!這不僅僅是百十條人命和財物的損失,更是對靖朝國威的公然挑釁。
“陛下!帖木兒蠻夷,竟敢殺我使臣,此仇不共戴天!”武將們群情激憤,紛紛請戰。
“北疆新定,河套初興,此時遠征萬裡之外之中亞,恐非良策啊!”文官們則顧慮重重。
楚驍看著地圖上那片廣袤而陌生的中亞土地,眼神冰冷。他想起訊息司零星的報告,提及帖木兒帝國分裂後,各股勢力對東方商路的覬覦。此次襲擊,絕非偶然。
“仇,要報。但不是現在,亦非僅憑一時血氣。”他壓下心中的怒火,聲音恢複了帝王的冷靜,“傳旨鎮北王,加強邊境戒備,多派遊騎,偵查帖木兒殘餘勢力動向。命訊息司,不惜代價,滲透中亞,摸清敵人虛實。”
“至於使團之仇……”楚驍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寒芒,“朕記下了。待海路通暢,內部靖平,朕必遣王師,西出陽關,踏平撒馬爾罕,以告慰使團英靈!”
他再次展現出了超越常人的忍耐與戰略定力。帝國的力量,需要用在最關鍵的方向。
巴士拉的僵持、江南的叛亂、西域的血案……一連串的挑戰,如同狂風暴雨般襲向定鼎初年的靖朝。帝國這艘巨輪,在駛向深藍與開拓陸路的征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暗礁與逆風。
然而,楚驍的應對,展現出了一個成熟統治者的手腕與遠見。對內,他以鐵腕肅清障礙,堅定不移地推行新政,夯實帝國根基;對外,他審時度勢,隱忍蓄力,不為一時意氣所動,而是更加注重情報收集與長遠布局。
風雨過後,未必是彩虹,但必然是更加堅韌的筋骨。靖朝,正在這內外的壓力與挑戰中,進行著一場深刻的淬煉。龍潛九淵,非是退縮,而是在積蓄著下一次騰飛,必將震驚世界的力量。
喜歡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請大家收藏:()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