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九鼎歸心,烽燧傳警_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7章 九鼎歸心,烽燧傳警(1 / 1)

幽州的殘雪尚未消融,春寒料峭,卻已然掩不住這片古老土地煥發出的新生機。經過數月整頓,城垣得以修補,街市漸複人流,儘管瘡痍猶在,但一種劫後餘生的堅韌與對未來的期盼,已然在軍民心中生根發芽。楚驍深知,欲定天下,先定人心,更需正名位,立綱常。

這一日,幽州暫設的行宮內外,原節度使府修繕擴建而成,旌旗招展,甲士肅立,雖不及京城皇宮的巍峨,卻自有一股開天辟地的雄渾氣象。楚驍並未選擇立刻返回京城登基,而是決意在這座標誌著狄人勢力覆滅、華夏光複的北方雄城,先行一場祭天告捷、犒賞三軍的大典,以安北疆軍民之心,亦向天下昭示新朝之威。

吉時已到,號角長鳴,鼓樂喧天。楚驍身著玄色袞服,雖未加帝冕,但氣度已然君臨天下。他登臨臨時搭建的高台,麵對台下肅立的文武百官、萬千將士以及無數引頸期盼的百姓,聲音沉渾,傳遍四野:

“自前趙失德,天下紛崩,胡騎南窺,神州陸沉。孤承天命,順民心,起於微末,賴將士用命,文武同心,血戰數載,終克複舊都,犁庭掃穴,驅除韃虜於漠南!此非孤一人之功,乃天下忠義之士,億萬黎庶之心力所聚!”

他回顧征程,告慰英靈,宣布大赦天下,十惡不赦者除外,減免北疆諸州三年賦稅,犒賞三軍,依戰功大小,賜予田宅、銀錢、爵位。尤其是對陣亡將士家屬,承諾由官府供養,其子女可優先入學、入仕。一係列舉措,引得台下歡聲雷動,“萬歲”之聲,如山呼海嘯。

麴智盛作為最重要的盟友和戰功最著的統帥,受封為鎮北王,世鎮河套,永為大靖北疆屏障,其麾下西州將士皆得厚賞。張掖、岩鷹、滄、程青等文武重臣,亦各有封賞,新朝的權力架構與勳爵體係,在此初具雛形。

這場在幽州舉行的大典,意義深遠。它不僅在軍事上徹底終結了北方的戰事,更在政治上初步整合了各方力量,為新朝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受封鎮北王,對於麴智盛和西州而言,意義非凡。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對整個西州在這場鼎革之戰中巨大貢獻與犧牲的肯定,標誌著西州從一個相對獨立的盟友,正式融入了以楚驍為核心的新朝體係,成為了帝國不可或缺的北部藩屏。

大典之後,麴智盛並未過多停留,即刻返回河套鎮北王府,暫設於收複的九原城。他麵臨的,是遠比一場大戰更為複雜的局麵。

軍事上需要整編部隊,將西州鐵騎、歸附的草原部落以及部分劃撥給他的靖南軍降卒,整合成一支高效的邊防力量。沿著陰山山脈,重建和新建一係列堡壘、烽燧,形成縱深防禦體係。同時,派出大量遊騎,深入漠北,持續偵查、騷擾狄人殘部,不給予其任何喘息重組的機會。

政治上需要安撫新附的河套地區漢、胡百姓,推行新朝的政令,同時又要尊重草原部落的傳統,通過設立榷場、冊封部落頭人等方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羈縻統治體係。他需要在這片廣袤而複雜的土地上,建立起穩固的秩序,真正成為楚驍所期望的“北疆鐵壁”。

經濟上河套地區水草豐美,宜農宜牧。麴智盛采納隨行文官的建議,招募流民,興修水利,恢複“塞上江南”的盛景,同時鼓勵漢胡貿易,將這裡打造成新朝北伐的跳板與財富之源。

麴智盛站在九原城頭,望著北方蒼茫的草原,心中豪情與責任交織。他知道,鎮北王不僅僅是一個爵位,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擔子。他必須在這裡紮下根,為身後的新朝,守好這扇北大門。

幽州大典之後,楚驍班師回朝,正式入駐京城皇宮。改元“定鼎”,國號“靖”,取“靖平四海,安定天下”之意。登基大典的籌備,在程青等人的主持下,緊鑼密鼓地進行。

然而,楚驍並未沉醉於即將到來的榮光。他清醒地認識到,帝國的邊境遠未高枕無憂。

“陛下,”兵部尚書張掖,受封英國公,呈上奏報,“據鎮北王及沿邊各鎮軍報,狄人殘部雖遠遁,然其零星部落,仍時常南下劫掠,尤其以遼東、雲中兩地邊患為甚。其來去如風,官軍難以儘剿。”

“此外,”程青,受封文淵閣大學士,領內閣首輔,補充道,“各地雖已歸附,然仍有前朝餘孽、地方豪強,或據山為王,或勾結狄人,不服王化,亟待清剿。”

楚驍目光掃過巨大的疆域圖,手指點在幾個重點區域:

“傳旨!”

“一、於遼東設安東都護府,雲中設鎮西都護府,仿鎮北王例,選派宿將重臣,配屬精兵,專司清剿邊患,招撫諸胡,重建邊防!所需軍械糧餉,優先供給!”

“二、命軍器監,加快新式火器列裝邊軍。尤其是適於騎兵攜帶的短銃、便於山地作戰的小炮,需儘快定型量產!”

“三、內部清剿,由各州府駐軍負責,限期半年,肅清境內所有匪患與前朝餘孽!朕要這靖朝天下,政令暢通,夜不閉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場針對內外威脅的軍事化整肅與邊防強化行動,在新朝立國的喧囂背後,悄然展開。

新任安東都護,乃是一員原靖南軍中年悍將,率領兩萬步騎,攜帶大量新式火器,開赴遼東。麵對盤踞在長白山林海雪原中的狄人殘部與前朝潰兵,他並不急於大軍進剿,而是采取“堡壘推進,分進合擊”的策略。沿途修建兵站,切斷匪寇糧道水源,同時派出精銳小分隊,偽裝成商隊或獵戶,潛入匪巢,裡應外合。曆經大小十餘戰,終將遼東最大的幾股匪患連根拔起,其首領首級傳示邊塞,極大震懾了宵小。

鎮西都護府麵臨的是更為靈活的草原騎兵襲擾。都護同樣是一員智勇之將,他一方麵加固城池,另一方麵,大量招募歸附的胡人部落為“義從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利用義從騎熟悉地形、機動力強的特點,主動出擊,在廣袤的草原上追剿狄人殘部。同時,嚴格執行“保甲連坐”與“烽燧預警”製度,使得小股狄騎難以滲透。一係列組合拳下來,雲中邊境的安全形勢大為好轉。

各地駐軍接到嚴令,對境內匪患展開了拉網式清剿。憑借絕對的兵力與裝備優勢,以及新朝初立的銳氣,盤踞多年的山寨水匪被一一攻破,負隅頑抗者當場格殺,投降者則被打散編入屯田營或發配邊關修築工事。新朝的統治,伴隨著鐵與血,迅速深入到每一個州縣。

就在登基大典前夕,一騎快馬帶著八百裡加急軍報,直入京城。

“報——陛下!鎮北王緊急軍情!漠北發現狄人王庭大規模集結跡象,疑有新任大汗繼位,其動向不明,恐有再次南犯之意!”

消息傳來,朝野微震。剛剛平息的北疆,似乎又將再起波瀾。

楚驍看著軍報,眼中並無意外,隻有一絲冰冷的了然。

“果然……狼崽子是養不熟的。傳令鎮北王,嚴密監視,加強戒備。登基大典之後,朕,自有安排。”

北方的威脅,如同懸頂之劍,時刻提醒著這位新朝的開創者,太平,遠未到來。而他的目光,已然再次投向了那片廣袤而危險的草原。帝國的車輪,在短暫的休整後,即將再次隆隆啟動。

喜歡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請大家收藏:()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