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知道你徐公明高風亮節,不重財物。”
劉協笑著拍拍他的臂甲,隨即壓低了聲音,語氣變得推心置腹,“但這些表麵功夫,該做還是要做,讓將士們看得見實惠,才更有奔頭。朕今日跟你交個底,眼下艱難,大家先苦一苦。“
“待日後收複長安,平定關中,朕絕不會虧待真正有功之臣!該有的封賞,該賜的食邑,一樣都不會少!這話,朕今日隻對你一人講,你心中有數便好。”
這番近乎坦誠布公的話,如同一股暖流,瞬間湧遍徐晃全身。
劉協看著徐晃,眼中閃過笑意,仿佛突然想起一件極有趣的事情。
“對了,公明,朕差點忘了件要緊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請吩咐。”
“朕記得,當初在新豐,朕問你,若給你五千兵馬,你可能帶好?你可是拍著胸脯跟朕保證,必能帶出一支精銳來的。”
徐晃一愣,隨即想起確有此事,那時陛下初掌兵權,麾下兵微將寡。
他連忙道:“末將確有此言!陛下當時信重,末將至今感念!”
他抬手,指向帳外禦營的方向:“朕的禦營,經段忠明之手,精挑細選,汰弱留強,又補入了此番俘獲的西涼悍卒,已然有了一支四千餘人的精銳!皆是能戰敢死之士,甲胄齊全,訓練有素。”
“再加上你麾下這些騎兵,當初許你五千兵,今日便給你五千兵!朕,說話算話!如何?公明,這支兵馬,你可還滿意?可能給朕帶出一支真正的虎賁銳士來?”
五千兵馬!而且是天子禦營的核心精銳!這份權柄和信重,遠超他的預期!
“陛下信重之恩,晃萬死難報!陛下體恤將士,憐惜民力,乃聖主之仁!晃一介武夫,彆無他長,唯有一顆忠心,一腔熱血!必當竭儘全力,護衛陛下!”
劉協看著他激動萬分的模樣,心中也十分暢快,哈哈大笑起來,上前再次將他扶起:“好!朕要的就是你這句話!起來!好好帶你的兵!朕等著看你的成果!”
當日,劉協便在中軍大帳召集眾將,正式頒下詔令。
調任討逆將軍徐晃為虎賁中郎將,秩比二千石,總督禦營五千精銳兵馬,負責宿衛行在、隨駕征伐,並授其專斷操練、賞罰之權。
從官位上,這算是平調,但是從實權上,虎賁中郎將算是所有重號將軍以下最為特殊的了,因為是天子近臣,這個職位本身就代表著極為信任和看中。
此令一出,帳內眾將反應各異,但旋即紛紛上前道賀。
徐晃自一介騎都尉,經新豐血戰、高陸護駕、截糧建功,至此一躍成為天子近衛統帥,掌精銳之師,可謂恩寵備至,真正的飛黃騰達,羨煞旁人。
是夜,軍中設下簡單宴席,為徐晃慶賀升遷。
酒過三巡,氣氛漸酣。楊奉端著酒樽,來到徐晃麵前,神色頗為複雜,既有感慨,亦有幾分唏噓。
他舉杯道:“公明!恭喜高升!虎賁中郎將,總督禦營,陛下信重,實至名歸!昔日某麾下小校,今日已成國家棟梁,陛下股肱,某欣慰之至!”
他這番話,倒是大半出自真心。他想起司空楊彪之前的提點,深知徐晃越受重用,於自己而言未必是壞事,故而這第一個道賀,姿態做得十足。
徐晃見舊日主將前來,立刻起身,姿態放得極低,雙手捧杯,躬身行禮,語氣誠摯:
“楊將軍!晃豈敢忘本!昔日若無將軍提拔,晃焉有今日?晃一介武夫,唯知忠君事上,竭誠奉公。今後還需楊將軍多多指點幫襯!”
他言語恭敬,給足了楊奉麵子,既不忘舊誼,更擺正了如今同為陛下麾下將領的新位置。
楊奉見他如此謙遜守禮,心中那點微妙的酸澀也消散不少,哈哈一笑,與徐晃對飲一杯,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公明不忘舊情,是條漢子!日後同朝為將,自當同心協力,共輔陛下!”
其餘眾將如楊定、張濟等,也紛紛上前敬酒祝賀,場麵一時頗為熱絡。
徐晃一一回禮,應對得體,既不過分張揚,也不失新晉重將的威嚴。
喜歡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請大家收藏:()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