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營校場之上,龍爭虎鬥,已至白熱化。
馬超與趙雲二人,槍來馬往,激鬥已逾五十回合,依舊難分高下。
馬超仗著西涼駿馬神駿,衝擊力驚人,一杆虎頭湛金槍使得如同狂風暴雨,攻勢淩厲無匹。
趙雲則人馬合一,槍法綿密嚴謹,守得滴水不漏,一杆龍膽亮銀槍時而如靈蛇出洞,反擊刁鑽狠辣。
眼見馬上難分勝負,馬超戰意勃發,大喝一聲,竟賣個破綻,誘趙雲挺槍刺來,隨即猛地一帶韁繩,戰馬人立而起,他借勢脫開馬鐙,淩空一躍,手中金槍如泰山壓頂般劈下!
這一下變起倉促,險到了極點!
趙雲臨危不亂,眼見槍勢難擋,竟在間不容發之際,左手猛地抽出腰間寶劍,一式“舉火燎天”,硬生生架住了這勢大力沉的一劈!
同時右手銀槍如毒龍出洞,直刺馬超空門!
“來得好!”馬超見狀,不驚反喜,他也乃劍術名家,當即棄槍不用,反手拔出佩劍,與趙雲劍鋒相交,發出“錚”的一聲脆響!
兩人幾乎同時落馬,就在這校場土地之上,展開了更為凶險的近身步戰!
但見槍影綽綽,劍光霍霍!
兩人槍劍並用。直看得周圍數萬禦營將士眼花繚亂,屏息凝神,待到精彩處,忍不住爆發出震天價的喝彩聲!
點將台上,劉協看得目眩神馳,忍不住撫掌讚歎:“好!好一個槍劍雙絕!真乃虎賁雙翼也!”
他見二人鬥得性起,恐有失手,傷了國家棟梁,便適時高聲喝道:“二位愛卿,且住手!”
場中二人聞聽天子喝令,雖戰意正酣,也立刻收勢,各自躍開數步,持械躬身行禮,氣息微喘,額角見汗,眼中卻皆是對對手的敬佩之色。
劉協朗聲笑道:“孟起驍勇絕倫,子龍沉穩如山,各擅勝場,今日便算作平手!朕心甚慰!有此良將,何愁漢中之賊不滅?”
他目光轉向趙雲,語氣轉為鄭重:“禦營校尉趙雲聽旨!朕加你為偏將軍,總督朕之親軍禦營!望你恪儘職守,隨朕掃平漢中,建立功業!”
“末將趙雲,謝陛下隆恩!必竭儘股肱之力,以報陛下!”趙雲聲音洪亮,難掩激動。
經此一戰,他在全軍麵前證明了自身實力,更得陛下親口擢升,威望陡增。
數日後,一切準備就緒。
丞相楊彪見實在無法勸阻天子親征,便將滿腔憂患化為實際行動,竭儘全力為遠征做好萬全保障。
他不僅將原本司隸校尉部所屬、熟悉關中地形的韓暹、胡才兩部兵馬劃入禦營序列,還將近來在政務上表現出色的年輕文官如法正、裴潛,以及展露軍事才能的孟達等,一並薦入隨軍參謀隊伍,恨不得將整個朝廷的精華都塞到天子身邊。
更令人動容的是,楊彪親自出麵,以丞相之尊,奔走於關中各大世家豪族之間,陳說利害,鼓動他們出錢出糧,支援王師。
關西大族感念楊彪威望,亦知此戰關乎朝廷威信與自身長遠利益,紛紛慷慨解囊,糧草軍械源源不斷彙入軍中。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楊彪去探望的時候總是帶著執金吾丞龐德,隨行緹騎威風赫赫,也由不得他們不交。
楊彪幾乎是豁出老命,事無巨細,親自過問,確保後勤轉運暢通無阻。
劉協見楊彪如此,心中覺得雖然不想蕭何那樣可以讓他完全對後方內政撒手不管,但是楊彪也是儘職儘責,頗為忠心,讓他覺得欣慰。
他不再耽擱,鑒於軍情緊急,貴在神速,他放棄了繁文縟節的誓師大會。
在一個黎明,晨霧未散,長安城門悄然洞開。
劉協親率禦營中軍,以趙雲為前部,法正、裴潛等參讚軍機,悄無聲息地踏上了征途。
與此同時,驍騎將軍馬超與龐德率西涼精騎出陳倉道,右將軍楊奉所部出褒斜道,征北將軍段煨所部出儻駱道。
三路大軍,如同三支利箭,悄無聲息卻又堅定無比地射向漢中腹地!
大軍出長安數日,迤邐行至褒斜道北端入口處的斜穀口。此處地勢漸險,兩山夾峙,穀口開闊,正是安營紮寨、做最後休整與戰略確認的理想地點。
先鋒韓暹、胡才已率部先行進入穀道探查,劉協則親率禦營中軍在此暫駐。
禦帳之內,劉協正與隨軍文武商議進軍細節。他意氣風發,指著懸掛的漢中輿圖,正準備下達最終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