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加快布局_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5章 加快布局(1 / 1)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這個北方寶貴的化工、軍工基地卻命運多舛。它先遭流亡的毛熊潰兵洗劫,又因無人重視而瀕臨破產,最終,還被那位著名的“倒戈將軍”將設備拆運一空,徹底湮沒於曆史長河。

宋少軒要做的,就是強行改命。他要護住這個廠子,將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並讓它發揚光大。這不僅是為了眼前的權位,更是為多年後那場關乎國運的存亡之戰,保留一絲珍貴的工業火種。

廠子毀了可以重建,但人才培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位馮將軍拆走了所有設備,可他的西北軍為何始終缺槍少彈?根源便在於西北大地沒有化工人才,沒有專業學校,空有設備也不過是一堆廢鐵!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沒有人才就會造成這種令人痛心的浪費。這正是宋少軒下定決心要阻止的悲劇。他要守住的,是比機器更寶貴的人才的根脈。

至於宋少軒為何對教育領域如此誌在必得,其深意,也需從這留洋潮的得失中窺見。

此時,呼籲“不必留洋”的聲音已然出現。縱觀這批負笈海外的學子,其對華夏的影響,確是喜憂參半,利弊交織。

其中,攻讀文科者占據多數。他們學成歸來,往往能以其開闊視野、先進思想侃侃而談,在啟迪民智、喚醒國魂上功不可沒,為日後風起雲湧的社會變革,埋下了思想的火種。

亂世之中,既有周僉事這般身懷經緯之才、力圖匡扶社稷的棟梁,亦不乏宋家小妹之流崇洋媚外、禍國殃民的敗類。其間欺世盜名之輩作祟,嚴重滯礙了華夏後續的發展軌跡,此番局麵,當真喜憂參半,令人唏噓。

另有一部分,則專攻軍事,尤其以東瀛陸軍士官學校的留學生為骨乾。這批人,儼然已成為未來高級軍官的搖籃,其走向將直接牽動國運。

然而東瀛方麵早有提防,刻意藏私,傳授的儘是些落後陳舊的教材,更明令禁止華夏學生報考其陸軍大學。

是以,那些學成歸國者,大多僅具備營連級彆的戰術指揮能力,對於大集團作戰的戰略精髓始終一知半解,隻能在後續的實戰中艱難摸索,逐步積累經驗。

然而,縱觀這留洋大勢,不禁令人慨歎: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初衷,在實踐中已然偏斜。

時人多著眼於以文科思想喚醒國民,或以軍事理論強兵救國,卻唯獨冷落了洋務最核心的“工業強國”之路。遠渡重洋專攻理工實科者,鳳毛麟角,以至於日後但凡有此專才者歸國,無不被各方爭相延攬,奉若珍寶。

這,正是宋少軒不惜冒險也要開口請求經辦專業學校的根本原因。他深知,空有思想與槍炮,而無堅實的工業脊梁,一切終將是空中樓閣。他必須為這個國家的未來,提前儲備下寶貴的工業人才種子。

他在津門苦心經營的產業布局,正是為此埋下的伏筆。唯有建立起龐大的實業需求,這些精心培養的人才,方有施展抱負的廣闊天地,這“工業救國”的鏈條,方能形成生生不息的閉環。

正因懷揣著這番圖謀,宋少軒將興建西式小樓這類具體事務,全權交由金玉林和張廣打理。

他的精力,早已聚焦於更為根本的事業。這些時日,他全力投入創辦了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首期學製一年,專為蓬勃發展的紡織業輸送熟練工人。

如今,手中既已握有更大的權柄,創辦分校的計劃便即刻提上日程。化工廠所需的技師、未來兵工廠依賴的機床操作工……這些珍貴的工業種子,都需要從此地開始,一點一滴地悉心培養。

他堅信,一旦自家的軍工廠建成,這些提前儲備的人才便如星星之火,終將成燎原之勢。唯有讓那些慣於依賴對外采購的軍閥們親眼目睹實物,“自家能造”的理念才能深植人心。

低廉的人工成本、遠低於進口的售價、可靠穩定的性能,三者疊加之下,方能從根源上撼動並扭轉那積重難返的買辦之風。

當然,一切宏圖都需堅實的根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仍是儘快賺取更多的資金,並織就更牢固的關係網絡。

為此,宋少軒已開始楊安華采納建議,著手籌備一項新的、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並以此為支點,撬動更大的棋局。

宋少軒籌劃的新生意,說到底仍是重操“茶館”舊業。隻不過,此“茶館”非彼茶館。他要開的,是一家新式洋人茶館。

津門有名的起士林,便是他心中的藍本。那地方是西洋餐館,更是洋紳政要、各國領事日常流連的社交樞紐。他們在那兒品咖啡、喝下午茶,談笑風生間,流出的或許便是能左右時局的消息。

“既然要建立情報網絡,洋人的動向,豈能置之不理?”宋少軒深知,京城如今洋人雲集,這樣一家館子開起來,絕不愁生意。明裡日進鬥金,暗裡更能編織一張直通各界的情報網。

因此,他的野心遠不止於一家咖啡館或西餐廳。他構想的是一個立體而隱蔽的情報網絡:雅致的咖啡廳用以結交歐美人士,正式的西餐館便於接觸上層政商,而頗具東洋風情的居酒屋,則是窺探日籍顧問與浪人動向的絕佳窗口。

他要的,是讓各方勢力的隱秘信息,通過裝好的監聽設備,如百川歸海,最終儘數彙於他的掌中。

盈利尚在其次,構建情報網絡才是核心要務。日後這些場所,都將成為情報組織的重要據點。唯有手握這張網絡,他才能穩妥完成楊安華交付的任務。

宋少軒的想法剛一出口,林公子便當即頷首讚同:“東瀛居酒屋的事交給我!我在滬市認識個朋友,在虹口一帶活動,早年曾赴東瀛留學。當初與東瀛交惡之時,組織號召學子歸國時他並未同行,而是留在當地餐館打工籌措學費,恰好就在東洋人的店裡做事,人脈熟絡得很。”

“店麵我去幫你租,營業執照也交給我來辦。你也知道,我如今分管的正是這一塊,不過是一句話的功夫。”常灝南亦緊隨其後開口接話。

宋少軒不由得會心一笑,心中暖意湧動。有這些摯友相助真好。凡事隻需開口,便有人主動承攬,省去了他獨自奔波折騰、四處求人托關係的諸多麻煩。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