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林正掰著手指頭盤賬:再捱個把月,那個占著他家炕頭的窩囊廢就得被攆去睡大街。到那時節,對方抵押的那套四合院,就該穩穩當當落進他掌心兒裡了。
這宅子能變現多少雪花銀?那可是正經八百的四合院,五間南房朝陽,三間正房氣派,東西廂房各三列,抄手遊廊環著青磚墁地的院落。七八年前才裡外翻新過,白紙黑字押給他時作價一千兩,眼下市麵俏得很,轉手賣個一千五六百兩不在話下。
六百兩本錢,個把月光景。能將這般齊整的產業撈進兜裡,金玉林撚著山羊胡子暗忖:這頭一遭買賣,倒是做得漂亮。
他在這頭撥得算盤珠子劈啪響,卻不知常夫人那廂早動了真章。俗話說人老成精,鬼老通靈,這婦人竟悄沒聲地尋了孫老四,拿房契抵押借得一百兩現銀。
常夫人攥著銀元直奔裕豐茶館後巷,當即買下一棟三開間青瓦平房。這些日子木匠、瓦匠進出不停,刨花屑沾滿了巷口的青苔磚。她趁著修繕間隙,特地托跑街的給宋少軒捎去一封書信。
墨跡透著一股決絕:“宋掌櫃台鑒:吾兒棲身之所現已置於貴號後巷第三間。萬望周全,勿令其典賣殆儘。若彼仍執迷不悟,但以些許銀兩維係性命即可。待吾孫輩降生之日,求掌櫃垂憐相扶。常門氏斂衽。”
“宋掌櫃,老身必不讓你為難……”宋少軒終於明白那天常夫人說這句話的意思。她想已死喚醒自己的兒子!
常夫人輕輕扶了扶丫鬟的腰,示意她坐穩,聲音低而清晰:“以後每個月,去裕豐茶館領銀子。好好把孩子帶大……明白嗎?”
丫鬟哽咽著拉住她的袖子,顫聲應道:“明白,夫人……您……”
常夫人笑了笑,嘴角牽起一絲苦澀的弧度,輕聲說:“叫一聲娘吧,到了這會兒,咱們不講究這些了。”
“娘——”丫鬟撲進她懷中,哭聲再也抑製不住,“您彆去……就讓他抽吧……隨他去吧……”
常夫人搖了搖頭,眼神淒然卻堅定:“我不走,你們又哪來的太平?”她緩緩掙脫那雙顫抖的手,轉身離去,再沒有回頭。
回到寂靜的四合院裡,她對著鏡台慢慢整理好鬢發與衣襟。鏡中的人影依然端莊,卻已然看不到半分生意。她取出長綾,懸上橫梁,唇邊浮起一抹無奈的苦笑。
最後,她踢開了腳凳。
常家丫鬟的哭聲從裕豐茶館一路蔓延,直至常家大宅門前才漸漸止住。人人都知道,常三爺抽大煙,早已將家業敗了個乾淨,連這最後一處宅子也抵押了出去。
消息不脛而走,終於驚動了金玉林。他氣急敗壞地衝出家門,一路疾奔至常家。
等他喘著大氣趕到時,常家門前已靜靜躺著一位覆著白布的夫人。完了——他心頭一沉,這成了上吊凶宅,價錢必定大跌,甚至再也賣不出去。
同樣惱火的還有孫老四,這一下,他也不知該如何收回成本。宋少軒匆匆趕來,卻終究遲了一步。
他緩步上前,低聲問道:“人死為大。常三那小子呢?”
一位婦人上前行禮,哽咽答道:“他已經好些日子沒有音信了……”
宋少軒歎了口氣,取出一錠小銀遞給那婦人,“去找個庵堂來辦後事吧。”說罷佇立門前,靜候來者。
那個年代,不是正室夫人,便難以入葬家族祭田,甚至連一塊安身之土都難求。官員自有祭田,富戶早早自購墳地,莊稼人尚能埋在自家地裡。唯獨她這樣的,名不正言不順——若夫家不認,便成了無主之魂。
當時也有公墓,卻屬於教會,非教徒不得入葬。亦或捐些銀兩給寺廟,求個身後寄放之處——京城裡不少太監,便是這樣在廟中了卻殘生。
常三爺蹤跡全無,隻得將後事托與庵堂。將來她的牌位,大抵也隻能安置在尼姑庵的寄存之所,香火零星,淒清度日。
不多時,那婦人已請來了庵堂的人著手操辦後事。而常三爺,直到被金玉林一記耳光重重扇在臉上,才像是大夢初醒。都到這地步了,誰還跟他客氣?房子已成凶宅、不值錢了,現在唯一要緊的,是趕緊想辦法回本。
金玉林怒氣衝衝地將事情原委道儘,常三這才恍如雷擊,大哭著奔回家門。他撲到門前,跪地痛哭流涕,狀極悲切。可當旁人問起後事如何安排、銀兩從何而來,他卻一概不知,滿臉茫然。
按常理,這等喪事總該通報親族共同商議。可他連一個本家親戚也認不全,更掏不出半文喪葬銀兩。圍觀的眾人紛紛搖頭,心想:不過一個被鴉片抽空了魂的活死人,又能頂什麼用?
常三一見到金玉林,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撲了上去,“你再借我些銀子,等我安葬了額娘,這宅子立馬就歸你!”
金玉林卻一腳將他踹開,厲聲道:“滾遠點!你家這宅子現在還值幾個錢?早前還能估個一千五百兩,如今鬨出人命,成了凶宅,怕是五百兩都難出手!你自己瞧瞧,前後欠我三百八十兩。這破屋子猴年馬月才賣得掉?還指望我再掏銀子?”
“等等,這怎麼回事?我正要找這小子算賬呢。聽你這意思,他還欠著你錢?”孫老四剛撞見正主,本來沒打算這時候上門討債,可見這場麵,也不得不站出來問個明白。
“那可不,孫四爺您瞧瞧,這白紙黑字的契書寫得清清楚楚。眼下正辦白事,我不逼債。等這事了了,我再慢慢跟他算。”金玉林抱拳說道,語氣冷硬。
“得,這回真是倒八輩子黴,攤上這麼一檔事。”孫老四搖頭歎氣,隻得自認晦氣。
瞧他這德性,宋少軒心裡也明白了,這事指望著他肯定辦不利索。沒轍,隻能給了那婦人二十兩銀子,讓她好好把常夫人的後事給料理妥當。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