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軒給過了銀子,隨即將孫老四請回茶館坐下。他抿了口茶,把自己打算尋一處合適宅子的想法娓娓道來:“不必太大,有三五間房便夠,但須是獨門獨院。”他稍頓一下,又正色道,“最好彆挨著那三教九流混雜的地方。”
他抬眼示意正在端茶送水的兩個丫頭,低聲道:“否則,她倆在那兒住著,我放心不下。”
孫老四瞥見那兩個姑娘,頓時會意,挑眉“噢”了一聲:“那確實不成。不過我倒有個建議,不知您願不願聽?”
“四哥請講。”宋少軒抬手請他喝茶,語氣隨意卻認真。
孫老四湊近些,壓低聲音說道:“常家那宅子,其實挺合適。您先彆急,我知道您膈應那兒死過人。可您想,那麼寬敞一塊地,如今價錢跌到底了。您乾脆推倒重修,前後隔開,愛怎麼布置怎麼布置。”
他見宋少軒神色猶豫,又接著補充道:“這四九城裡,哪塊地沒點兒往事?不過是眼不見為淨。重新修葺一番,有什麼不行的?”
宋少軒沉吟片刻,最終還是擺了擺手:“還是容我再考慮考慮。勞您費心,繼續幫我留意著吧。”
說來也怪,宋少軒接連找了十幾天,連常夫人的喪事都已辦妥,卻始終尋不到一處合適的宅子。不是地段太偏,就是房屋太破,再不然周圍環境嘈雜混亂,難以安住。
其中倒有一處原屬二品大員的宅院還算入眼,按當時製式起碼配有二十間房,可那戶人家自恃身份,嫌他是個平民,不肯賣他。
南北城不是沒有空宅,隻是即便有,他也不敢輕易搬去。自己倒還好說,可身邊這兩個丫頭怎麼辦?左思右想,他還是把金玉林和孫老四又請了過來。
“宋掌櫃,您好眼光啊!”金玉林一副割肉般的表情,“這宅子原先少說也值一千五百兩,我吃點虧,折三成賣您如何?”
宋少軒連聽完的耐性都沒有,直接一擺手:“滕師傅,把他請出去。”
角落裡的滕鄭東聞聲起身,二人頓時啞了聲。孫老四心裡直發怵:他早聽過這位師傅武藝卓絕,自己當年本是靠搶庫丁謀生,就是因聽說庫丁專門請了滕鄭東帶隊護送上下工,才不敢再碰那行當,改做了放印子錢的生意。可他萬萬沒料到,這般厲害人物,竟甘願屈身為這位看似平平無奇的掌櫃當保鏢?
金玉林更清楚這人惹不起,連忙低頭道:“掌櫃的,您說個價?”
“五百兩銀子。這宅子我本不想要,凶宅不吉利,推倒重建還得花不少銀子。”宋少軒語氣平淡,卻不容商量,“要賣就爽快些,你們自己掂量。”
兩人隻得自認倒黴,無奈之下與宋少軒達成交易,將常家宅子賣給了他。五百兩銀票當場交付,由範先生執筆立下字據,王先生從旁鑒證。三方交割完畢,這宅子便正式歸了宋少軒所有。
然而真要推倒重建,卻遠非易事。他接連請了幾家工隊,不是專精修繕,就是隻會零碎活計,真正能承接整體重建的寥寥無幾。更讓他頭疼的是,但凡能接的,報價都高得離譜——竟有人張口就要二萬兩!
宋少軒又惱又惑,難道隨便修個院子,就真被這些人當作內務府大爺了不成?其實他倒是錯怪了這些匠人。在當時的京城,除了那些高門大戶,尋常人家哪有推倒重蓋的?
多半隻是修修補補,至多添幾間平房。像內務府總管之類常年興土動工,那是因為他們出得起銀子。而似他這般既要推倒重建、又非顯赫出身的雇主,實在少見,報價自然也沒個標準可言。
好在宋少軒購置宅院的事,在學堂中已有不少人知曉。他一位同窗尤為熱心,主動為他多方奔走,終於尋來一個合適的人選。
來人名叫杜風之,家中原是工部的匠戶,辭了宮裡的差事自謀生路。隻因清廷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六部之中,以工部最為低賤!其餘五部見上官行揖禮,工部不成,必定要行跪拜之禮。
旗人自上而下輕視工匠,而匠人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像建造皇家園林這般技藝,七代皆由雷家獨攬。他們敝帚自珍,絕學絕不外傳,旁人想學也學不成。
正因如此,普通匠人的日子並不好過。像杜風之家這樣沒有靠山的,更是舉步維艱。於是幾家備受排擠的匠人索性聯合起來,自尋生路。他們專為富戶修繕宅院、新建酒樓,漸漸積累了名聲,也有了穩定的活計。
杜風之完全有能力接下宋少軒這樁生意,並且提出的方案頗為巧妙:前院略作改動,建成茶館;中院一半設為雅間,一半用作茶水間和廚房;後院則自住。因儘可能利用原有結構改建,報價僅需三千兩白銀,已是目前最合理的一家。
宋少軒見杜風之的方案最合心意,便特意請來老師方家良,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他決定不再續租現在的茶館,打算搬至新購的宅院重起爐灶,並將之前合營的銀子退還老師。
方家良卻將銀票推了回去,搖頭道:“不必退了。隻需在新茶館為我留一間清靜茶室,以一年為期。往後每月我付十兩銀子續用便是。隻要那間屋子容我讀書吃茶,便足矣。”
見老師有意如此,宋少軒便應了下來,約定待新址修葺完畢再請老師來看。接下來,他隻得去告知現下的房東——傅五爺,表明租約到期後不再續租。
傅五爺一聽,心中暗喜。這片他眼中的“黃金地段”終於能收回另租,定能談個好價錢。於是他爽快答應,隻附加一個條件:半年之後宋少軒須如期搬離,且茶館內一應物件不得帶走,不得延誤。
為確認自己那點“特殊機緣”是否仍在,宋少軒還特意去常家後院試了一試。說來也怪,唯有在原先的茶館和這處院落,他的直播間才能安然開啟,走出這些地方便會漸漸頭疼眼酸。看來他這一生,注定是與茶館分不開了。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