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軒立在朱漆大門外,恭恭敬敬遞上信箋並一張銀票,向門內管家說明來意,便垂手靜候回音。
裡頭那位大人正擱下煙杆,慢條斯理地起身,拿指尖蘸了杯中殘茶,對鏡理了理眉梢眼角,又漱了漱口。這才將茶水往痰盂中一潑,披上官服,準備出門。
“大人,外頭有人請托辦事,這是孝敬您的銀票。”管家熟知規矩,銀票必須先呈,否則免不了一頓責罵。
“二百兩?不懂事的東西!這點銀子也敢送來?轟出去!”大人瞥了一眼,頓時冷哼一聲。
“大人您彆急,再瞧瞧這信……他是想來討那個點卯的缺。”管家忙將信箋遞上,低聲解釋。
“喲?”大人終於嗤笑出聲,“這是哪來的傻子?這倒黴催的,連這種破差事還要走門路?”
“可不就是這麼說嗎,若不是這緣故,一大早的,小的也不敢拿來叨擾您。”管家躬身應道。
“行吧,準了。印在桌上,你看著辦。”大人漫應一句,順手端過鳥食罐,取下簷下鳥籠,一邊拿鑷子捏著蟲兒投進籠中,一邊頭也不回地吩咐道。
宋少軒來時給管家塞了兩錠雪花銀,果然打點得周到,手續辦得極順,當日便走馬上任,頭一回點卯應差。
城防營的弟兄們一見是他,個個都怔住了。有人湊上前搭話:“好小子,你這是訛了老裕豐多少銀子?至於下這血本鑽這位置?”
“老子可沒怎麼去攪和!除非是大眼劉當初逼人太甚,把人逼成這樣。好家夥,花銀子謀這麼個點卯的差事,真是浪催的!”
眾人紛紛搖頭,心裡卻都明白:得,如今人家掌了這職,麵上總得客氣幾分。彆的不提,他們自己哪個是準時到值的?
從來都是稀稀拉拉、拖拖拉拉,混過一日是一日。反正街麵上不出亂子就行。銀錢嘛,不都是從街麵上撈來的?既然沒真打算賣力,誰還在意每天準不準時。
於是啊,大夥兒全湊上去跟他搭茬兒,嘴裡都離不開一句:“往後街麵上要是有事兒,您言語一聲!至於那點兒卯的規矩,您啊,也高抬貴手,多擔待擔待!”
宋少軒圖的不就是這個?點完卯,便徑自往學堂晃了一遭,敷衍了半日,回頭便去直播間取訂好的物事。小釗辦事果然牢靠,件件都是依著他的吩咐置辦妥當的。
貨送得也極利落:一套六件景德鎮精工細作的蓋碗,瓷質瑩潤,描畫精細;一套六十頭的釉下彩骨瓷餐具,淡藍雲紋飄逸如真;另有一枚鼻煙壺,內藏微雕山水,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範五爺要的三樣,齊了。
宋少軒又特地去立豐洋行稱了些新到的英倫鼻煙,一並配上,這才喚了輛騾車,吩咐車夫直往範五爺府上送去。
宋少軒到了範府才曉得,範五爺早已自個兒采買了一套。不過他將宋少軒送來的貨仔細瞧了一遍,點頭笑道:“東西倒還精致,全都留下罷。放心,小宋子,不叫你白忙活這一趟。來啊,給他支銀錢。”
宋少軒抬眼一瞥,果然,範五爺自備的那套物事更為精美。正暗自比較著,管家差人抬了一口箱子走來,低聲道:“宋爺,這個您帶回去,是五爺特意吩咐的。今兒個府裡有客,就不多留您了。”
既如此,宋少軒隻得獨自扛起那口木箱告辭而出。原以為範五爺有何緊要事務,才這般匆忙。誰知剛邁出大門,就撞見一輛騾車正停道旁,板上整整齊齊堆滿了蟋蟀盆。他頓時恍然,原來時節已到,這位爺是急著挑蛐蛐去了。
那時候四九城裡的紈絝子弟,一年到頭無非就這麼些安排:半年玩鳥,半年弄蟲。春夏時分,熬鷹遛鳥便是正經營生;一到秋冬,便全心撲在蛐蛐蟈蟈上。平日裡手中盤一對核桃,耳畔聽幾支小曲、幾出戲,再約上三五知己,吃酒喝茶,打茶圍、逛堂子——橫豎就這點兒出息。
宋少軒心下暗歎,這一趟算是白跑了。他索性跟著那騾車,一路慢悠悠晃回了茶館。剛到門口,招呼長貴把箱子抬進去,一抬眼,卻見鬆三爺獨自坐在角落裡,正不住地搖頭歎息。
“三爺,您這是怎麼了?誰招惹您老了?”宋少軒忙上前問道。
鬆三爺捶了捶腿,痛聲道:“唉!老朽糊塗啊,竟害了小廣子!作孽,王煥奎那鬼東西,太不地道!”
宋少軒聽得雲裡霧裡:“您慢點兒說,怎麼又扯上張廣、又罵王掌櫃?他不是娶了王家姑娘,挺美滿一樁事麼?”
鬆三爺連連擺手:“原先我也覺著是樁良緣。雖說看似入贅,可福林綢緞莊畢竟家業不小,德芬那姑娘模樣也周正,怎麼瞧都是一樁好親事。可今日我見她過來,肚子都已顯懷,分明是……”他說到此處,再也接不下去,隻餘一聲長歎。
宋少軒頓時心下雪亮:這是“帶胎進門”,買大送小啊。不由問道:“這麼件大事,難道張廣竟不知情?”
“三媒六聘一概全無,王煥奎甚麼都不要,憋的不就是這個?我還說他怎麼突然如此好心,原來如此算計!”鬆三爺越說越氣,胡須都微微發顫。
“您老也彆太往心裡去,說不定小兩口你情我願,處得挺好呢。”宋少軒不知如何寬慰,隻得隨口勸了一句。
鬆三爺卻頹然搖頭:“是啊……當年攝政王又何嘗不是這麼想?到頭來,人死了還得被刨出來鞭屍。”
被鬆三爺這麼一說,宋少軒一時也無話可回。這等事情,他又如何插得上手?隻得由他自去歎息,自己轉身往後院收拾東西去了。
範五爺倒是沒叫他白跑,贈了他一整箱銀元。五十個一筒,拿紅紙封得嚴嚴實實,齊齊整整碼了十捆,雪光燦亮地排在箱中。
另一邊則是各式蓋碗,顯是範五爺平日瞧不入眼、汰換下來的舊物,索性送他裝點門麵。宋少軒一樣樣檢視著,心中漸漸亮堂起來。對搬到新地方後的經營,有了幾分打算。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