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五爺渾不在意,大剌剌地揀了張靠裡的八仙桌坐下,揚聲道:“小宋子,茶呢?茶點呢?還不上來讓爺品鑒品鑒!”
宋少軒連忙定神應道:“五爺,您稍坐片刻。尋常茶水哪敢拿來糊弄您?我這就去取些好的來。”
說罷轉身疾步走向後院。原來兩月前,小釗曾說掙了些錢,知道他開著茶館,特地送來一套茶葉禮匣。宋少軒此時正是去取它。
他拆開禮盒,取出附贈的建盞,選了一款陳年壽眉,又拿了一隻新買的青花蓋碗。回到堂前,為範五爺沏上茶,配了一碟香瓜子,便靜立一旁伺候。
範五爺拈起建盞端詳片刻,微微點頭:“還算花了點心思,這盞釉色不錯,民窯裡算難得了。”又瞥了一眼旁邊的蓋碗,搖頭嫌棄:“但這碗不成器,質粗形俗,配不上這茶。”
他啜了一口茶,在口中略一過便蹙眉吐了:“小宋子,你這泡茶的手藝差得遠呐!水差我不怪你,可水溫也不對!萬不可用滾湯直接衝,得等水沸稍靜,拿炭火慢慢煨著,冷不得、熱不得,須得是蟹眼初泛之時。你這火候,不成,不成!”
他擺擺手,顯出幾分煩躁,“趕明兒來我府上,叫珍娘給你沏兩壺,教你什麼叫茶道。”說著往身上摸去,忽扭頭問隨從:“丙生,爺的鼻煙帶了沒?”
“哎喲,您出門時沒吩咐,我這就回去取!”李丙生慌忙上前應聲。
宋少觀見狀,連忙打圓場:“五爺,我這兒備了一些。前些日子剛托人從洋行帶的,就是缺個像樣的煙壺配它,您若不嫌棄,先將就嘗嘗?”
範五爺接過一聞,頓時展開眉眼笑道:“哈哈哈!好小子,英格力石的貨!味道正,地道!”
“五爺喜歡就留著,免得要用時不方便。”宋少軒順勢奉上。
見範五爺神色舒坦,宋少軒借機問出心中疑惑:這張輕飄飄的紙,究竟能派什麼用場?又該如何使用?
範五爺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這東西說有用也有用,說沒用也沒用。真要想謀個肥缺,該花的銀子一兩也省不得。”
他頓了頓:“不過眼下倒真有個不用使錢的位置。五城巡捕司裡缺個早晚點卯的。就是清水衙門,沒人願意去。街麵上的油水撈不著,衙門裡的勾當也摻和不進去。一個月就四兩銀子,半死不活的養老差事。”
他呷了口茶,淡淡道:“我也就是瞧不慣那老窮酸想空手套白狼的嘴臉,順口說道兩句罷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宋少軒心頭一亮!這差事豈不正適合自己?每日點個卯便可,既不耽誤茶館生意,又能與城防營攀上關係。他本不求富貴,隻圖個安穩,清水衙門反倒合他心意。
不待他細想,範五爺已起身撣了撣衣袍:“罷了罷了,你這兒也沒什麼好茶,爺還是去琉璃廠逛逛。小宋子,橫豎這會兒閒著,陪爺一道去走走。”
“得,聽五爺的,咱這就走著。”宋少軒口中應著,心中卻不禁暗歎:就憑範五爺這性子,去琉璃廠還不得挨上無數“刀”?
果不其然,才逛了三家鋪子,範五爺看什麼都是好的,宋少軒在一旁急得連連乾咳,咳得掌櫃們臉色發青,隻怕已在心裡將這多嘴的茶館掌櫃罵了千萬遍。
範五爺終於空著手走出店門,蹙眉低聲問道:“小宋子,你這一路咳個沒完,是嫌爺看上的東西太貴,還是東西不對?”
宋少軒隻得賠笑直言:“不瞞五爺,既貴,又不真。這麼著,您若信我,三天之內,我替您把那三樣東西淘換來,保真,還價實,您看如何?”
“成!就依你。”範五爺一揮手,轉眼又來了興致,“走,聽戲去!”
宋少軒這才算瞧明白了。這位爺哪裡是要買東西,分明是閒得發慌,拉他作陪解悶罷了。
這時節,齊二爺正在醫館裡探看一位失意的官員。隻見那人灰頭土臉,鼻青眼腫,一襲官袍上赫然印著好幾個鞋印,不是先前被攆出去的陳富裕又是誰。
“大夫,他這傷不礙事吧?”齊二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攙著他起身,“怎的鬨成這般光景?來呀,給陳大人換身新衣裳。”
陳富裕隻是搖頭,神色頹唐,不願再提。由著仆人伺候換上一件錦緞長袍,便隨齊二爺回了府。
府上早已備下酒菜。齊二爺陪著他吃酒解悶,過了好些時辰,他才漸漸緩過神來,喃喃道:“實在不公啊……我這分明是依例陳情。折子都遞了多少回了……”
“喲,您說的是!咱們何嘗不是遞了好幾回,這才不得已,尋到您門上。這一回……總該能辦了吧?”齊二爺眼見火候差不多,便順勢問道。
“果真是官用?絕不散入民間?”陳富裕猛地抬頭,一雙眼睛死死盯住齊二爺。
“您既信不過我,我不如請正主與您見麵。”齊二爺使個眼色,管家急忙下去,不多時引了一位武官進來。
那武官大步邁入廳中,抱拳道:“陳幫辦,您受委屈了。段某也是走投無路,才求到您跟前。”
他亮明身份,又歎氣道:“朝廷如今一味打壓,寧可用地方私兵,也不肯給我們北洋補充。弟兄們都快彈儘糧絕了!這是咱們四處湊來的一點銀子,咱們……買,成不成?”
“這……雖說不合規程,但諸位如此艱難……罷了,既然是官用,倒也好說。就這麼辦吧。”陳富裕這才勉強點頭應下。
齊二爺與軍官交換一個眼神,心中暗定:此事已成。隻要這條線牽穩了,往後行事就方便多了。
陳富裕哪裡知道,自己雖耗了重金,齊二爺卻使了更大的價錢。不但將他的折子悄無聲息地送進了廢紙堆,更妙的是,一切走的還都是明麵規矩。
不過是呈遞的時機不湊巧,請款的文書無人理會罷了。他不過是朝堂暗鬥裡的一枚棋子。區區微末小吏,怎曉得自己早已立在風波中央?
那些久居安樂的王公大臣又何曾想到,他們隨手批駁的一紙文書,實則卻是斷了朝廷一臂。不久之後,這一份代價,終究要加倍償還。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