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主意後,宋少軒便與夢玲一同登門拜訪。錢家宅邸是一處略顯老舊的兩進三合院,青磚覆著灰瓦,門楣上懸掛的“詩書傳家”牌匾雖已斑駁,卻仍透著幾分昔日的體麵。
叩開木門,錢李氏迎了出來,引著二人入院。院內收拾得乾淨整齊,東南角栽著一棵柳樹,枝葉疏落間,將斑駁的光影灑在地上。樹下擺著一張磨得發亮的石桌,旁側立著幾個石凳,瞧著該是昔日主人讀書、喝茶的去處。
正屋的門簾是半舊的藍布做的,洗得有些發白,卻十分潔淨;窗紙是新糊不久的,透亮又整齊。看得出來,主人家雖清貧,卻從未怠慢過日子。
二人將來意細細說明,錢李氏聽罷,頓時愣在原地,嘴巴張了又合,半天說不出話來。半晌後,她身子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就要磕頭謝恩。
她本是個常年操持家務的主婦,自丈夫離世後,家裡便徹底沒了依靠。膝下還有兩個男孩、一個丫頭,四張嗷嗷待哺的嘴,壓得她喘不過氣。眼看家裡斷了進項,連日常生計都難以為繼,她哪還有餘錢供孩子讀書?萬般無奈下,才狠了心斷了孩子們的求學路。
如今竟有人主動上門,不僅願意資助孩子繼續學業,連他們將來的親事都體貼地安排妥當。這份恩情,她感激都來不及,又怎會拒絕?
宋少軒更是爽快,當場便大包大攬,直言錢家這三個孩子他都一並管了。“隻要孩子有心向學,學費我一力承擔。”他語氣懇切,眼底滿是真誠,“往後他們隻要走的是正道,就算多花些銀錢,我也絕無二話。”
事後,他又特意尋來李丙生,囑咐他屆時帶上錢禮邦一同入學,還再三叮囑:“你務必多照看著這孩子,千萬彆讓他走了歧路。”
如今的李丙生,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蜷縮在街角、渾身汙濁不堪的乞丐了。自得了農科中學的教職,他就像一株久旱逢甘霖的枯苗,雖說沒能頓時枝繁葉茂,可到底是緩過勁來,重新活了過來。
他身上穿著件藍底棉布長衫,漿洗得乾乾淨淨,不見半分褶皺;腳上是一雙嶄新的圓口布鞋,頭發也剃得清爽,剪去了舊辮子,隻留一層青皮貼在腦門上,透著幾分利落。
臉龐依舊清瘦,顴骨微微突出,可從前那雙總是晦暗無神的眼睛裡,如今竟有了光亮,藏著對生活的盼頭。他走起路來,脊背雖還沒完全挺直,總微微弓著——像是多年卑屈生活刻下的印記,可每一步都比從前踏實了許多,再也沒了往日的怯懦與惶惑。
宋少軒的托付,李丙生自然滿口應下,將錢禮邦視作自己的親傳學生一般照料。平日裡,他對錢禮邦嚴加管教,課堂上更是傾囊相授;就連其他學科的老師,他也一一打過招呼,囑托眾人多照拂這孩子。
放學後,他還總把錢禮邦帶在身邊,自己讀書學習時,也讓這孩子在一旁相伴,耳濡目染間傳授學問。
彼時李丙生正因翻閱資料的需要,忙著學習日語,便也讓錢禮邦從現在起跟著一同學。
每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李丙生就早早趕到農科中學,腋下夾著幾冊邊角微卷的舊書。他身後總跟著個半大小子,一手捧著餅啃得香,時不時仰頭看向身前的老師,眼神裡滿是信賴與依賴。
錢家老二是個姑娘,名叫錢禮莀。她生得一副好模樣,一雙丹鳳眼顧盼間帶著靈氣,配上小巧的瓜子臉,瞧著格外清秀。性子卻軟得很,平日裡總是怯生生的,不大敢與人多說話。
雖年紀尚小,錢禮莀卻已識得不少字,從前還跟著學些女紅。如今得了機緣,她每天跟著範先生讀書寫字,閒時也常伴在夢玲身邊,跟著習學裁縫與刺繡的手藝,日子過得充實又安穩。
老三名喚錢禮韋,年紀尚小,最得母親疼愛。錢李氏舍不得他太早啟蒙,便仍帶在身邊親自照料。於是一家三個孩子,皆有了安排。
宋少軒為以雯尋得一個妥帖的歸宿,心中不由一定。隻要肯多費些心思,何愁不能為這些姑娘們都找到合適的人家。藍一貴雖為人陰險,但那句話倒是沒錯:這麼多女孩子,若日後都能有個好姑爺,他自己晚年也算有了倚仗。
想到這一層,他心頭舒暢,連做事也格外有了勁頭。如今茶館裡並無太多大事:方家良自那日一彆後幾乎再未登門;齊二爺也終日忙得不見人影;唯有範五爺仍時不時來喝茶解悶。眼下宋少軒隻剩一樁要緊差事:寫文章。
這些文章多半依照齊二爺送來的文稿略作潤飾。因他早前那篇抨擊的文章小有聲名,竟引來不少追捧,時人竟將他視為革命先鋒。既然如此,他便也樂得繼續撰文投稿,隻要於共和有益,言辭再犀利幾分也無妨。
隻是寫得多了,他卻漸漸察覺出一件事:眼下不少人都將東瀛視作效仿的榜樣。這一點令他極不痛快,故屢屢在文中強調,華夏應當走自己的路。
為此,他還特地尋來楊安華,兩人促膝深談了一回。然而談話終了,二人隻剩一聲長歎:此事終究難解,實為時代所限,更因時人眼界一時難以跳脫舊局,縱有想法也難破困局。
深究根源,彼時環顧四海,周邊多是被殖民的土地,唯有東瀛一國能驟然崛起、躋身世界強國之列。它既與華夏地緣相近,成功之路又走得迅猛,時人自然爭相以它為師,將其經驗奉為圭臬。
如此一來,也難怪當年無數有識之士遠赴東渡求學,皆盼著能複製東瀛的成功,好讓華夏早日掙脫困境、實現振興。
隻是,我們那時沒有真正的引路人,隻能摸著石頭過河,大多時候便照著彆人的樣子學。這般盲目效仿下,當時的革命黨中,做事“抽象”的不在少數:追名逐利者有之,嘩眾取寵者有之,異想天開者亦有之。如今再看,這一切亂象的根源,大抵便在於此。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