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艦側舷的機關炮和高速機槍噴射出密集的彈幕,在海麵上織成一片試圖阻擋死神的火網,炮彈打入水中激起連綿不斷的水柱。
然而,魚雷的數量太多了,覆蓋的範圍太廣了。
“轟!!!!!!”
一聲天崩地裂般的巨響,首先從“巴伐利亞”號的方向傳來,蓋過了戰場上所有的噪音!一條“長矛”魚雷精準地命中了其右舷舯部靠後的水線以下部位。
巨大的爆炸力撕裂了以堅固著稱的德國裝甲帶,一個巨大的破口被撕開,灼熱的金屬碎片混合在高壓水柱中橫掃過內部艙室,海水以不可阻擋之勢瘋狂湧入右舷輪機艙和相鄰的鍋爐艙。
“巴伐利亞”號龐大的艦體猛地向右側一沉,仿佛被一柄無形的巨錘擊中,速度肉眼可見地驟降,濃密的黑煙和白色的蒸汽從破口處猛烈噴湧而出,彌漫在艦體周圍。
幾乎在同一時間,“馬肯森”號也未能幸免,儘管它成功規避了大部分來自右舷的魚雷,但一條從左側一艘潛伏至極近距離的日軍驅逐艦射出的魚雷,以一個極其刁鑽的角度,狠狠撞上了其左舷艦艏下方。
劇烈的爆炸幾乎將“馬肯森”號的艦艏水下部分炸碎,大量的海水瘋狂湧入錨鏈艙和前部倉庫,導致艦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嚴重下沉,航速瞬間銳減至不足十五節,艦體埋首於浪中,航行變得異常艱難。
“報告損傷情況!”施佩伯爵的聲音在“馬肯森”號受損後微微搖晃的艦橋中響起,依舊保持著鎮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巴伐利亞’號報告:右舷輪機艙大量進水,右軸停轉,部分電力中斷,航速降至8節!正在全力損管!”
“‘馬肯森’號報告:艦艏多處水密艙被毀,進水無法控製,艦艏下沉嚴重,預計進水超過兩千噸,航速受限,急需支援!”
壞消息接踵而至,就在這混亂到極點的時刻,一艘悍不畏死、幾乎已經被打殘的日本“峯風”級驅逐艦“野風”號,拖著熊熊燃燒的艦體和不斷發生的次級爆炸,如同一個漂浮的火炬,竟然奇跡般地突破了德軍已經出現漏洞的火力網。
衝到了距離“馬肯森”號不足一千米的極近距離!在艦體即將沉沒的最後關頭,殘存的魚雷兵完成了最後一次裝填和瞄準,向著已經受傷的巨獸發射了最後兩枚“長矛”魚雷!
這幾乎是抵近射擊,距離太近了!“馬肯森”號上的每個船員幾乎都聽到了死亡的召喚。
“左舷!魚雷!極近!”了望哨的聲音已經變調。
“馬肯森”號竭儘全力扭動受傷的軀體規避,近防炮手拚死向那兩條致命的白色航跡傾瀉彈藥。
一條魚雷被成功引爆在艦體前方,巨大的水浪拍打在艦橋上。但另一條……另一條如同索命的亡魂,再次狠狠地撞上了“馬肯森”號左舷中部,靠近b炮塔下方的位置!
“轟!!!”
又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劇烈的爆炸再次震撼全艦,火光從舷側噴湧而出,更多的海水湧入,艦體傾斜加劇,部分副炮炮位沉默下去,電力供應變得極不穩定,閃爍的燈光映照著艦員們滿是油汙和汗水的臉龐,上麵寫著震驚與不屈。
而完成這決死一擊的“野風”號,也在下一刻被“馬肯森”號和“埃姆登”號憤怒的集中火力徹底撕成了碎片,迅速消失在海麵上,隻留下一團迅速擴散的油汙和碎片。
“巴伐利亞”號雖然自身動力受損,但其大部分主炮和副炮依然在頑強地咆哮,用凶猛的攔射火力將另一艘試圖靠近的日艦“矢風”號打成了燃燒的廢鐵,並為整個艦隊提供著至關重要的炮火掩護。
水下的戰場同樣慘烈,德國驅逐艦“s119”號在英勇地追擊一艘試圖偷襲“巴伐利亞”號的日軍潛艇時,被對方狡猾的誘餌戰術引入了另一艘埋伏的日軍潛艇的攻擊扇麵。
兩條魚雷從其視線盲區疾射而來,精準地命中了“s119”號的舯部和艦尾。
連續的爆炸幾乎瞬間將這艘千噸級的驅逐艦炸成三段,它在短短兩分鐘內就斷成數截,帶著艦長和絕大部分船員,消失在了黑暗冰冷的海水中。
而德國潛艇u151也在這場混戰中成功捕捉到了機會,它冒險上浮至潛望鏡深度,冷靜地瞄準了正在奮力轉向、試圖規避德國炮火的日軍輕巡洋艦“天龍”號,一枚g7型魚雷準確地命中了“天龍”號的艦尾。
巨大的爆炸直接摧毀了其舵機艙和螺旋槳,導致這艘日艦失去控製,在原地無助地打轉,很快成為了德國艦隊集中火力的活靶子,在接連不斷的重炮轟擊下燃起衝天大火,最終彈藥庫被引爆,斷成兩截沉沒。
這場混亂、殘酷而高強度的夜戰,從第一聲警報響起到日軍殘餘力量脫離接觸,持續了不到一個小時。但對於參戰雙方而言,仿佛度過了一個世紀。
日軍在付出了兩艘“峯風”級驅逐艦“野風”、“矢風”)和一艘輕巡洋艦“天龍”號)沉沒,另有多艘艦艇受傷的慘重代價後,未能達成擊沉任何一艘德國主力艦的終極目標,趁著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和德國艦隊忙於救援受損嚴重的主力艦、無暇他顧的時機。
殘餘的“峯風”、“沼風”號驅逐艦和受傷的“龍田”號輕巡洋艦,以及水下僥幸存活的潛艇,迅速脫離接觸,消失在了茫茫大海與晨曦微光交織的遠方。
海麵上留下的是一片觸目驚心的戰爭狼藉。受傷的“馬肯森”號如同一個蹣跚的巨人,艦艏低垂,艦體帶著明顯的左傾,在傷勢稍輕但同樣步履維艱的“巴伐利亞”號以及剩餘護航艦隻的艱難護衛下,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向著最近的、能提供足夠維修能力的友邦港口蹣跚而行。
“s119”號驅逐艦的少數落水船員在漂浮著油汙的冰冷海水中掙紮,救援工作在一片混亂和警惕中緊張地進行。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硝煙、燃燒的油脂和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氣味,初升的朝陽將金色的光芒灑在這片剛剛經曆浩劫的海域,映照出漂浮的碎片和油漬,構成了一幅名為“血色黎明”的殘酷畫卷。
消息通過無線電波,跨越重洋,傳回柏林無憂宮。當戰報呈遞到林曉皇帝麵前時,他震怒了也因此咳出了大量的鮮血。
不是因為損失本身,而是因為日本竟敢如此孤注一擲,采用如此極端而危險的戰術,並且真的讓帝國海軍引以為傲的太平洋支柱遭受了如此難堪的、實質性的打擊。
“馬肯森”號戰列巡洋艦重傷,短期內甚至可能永遠無法重返戰場;“巴伐利亞”號戰列艦也需要長時間的修理。這嚴重削弱了德國在太平洋的即時戰略威懾力量和艦隊機動能力,更可怕的是會讓其他流亡政府以及美國看到德國的虛弱動搖德國在遠東和太平洋上的影響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低估了他們的決心、瘋狂和戰術執行力。”
林曉的聲音如同來自極寒之地,在禦前軍事會議上回蕩。
“同樣,我們也高估了我們自己對這種多層次、高強度的非對稱飽和打擊的防禦能力。我們的雷達、聲納、近防係統,在極限壓力下依然暴露出協同和反應速度的不足。”他立刻召見了海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部主要人員,目光銳利如刀。
“必須立刻調整我們的太平洋戰略!”他斬釘截鐵地命令,“主力艦,尤其是寶貴的快速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不能再輕易作為誘餌或置於高風險的前沿巡航任務中。”
“我們需要更多的輕型艦艇驅逐艦、護衛艦,建立更嚴密、層次更多的護航體係;需要更有效、更快速的反潛手段和技術;需要更積極、覆蓋範圍更廣的前沿航空偵察和打擊力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巨大的太平洋地圖,聚焦在那些星羅棋布的日占島嶼和日本本土列島上。
“斯科爾茲內的‘狼人’部隊,該讓他們更加活躍起來了,是時候將戰火引向敵人的巢穴附近,我們要讓東京那幫軍國主義瘋子知道,擊傷一頭雄獅,並不會讓你們獲得安全,隻會引來更多凶猛的、無所不用其極的獵犬。”
“這片海洋,不會因為一次僥幸的偷襲就改變它既定的主人!帝國怒海的逆鱗,觸之者,必要付出百倍的代價!”
珊瑚海的血色黎明,如同一道清晰的分水嶺,標誌著太平洋戰事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加複雜、更加殘酷的階段。
喜歡帝國再臨:我的1915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臨:我的191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