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德軍在南線的行動轉變為一種高壓下的“窒息”策略。德國空軍的轟炸機群定期光顧波爾多港和疑似的法軍集結地、交通樞紐,試圖切斷其來自海外的微弱補給並打擊士氣。
炮兵部隊則進行著看似隨性卻持續不斷的騷擾性炮擊,讓法軍神經緊繃,不得安寧。
此外,德軍還頻繁派出小股精銳的“風暴突擊隊”和偵察部隊,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掩護下,對法軍前沿陣地發起戰術突擊,目的並非奪取陣地,而是捕捉俘虜、偵察布防情況、破壞設施並持續消耗法軍本就捉襟見肘的人力物力。
西線的主體戰事雖暫時沉寂,但在這條蜿蜒的戰線上,小規模的交火、狙擊手的對決、巡邏隊的遭遇戰從未停歇。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詭異的平靜,但這平靜之下,是雙方偵察機引擎的嗡嗡聲、炮兵望遠鏡後的窺探、以及無數士兵在泥濘戰壕中等待著未知命運的壓抑。
自從西班牙加入同盟國後,最直接的戰略目標就是威脅甚至奪取英國控製的直布羅陀要塞,這座岩石堡壘扼守著地中海的門戶,意義重大。
11月初,西德聯軍以西班牙軍隊為主,德軍提供炮兵、工兵和顧問支援)對直布羅陀發動了進攻。
然而,戰鬥進程極其不順利,英軍在直布羅陀經營多年,要塞化程度極高,地下工事錯綜複雜,火炮密布。
西班牙軍隊缺乏攻堅經驗和重裝備,士氣也不甚高昂,甚至部分西班牙軍隊內部開始出現流感,糟糕的後勤,導致德軍有限的支援無法改變戰局。
進攻很快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圍困和炮戰,西班牙軍隊試圖從陸地進行封鎖,並炮擊要塞,但效果有限。
英國皇家海軍依然掌握著地中海的製海權,能夠艱難地通過海上為要塞提供補給和增援儘管損失不小)。
直布羅陀像一顆堅硬的釘子,牢牢釘在那裡,使得西班牙參戰的戰略效果大打折扣,也讓德國試圖完全關閉地中海通道的計劃受阻。
英國國內的局勢持續惡化。殖民地尤其是印度、埃及、愛爾蘭)的動蕩、海上封鎖帶來的極度匱乏、北海決戰失利帶來的心理衝擊,以及看不到儘頭的戰爭前景,使得民眾的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
大規模的反戰遊行和罷工在倫敦、伯明翰等主要城市再次爆發,參與者不再僅僅是工人,還包括了大量中產階級市民和知識分子。他們高呼“要麵包,不要戰爭”、“結束屠殺”等口號,要求政府與德國談判。
與此同時,主戰派以勞合·喬治、丘吉爾及軍方強硬派為代表)則堅持必須戰鬥到底。
他們警告,一旦向德國屈服,大英帝國將萬劫不複,歐洲將永遠籠罩在德意誌的陰影下,他們主張進行更大規模的動員,征召更多士兵,並不惜一切代價說服美國參戰。
英國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和癱瘓,阿斯奎納首相的聯合政府搖搖欲墜,國家仿佛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
一邊是可能帶來屈辱但能結束流血的和平,另一邊是可能通往毀滅也可能通往慘勝的繼續戰爭,每一種聲音都擁有大量的支持者,社會的裂痕日益加深。
柏林無憂宮內,林曉密切關注著英國的混亂和美國的沉默,他判斷,美國仍在猶豫,但其國內主戰派的勢力正在不斷增強,任何一點刺激都可能打破平衡。
他決定再給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者送上一顆定心丸,同時也是一個警告,他授意外交部,通過挪威和瑞士等中立國,向華盛頓傳遞了一條極其隱秘但意圖明確的信息:
“德意誌帝國再次重申其對門羅主義的尊重及對美洲無野心的立場,帝國在歐洲的行動旨在建立持久和平與均勢。”
“然而,帝國也密切關注著大西洋對岸的軍事動向。若有任何外部力量明確指美國)試圖以任何形式包括物資、誌願兵、甚至軍艦護航)實質性乾預歐洲現有戰局,帝國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其全球戰略,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其安全利益。帝國真誠希望與美利堅保持和平,但和平需要雙方共同維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條信息措辭巧妙,既安撫了孤立主義者德國不想惹美國),又嚴重警告了主戰派敢插手就彆怪我不客氣),將壓力拋回給了威爾遜政府。
與此同時,對於那個在法國南部繼續領導抵抗、成為精神象征的貝當元帥,林曉失去了耐心。
在他看來,貝當的存在本身,就是凝聚法國抵抗力量的旗幟,是和平的障礙,他召來了奧托·斯科爾茲內少校。
“貝當元帥…年紀大了,該休息了。”皇帝的語氣平淡無奇,仿佛在談論天氣,“南方的濕冷天氣對他的舊傷恐怕不好,想辦法,讓他‘自然’地離開舞台,做得乾淨點,像一場意外,或者…內部健康原因。”
斯科爾茲內心領神會,這是又一項最高優先級的暗殺指令,他無聲地鞠躬領命,如同陰影般退去,開始籌劃如何讓這位法國老帥“適時”地退出戰爭。
在東京,德國持續的“騷擾行動”終於越過了日本政府忍耐的底線,商船不斷損失,關鍵工業技術被卡脖子,國內經濟受損,國際顏麵掃地,而德國在歐洲的節節勝利更讓他們感到恐懼和嫉妒。
一次由陸軍激進派、海軍強硬派和右翼團體代表參加的絕密會議在極端秘密的情況下召開。
會議認為,外交抗議和經濟反製已毫無用處,常規軍事手段風險太高且難以迅速見效。
必須采取一種非常規的、足以震動世界的方式,來打破僵局,報複德國,並彰顯日本的“決心”。
“德意誌的心臟在柏林,而柏林的心臟…是那個傲慢的皇帝!”一個狂熱的右翼分子低吼道,“隻有除掉他,才能讓德國陷入混亂,才能一雪前恥!”
這個瘋狂的計劃得到了部分人的默許甚至支持,他們決定,派遣最精銳、最忠誠的刺客,通過複雜的中立國渠道,潛入歐洲,目標直指德意誌帝國皇帝威廉二世。
帝國的秋天,在三條戰線的硝煙、倫敦的爭吵、柏林的謀算和東京的瘋狂中,緩緩流逝,戰爭的齒輪,咬合得愈發緊密而危險,即將駛向更加血腥和不可預測的深淵。
喜歡帝國再臨:我的1915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臨:我的191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