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明珠賣了多少錢?"
"那夜明珠帶回去後,那姓吳的老東西給了五萬銀元。
我爹帶著錢去了羊城,聯係到了那邊的革命黨,先後向他們捐了二十萬銀元,家裡的餘錢基本上都捐出去了。"
"那你們家挺有錢的啊。"
"嗬嗬,那會兒我家確實很有錢,也是對於鞭子朝太失望了,幾代人積攢的家業都捐出去了。
總想著誰上台都要比鞭子朝要好吧?哪知那些人也不是清廉如水,拿了錢說是要鬨出大動靜,卻隻是雷聲大雨點小。
後來我爹沒了,我家也就不捐了。"
這話路平安還是信的,畢竟那會兒連國黨都還沒成立,所謂的革命黨好多都是在遠程革命,自己躲在外麵不回國,更不會親自帶領隊伍行動。
給他們捐經費的多了,真正花在正地方的有多少,誰也不知道啊。
一路上,隻要逮著機會路平安都在和廖家爺孫聊天,聽他們講故事。
一直到了許都,他們車廂中上來了幾個背著大包小包的人,路平安的注意力才轉移到來人身上。
這幾個人有老有少,領頭的是一個身穿深藍色粗布棉襖的老頭。
他們穿的雖然乾淨,但卻渾身土腥氣,手上布滿老繭,眼睛珠子卻滴溜溜的亂轉。
上車就熟練的在路平安他們前麵那排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很自然的放好了行李,一看就不是那種輕易不出門的老農民。
路平安好奇的看了兩眼,立馬就引來了警惕的眼光,好在路平安反應快,裝出一副很嫌棄的模樣,這才騙過了對方。
廖家爺孫四個都是江湖中人,哪怕廖家寶隻是個生瓜蛋子,也不是路平安能比的。
他們隻是淡淡的掃了一眼,把對方的特征摸清,就不再看了,壓根就沒引起對方的注意。
廖老頭給路平安使了個眼色,蘸著口水在小桌板上寫了個土字,示意對方是掏土篩沙的土夫子。
彆看同樣屬於盜門的,但盜門也有鄙視鏈,廖家人和他們不是一派,連拜的祖師爺都不是一個,鄙視意味非常明顯。
盜墓賊拜的是曹操,而他們憋寶人拜的祖師爺是盜蹠,也叫柳下蹠。
柳下蹠這人在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是坐懷不亂柳下惠的弟弟。
相傳他曾怒斥孔子,提出了"分均,仁也"的口號駁斥孔子"克己複禮為仁"的主張,懟得孔子啞口無言。
他手下九千從卒,橫行天下,侵暴諸侯,是著名的奴隸起義首領,間接推動了封建製度的建立。
盜賊們可太喜歡分均這個借口了,加上他又是造反的,拜他為祖師爺也就不足為奇了。
加上憋寶人多是取奇珍異寶,平常物件壓根看不上眼,雖然也下墓,但卻隻取自己要的東西,很少動陪葬品,對於這種盜墳掘墓的土夫子沒什麼敬意也正常。
路平安後世特喜歡看盜墓小說,對於盜墓賊倒沒什麼反感之意,他更好奇的是這幾個人的來曆,以及他們大包小包裡裝的是什麼東西。
許都屬中原地區,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方,據說曹操的七十二疑塚之一就在這裡,難道他們是過來瞻仰一下祖師爺風采的?
路平安越是好奇,就越是按耐不住,差點都想趁著晚上把他們那些大包小包的東西收到空間裡,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了。
後來轉念一想,自己如今若是去倒鬥,那還不是一倒一個準?沒必要這麼小家子氣。
若是這幾人中途下車,自己就不動他們的東西了。
若是他們和自己目的地一樣,也是去羊城,不用說,肯定是想把東西倒到外麵去,那麼自己也就不用客氣了。
一路上,路平安都在留意著幾個土夫子,一直想要聽聽他們的口音,好確認他們是南派還是北派的。
沒想到這些人嘴還真嚴實,基本都不說話,隻有那個穿深藍色棉襖的老頭操著一口河南話和外人交流。無論是買飯打水,都是他一個人開口。
車到羊城,路平安已經熟練的換上了薄衣服,廖家爺孫三人和路平安一樣,那夥盜墓賊可就慘了,壓根就沒戴薄衣服,熱的那老頭乾脆把大棉襖脫了係在腰上。
上身好辦,下身呢?總不能把棉褲脫了穿著秋褲溜達吧?
看得出來幾個盜墓賊雖然經常在外遊走,卻沒有來過南方,狼狽的模樣逗的廖家寶嗬嗬直笑。
好在有不少頭一次來南方的旅客和幾個盜墓賊一樣狼狽,幾個盜墓賊這才沒顯得那麼突兀。
出了車站後,路平安讓廖家人幫了個忙,悄悄跟在幾個盜墓賊身後,摸清了他們的住處。
當晚,路平安悄悄遁到幾個盜墓賊入住的招待所,輕而易舉的就把他們的大包小包收到了空間裡。
回到了招待所之後,路平安把那些大包小包的放了出來,招呼隔壁房間的廖家人過來,一一解開來看。
幾人是越看越心驚,不由得咋舌。
隻見這些大包小包裡不僅有刀、鏟子、洛陽鏟的鏟頭,槍支彈藥,還有著海量的冥器。
瓷器最多,用布和穀糠包著,其中一件繪著愚公移山組圖的青花梅瓶引起了路平安的注意。
這玩意兒貌似在明代王爺墓中出土過幾個,都是當成魂瓶使的,乃是經典器型。
路平安拿在手裡看了看,隻見這青花梅瓶白釉潔淨瑩潤,青料濃豔幽雅,一看就是珍品無疑。
這要是放到後麵瓷器價格最高的時候,那不得輕鬆賣上幾個億?
路平安此時不由得也暗呼僥幸,幸虧那幾個盜墓賊是一路來了羊城,要不然自己還真錯過了這寶貝。
喜歡年代修真,開局練成遁地術請大家收藏:()年代修真,開局練成遁地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