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裡不僅僅有瓷器,各種金銀器、金銀首飾和玉佩、玉把件兒,硯台,還有一些青銅燈、青銅簋、青銅爵等,還在一個木盒裡找到一把短劍,上麵刻著大篆字體的魚腸二字。
見到這把劍時,路平安雖然感歎它的精美,卻不認為它是真的魚腸。
因為他乾坤袋裡的巨闕壓根動都沒動,這能是和巨闕同出一人之手、同一級彆的魚腸劍?
不過麼,自己也確實需要一把短劍,至於原因麼——貧道的巨劍不斬老幼……
嘿嘿嘿,懂得都懂。
廖家人驚訝的原因和路平安有些不同,他們把玩著那些玉器,嘖嘖稱奇,不斷討論著這些玉器的價格。
古人講——君子如玉,在古代,珠玉作為貴族才能擁有的東西,平添了一些身份價值,加上開采技術的原因,價格相當昂貴。
到了後世,隨著開采技術的增長,以及新型造假手段的不斷出現,古玉變得真假難辨,後來乾脆成了禁區,沒什麼人追捧了。
就這一堆古玉,論起經濟價值,還不如那個梅瓶的零頭呢。
至於那方端硯倒是不錯,標準的抄手硯台,四周淺浮雕著幾叢竹子,背後刻著東軒二字。
東軒是誰的字,路平安上學沒學過,廖家爺孫也不是什麼曆史大家,幾人都弄不清這端硯的原主人是誰。
不過能被青花梅瓶的主人珍重的,死後還要帶入地下陪葬,想必也是心愛之物,意義非凡,應該不是凡品。
至於那些金銀首飾和青銅器,路平安並不怎麼感興趣,大致看了一番,見沒什麼奇特的了,路平安送走了廖家爺孫,把這些東西收進了乾坤袋裡,就不再管它們了。
第二天一大早,路平安跟著廖家爺孫去了某運輸公司搭車。
雷州此時還不通鐵路,從羊城往那邊走得水陸交替,甚至需要四五天的時間,不著急的話可能還無所謂,若是有急事,能把人心焦到崩潰。
搭上運輸公司的關係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司機經常來往於湛城和羊城之間,路熟得很,和渡口那些船老大也熟,塞點錢,快的話隻需要一天時間就能趕到湛城。
這點倒是有些出乎路平安的預料,他也沒想到後世的gdp大省,此時居然連個像樣點的、貫通省內的路都沒有。
哪知等趕到了湛城後,路平安嚇了一跳,趕忙收起了輕視之心。
無他,湛城街上車水馬龍的,連綿的騎樓,搞得不比羊城差,貌似經濟條件很不錯的樣子。
這倒是讓人好奇了,怎麼後世湛城反倒成了粵省的落後分子了?
廖家爺孫四人沒直接回雷州,他們還要去找那個敢坑自己的老東西的麻煩呢。
他們帶著路平安左拐右拐的,差點把路平安繞迷糊了,這才來到一條老街,幾人的目的地是這條街上的某家裁縫店。
隻不過此時裁縫店大門緊閉,門口和窗戶外牆上被煙熏的黑乎乎的,像是著過大火。
門窗上擋著一些木板,木板上交叉貼了兩個封條,把廖家爺孫幾個都搞懵了。
路平安哪知道咋回事兒啊?見廖家爺孫還在朝前溜達,不由得有些不耐煩了。
"誒,我說你們究竟要帶我去哪兒啊?"
廖老頭連忙衝他擺手,示意他跟上:"前邊,前邊~"d哪兒不是朝前邊走?"
"彆急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走走走,帶你吃點兒我們湛城的特色菜。"
"早這麼說不就好了?快走,我肚子都快餓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