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求援二字,場中不少人眼睛一亮,馬子敬更是出聲追問道:
“向誰求援?”
周平回道:
“慶王乃趙王姻親盟友,又是宗師巔峰,有他秘密引兵相助,彆說大敗魏軍,就是擒殺魏王也不無可能。”
馬子敬搖頭道:“成國尚未徹底滅亡,慶王哪敢輕易出蜀入秦?”
“況且擊敗魏軍對慶王並無好處,反而會引來魏國的記恨,慶王就更不可能出兵了。”
周平反駁:“怎麼會沒好處呢?所謂唇亡齒寒,沒了我們作緩衝,慶國將直麵魏國的兵鋒。”
馬子敬冷聲道:“蜀州地勢險要,道路崎嶇難行,上萬人的真氣軍陣難以施展開來,魏王一個成丹,又能奈慶王何?”
“而且趙國尚餘一戰之力,若魏國敗亡之後趙國趁機強大起來從而威脅到慶國該怎麼辦?”
此言一出,程雲大怒,厲聲喝道:“馬子敬,你哪邊的?以主公之仁德,怎麼會行背信棄義之事?”
馬子敬朝趙興下拜道:“主公,此乃審伯圭之言,並非末將之意。”
趙興頷首,歎道:“審伯圭不愧為秦州名士,可惜不能為孤所用。”
周平繼續道:“既然向慶王求援無用,那向齊王求援怎麼樣?”
“魏國國都大鄴離京州不遠,齊王隻需遣一偏師奔襲大鄴,便可迫使魏軍不得不回援。”
馬子敬反駁道:“齊王如今被大周與大齊夾擊,尚且自顧不暇,哪來的餘力派遣偏師襲擊魏國?”
“況且齊王以大虞正統自居,在他眼中我等皆是反賊,又怎會答應相助我們?”
周平笑道:“正如慶王害怕趙國強大起來,齊王和大周同樣害怕魏國變強。”
“因此隻消暗示一下,齊王和大周便會暫時停戰,給齊王偷襲魏國的機會。”
“至於馬將軍所擔憂的第二點,屬下以為隻要齊王肯發兵,咱們名義上歸順齊王也是不行。”
趙興頷首,成大事者能屈能伸,之前他能臣服韋一笑,現在臣服陳青堯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豈料馬子敬還是搖頭,反駁道:“魏王統軍頗有章法,國都定然有大軍鎮守。”
“齊王派遣的人少了不起作用,多了大周一反悔齊王便會喪兵丟地。此非智者所為,齊王是不會應的。”
周平頓時氣笑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馬將軍是想與魏軍決一死戰嗎?”
馬子敬默然以對,不知是默認,還是在無聲的反抗。
趙興有些煩躁,聽了這麼多,他一點頭緒都沒有。
突然,他注意到場中韋博一夥人尚未發言,便笑道:
“韋將軍、郭先生,不知你們有何高見?”
韋博悶聲答道:“末將聽主公的,主公讓我咋做就咋做。”
郭悠則撚須回道:“老朽以為眼下無論做什麼都比什麼都不做好。”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無論是求援也好,開戰也罷,亦或是議和,隻要選定一個方向,都有成功的希望。”
“但若什麼都不做,等顧賊準備好,他一定會主動出擊,屆時情況隻會更糟糕。”
趙興聞言眼睛一亮,似乎把握住什麼,他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