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生以為孤如今仍有戰勝魏軍的機會?”
“自是有的。”郭悠回道:“從古至今,以少勝多,先敗後勝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在老朽看來,主公相比於顧賊,至少有三點優勢。”
“其一便是修為,宗師之強毋庸置疑,隻要顧賊因之前接連獲勝起了驕傲之心,那麼主公便有希望將之襲殺。”
“其二顧賊兵力雖眾,卻來源駁雜,降兵與原魏軍天然不信任。彼此難免互相戒備,戰力必有所下降。”
“其三,長林多年為主公經營,隻要時機成熟,挑動城中百姓鬨事,那麼顧賊必將內外交困,勢不能久。”
趙興頓時豁然開朗,他決定拚一把,與顧冒再較高下。
當然遣使求援的事也要做,他命世子趙藝去慶國,又命周平前往徐州去見陳青堯。
同時議和也不能停,他命人將審伯圭請來,讓馬子敬代他負責此事。
崔啟明見狀欲言又止,郭悠無語,他是讓趙王做點什麼,但沒讓他什麼都做啊!
如此胡來,很容易出問題的好不好?
就比如求援,若是慶王和齊王都來了,聯手趕走魏國之後把趙國瓜分了怎麼辦?
還有開戰與議和,若讓普通士卒知曉,很影響士氣的。
另一邊,大戰將啟,顧冒開始統一思想。
他命劉耀武將降兵中擔任過趙軍什長以上職務的人聚集起來,然後帶著張進去見這些人。
“諸位,孤乃魏王,孤身旁這位是張進。”
顧冒運使真氣昂然開口,保證在場之人全部聽到。
“你們中有人認識他,有人不認識他,但肯定都聽過他的名字。”
“白澄之戰,他為掩護趙王撤退,主動留下與孤死戰,最終重傷被俘。”
“孤以珍貴秘藥救之,終活其性命。他感念孤的救命之恩,遂自願成為孤麾下一仟將。”
“趙王領兵六萬來襲,張仟將頓時陷入兩難之境。”
“一方對他有知遇之恩,一方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幫誰都不好。”
“孤察覺之後主動寬慰他已在白澄之戰以命報了趙王的大恩,眼下當全力助孤才是。”
“爾等亦然,長林之戰你們已經儘力,不欠趙王分毫。眼下既為魏軍,當為孤效命才是。”
“然而張仟將聽了孤的寬慰後仍舊難以釋然,孤料想你們當中應該也有人有類似想法。”
“孤素來不願強人所難,沒了爾等孤照樣能擊敗趙王,因此心中若存有與張仟將類似想法的,請站出來。”
“孤會把你們聚集在一塊,讓張仟將統領你們,允你們不上戰場。”
“至於那些願意參戰的,孤保證你們從從便是正經魏卒,立功能升職領賞,陣亡有撫恤。”
“孤要說的話就這麼多,爾等可有什麼要問的?”
話音落下,眾人不由一愣,他們沒想到竟然還有提問環節。
片刻之後,膽子很大的前趙軍校尉徐陽起身道:“敢問魏王,凝丹都隻能在魏軍中當仟將,那如我等奇經又能做什麼呢?”
喜歡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請大家收藏:()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