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京徐二州早已疲憊,陳賊絕不敢跨江來攻。”
大齊朝堂之上,陸景行當眾分析道。
九江王蕭泉頷首讚同,然後道:
“話雖如此,但也不可不防啊!諸位彆忘了,之前陛下全力攻京州時,便是羅棟領兵從徐州殺向太昌的。”
“當時要不是陛下及時撤回,太昌未必不會被羅棟攻破。”
蕭輝笑道:“九江王放心,朕已決定留朱大將軍坐鎮都城。”
隨後他又看向朱定軍,問道:“朱大將軍,你需要多少兵馬?”
朱定軍回道:“末將隻需兩萬。”
“那就給你兩萬。”
蕭輝當即應下,然後點了兩名凝丹將軍給朱定軍做副手。
駱斌提議道:“陛下,我大齊既已與大周和魏國結盟,何不派出使者請這兩國做出進攻的姿態,以免羅賊做出不智之舉?”
蕭輝本有此意,聞言便順勢下令道:
“可行,此事便交由謝愛卿去做。”
“微臣領命。”謝玉書拱手道。
安排好聯合防備陳青堯的事後,蕭輝開始商議抵抗慶國大軍的事宜。
最終,蕭輝定下整軍十萬,把慶王打回蜀州的策略。
當然,若是慶王敗得太慘,他勝的太輕鬆,他也不介意趁勢殺入蜀州,滅掉慶國的。
另一邊,由於大齊的防備鬆懈,因此解琿大軍出蜀僅半個月便拿下大齊的一個郡。
慶軍上下士氣高漲,解琿遂乘勝追擊,勢要在蕭輝領大軍趕來之前再奪一郡。
這日,慶軍又下一城,城中百姓也因此遭了殃。軍師楊雲見狀皺著眉頭找到解琿,拱手道:
“敢問慶王,你是想將此城據為己有,還是隻想劫掠一番便走?”
解琿聞言笑道:“自然是想將之據為己有,軍師可是有妙計助孤達成所願?”
楊雲回道:“妙計談不上,隻是想提醒慶王,此城既已被您攻取,便是您的治下,城中百姓自然也就是您的百姓。”
“身為仁君,您怎麼能縱兵劫掠他們?”
解琿剛欲解釋,一旁的慶國世子解寶冷聲道:“破城之後劫掠三日乃是常例,楊軍師光想著維護百姓,就不考慮軍心的嗎?”
楊雲反駁道:“可是此城幾乎沒怎麼反抗,怎麼還能用這種方式應對?”
解寶搖頭道:“隻要反抗了,就得通過劫掠來讓他們警醒,否則這些人還以為我們軟弱可欺呢?”
“況且若是不劫掠,大軍的凶性怎麼維持,他們的士氣下降了怎麼辦?”
楊雲無語,扭頭看向一旁的解琿。
解琿思慮道:“軍師所言不無道理,不過世子說得也不錯。”
“因此今日也就罷了,從明天開始孤下令禁止他們劫掠城中百姓。”
“慶王聖明。”
楊雲暗歎一聲,搶先解寶開口。
身為慶國的軍師,他知道這已是極限,再勸下去解琿必定翻臉。
……
冀州,大周皇宮。
望著愁容不展的美人,韓櫟關切問道:
“楚昭儀,可是飯菜不合胃口,為何吃得這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