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萍水相逢,才子交鋒
臨清縣最大的茶樓“望河軒”,臨運河而建,三層飛簷,是文人墨客、商賈官差最愛流連的場所。這一日,三樓雅座被人包下,據說是為了給一位從江南來的貴客接風洗塵。消息靈通的人士低聲交頭接耳,來的正是安遠侯夫人王氏的娘家侄子,江南有名的才子王珩。
林凡坐在二樓一個靠窗的僻靜位置,麵前擺著一壺清茶,幾樣點心,看似在欣賞窗外運河上往來的帆影,實則心神緊繃,耳聽八方。默娘安排他今日來此,正是要近距離觀察這位即將成為他“跳板”的王家表少爺。
樓下傳來一陣喧嘩與腳步聲,伴隨著掌櫃殷勤的引路聲。林凡精神一振,知道正主來了。他不動聲色地調整了一下坐姿,用眼角的餘光瞥向樓梯口。
隻見一位約莫二十出頭的年輕公子,在一眾仆從和本地幾位文人名士的簇擁下,緩步登上三樓。他身穿月白杭綢直裰,腰係玉帶,麵如冠玉,眉目疏朗,嘴角含著一抹看似溫和實則疏離的笑意,舉止間自帶一股江南文人的清貴氣派。正是王珩。
三樓很快便傳來了絲竹之聲和吟詩作對的喧鬨。林凡耐心等待著,他知道,這種聚會,真正的“主角”往往不會一直待在包廂裡,總會有些許空隙。
果然,約莫半個時辰後,王珩在一名老仆的陪同下,信步走下三樓,似乎是想透透氣,或者看看樓下的風景。他走到二樓的欄杆邊,憑欄遠眺雲河,眉頭微蹙,似乎若有所思。
機會來了!林凡深吸一口氣,按照默娘事先準備好的劇本,故意將手邊的茶杯“不小心”碰落在地。
“啪嚓!”清脆的碎裂聲在相對安靜的二樓格外刺耳。
王珩果然被聲音吸引,目光轉了過來。林凡連忙起身,一臉窘迫和歉意,對著聞聲趕來的夥計連聲道歉,並掏出銅錢賠償,舉止間帶著落魄書生特有的拘謹和酸澀。
王珩的目光在林凡身上停留了片刻,見他雖然衣著樸素,但麵容清秀,氣質並不猥瑣,尤其是那雙眼睛,清澈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靈慧,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這時,林凡仿佛才注意到王珩的存在,連忙拱手行禮,語氣帶著幾分惶恐和仰慕:“在下林默,並州人士,適才失儀,驚擾公子雅興,萬望海涵。”他故意帶上了並州口音。
王珩見他禮數周全,態度謙卑,微微頷首,語氣溫和:“無妨。閣下是北地人士?聽口音像是並州一帶。”
“公子明鑒。”林凡露出“他鄉遇故知”的欣喜,“在下正是並州人士,家中遭變,前來江南投親,可惜親戚早已搬離,如今……唉,流落在此,讓公子見笑了。”他恰到好處地流露出落魄與無奈。
王珩眼中閃過一絲同情,或許是離鄉背井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共鳴他雖出身富貴,但此次北上也算離鄉),便隨口問道:“既是讀書人,何以謀生?”
林凡按照準備好的說辭答道:“偶爾替人抄寫書信,或是在茶館酒樓賣些字畫,勉強糊口。隻是……江南文風鼎盛,在下這點微末技藝,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他語氣中帶著懷才不遇的落寞。
王珩來了些興趣:“哦?閣下也善書畫?不知對當今文風有何見解?”這顯然是在考校了。
林凡心中凜然,知道關鍵時刻到了。他不敢直接背誦那些準備好的驚世文章,而是選擇了一個相對穩妥的話題——點評前朝一位著名詩人的山水詩,既顯示學識,又不涉及時政,言辭懇切,分析入微,偶爾引用幾句冷僻的典故,顯得功底紮實又不張揚。
王珩起初隻是隨意聽聽,但越聽神色越是認真。林凡的點評不僅精準,而且角度新穎,隱隱透出一種不同於尋常書生的格局和見識。這絕不是一個普通落魄書生能有的水平!
“林兄高見!”王珩忍不住撫掌輕讚,“想不到在這臨清小縣,竟能遇到林兄這般見識不凡之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他態度明顯熱絡起來,邀請林凡同桌飲茶。林凡推辭不過,“勉為其難”地坐下。兩人從詩詞歌賦聊到風土人情,林凡始終把握著分寸,既展現才華,又保持謙遜,偶爾“不經意”地流露出對京城繁華和朝堂動向的“天真”向往,恰如其分地符合一個渴望機遇的寒門學子形象。
王珩對林凡越發欣賞,覺得此人雖出身寒微,但談吐不俗,是可造之材,或許可以收為己用,作為日後在京城活動的一個幫手或清客。
茶過三巡,王珩似是無意間提起:“不瞞林兄,我此次北上,正是要赴京參加不久後的‘文華雅集’。屆時京中名流薈萃,正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林兄若有興趣,或許……”
他話未說儘,但招攬之意已十分明顯。
林凡心中狂喜,知道魚兒上鉤了!他臉上露出激動又惶恐的神色:“公子厚愛,在下感激不儘!隻是……在下身份低微,豈敢奢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珩擺手笑道:“英雄不問出處。以林兄之才,缺的隻是一個機會罷了。此事容後再議。我在臨清還要盤桓幾日,林兄若得空,可常來這望河軒尋我,你我把酒論詩,也是一大樂事。”他遞給林凡一張名帖,上麵有他在臨清暫住的地址。
林凡雙手接過名帖,如同捧著珍寶,連連道謝。
又閒談幾句,王珩便起身告辭,回三樓雅間去了。林凡獨自坐在原地,手中握著那張名帖,心情複雜。計劃的第一步,出乎意料地順利。王珩的賞識是真實的,但這賞識背後,是福是禍,尚未可知。
他走出望河軒,夕陽的餘暉將運河染成金色。默娘不知何時已在不遠處的柳樹下等候,臉上帶著詢問的神色。
林凡將名帖遞給她,簡單說了經過。
默娘看了看名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很好。王珩此人,看似清高,實則頗有野心,喜歡招攬人才以壯聲勢。你已成功引起了他的興趣。接下來,就是要讓他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他大力引薦的‘奇貨’。”
她收起名帖,目光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文華雅集……那才是真正的舞台。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給王珩,以及可能關注他的安遠侯府,留下一個更深刻的印象。”
這“更深刻的印象”會是什麼?默娘似乎另有安排。接近王珩的計劃雖順利,但安遠侯府那潭深水之下,“青雀”的身影依舊模糊。林凡這枚投入水中的石子,究竟能激起多大的漣漪?
喜歡躺贏的鹹魚請大家收藏:()躺贏的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